|
据教育部公布,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达611万人,再加上历年累积的未就业人数,可谓压力空前,而出路却相对有限。经过10年的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再也不是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有人戏言说“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求职中的自己是一个‘茶几’,堆满了‘杯具’” 。) B; m$ N! I' Z# w7 j' R% [
“博士等于鄙视。”当记者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博士生小朱谈起就业问题时,开朗的小朱颇为无奈地说。
: @+ O- T, g* j) _ B q “十一”长假前,小朱原本打算回老家陪陪父母,好好享受一下学生时代的最后一个长假。然而,考虑到自己简历还没有完全做好,他最终放弃了之前的决定。呆在学校,为最后的找工作做准备。
5 O# Q- l6 \% j9 g4 n: p/ R) X: H1 x- q. X7 H( ~$ w* D
令小朱没有想到的是,从10月中旬到现在,他投出去了无数的简历,但最终都是石沉大海。一直学经济的他,先后被国内四大银行“鄙视”,这使小朱一度开始怀疑自己选择读博士的初衷。
. _) T* E( f" S: }$ d; [
" Y+ J' m K$ w, {5 Z) N- } “我2007年研究生毕业时,还被建设银行录用了呢。现在,读了博士之后,反而连笔试的机会都没有给我,早知这样我何必读博呢。”说起这些,小朱深深地叹了口气。 8 l" d/ X# O8 L+ \5 y' D$ P$ P# P2 a
- U) D5 j( ~, s) P5 Z 据教育部公布,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达611万人,再加上历年累积的未就业人数,可谓压力空前,而出路却相对有限。经过10年的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再也不是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有人戏言说“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求职中的自己是一个‘茶几’,堆满了‘杯具’”。 2 W# x1 L0 W0 s; b7 t' U9 L+ v
" ^7 m! m3 r6 K. y$ y% n- h, T$ d
毕业缘何成“杯具” 4 N; m9 z7 c" d0 T, b7 p4 C D) I
$ L) q' M# d, b# f3 G H. e) B 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但由于毕业生供给增速超过经济增速,市场消化超量供给的人才需要时日。 , Q" _7 w7 m" H0 N$ q8 |+ U
/ x; {9 l! H% x: b* L5 D4 K' e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的数据显示,2007年和2008年毕业的495万和560万大学生分别还有100万人和15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另一方面,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11万。与经济增速的放缓相反,逐年增加的大学生人数,给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增加了许多就业压力。 ! _4 K' Y1 ~5 L- n" Q5 H/ x9 a5 Q
/ u) W2 X. C. D0 D
据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研究生范珊珊介绍,对于文科生来说,岗位需求较少,竞争异常激烈,有些岗位还存在性别、地域等方面的歧视。 $ @+ F9 @( o) b! G' o+ J
8 B8 c; C! V( g$ G+ ]- A" ` 老家在安徽的范珊珊年初听说国家要取消大学生落户限制,特别高兴。“但仔细看了一下,原来直辖市是除外的,空欢喜了一场。现在形势这么严峻,我也不敢奢求了。”“今年到学校招聘的企业数量明显减少,招聘人数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与往年相比,有些单位仅招一两个人。”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王伟明显感受到2010年就业形势比往年严峻。(NPN)
" F8 U9 e* y/ F" m2 ~( C+ q
' |" P. \( q3 Q% i$ b 大学生就业难“症结”何在 9 w. [, H6 Q/ z. _4 Y$ c
9 [ H( K5 S, n* G2 _! g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近年来已成为我国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2008年年末爆发的金融危机无疑使得国内的大学生就业市场雪上加霜。面对这个问题,人们不禁会问,大学生就业难究竟原因何在? * R& T8 p) ~2 T C H/ I
& |8 k/ X( n6 p( v2 e5 Z+ `: M6 S
就此问题,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鸿雁认为,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二是很多刚毕业的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很大问题;三是大学本身的办学思路问题,大学本身将学术研究与学生就业的功能混为一谈,对学生就业缺乏足够重视。 H* C% U' j5 H4 h8 Q; @; u
$ m h( l4 d# w5 I0 _
具体而言,大学生在校期间,就业方面的指导存在不足。首先是在大学的教学安排方面,包括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与市场需求、就业状况相脱节的问题都相当普遍。其次是很多用人单位,都缺乏与高校之间的常规性供需渠道,其对人才的需求信息无法顺利到达供给方。最后是学生方面,虽然疲于奔命的“考证族”大有人在,但真正懂得结合自身特点、市场需求和行业状况进行职业规划,有方向、有目标、有步骤地发展自己的学生并不多见。 5 Q8 N, I3 B) U1 C- Y6 G
6 A' B) t, _1 B' e7 N" w6 V
此外,每年在大学生择业的高峰期间,高校和用人单位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举办人才招聘会和组织各种考试等,但由于缺乏指导协调和信息交流,涉及的各方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从而大大降低了供需成功衔接的几率。 3 K" q3 F: x/ \8 f* h
5 k+ l* p ~) y( ~! c4 y
上海社科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周海旺认为,高等教育过度扩招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虽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长,但如果短期内扩招的学生数量超过市场吸纳量,就业难的问题就会凸显出来。 % A+ r- G' |1 \( l9 m, o
& c$ z1 h: p$ J& F, @
“过量扩招虽然加大了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但同时也造成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部分学生毕业后,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周海旺说。
4 K9 R" m4 {# R3 @9 H) q9 V% T( p3 S; M3 d, ]! B
中国高校自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1999年和2000年,招生规模分别比上年增长了41.20%和30.77%,此后每年高校招生都在同期基础上有所增长。这使得涌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连续几年大幅增长,找工作变得越来越难。 ; o/ C, F+ u! u& x' d6 S
+ t0 k5 V) r0 T; _9 j0 X' V; ^
“中国目前正处于从工业化初期到中期的转变中,在这个阶段,应适当扩大针对专业应用技术的高职类院校的招生规模,而减少一些综合性大学的扩招配额,这样,中国的教育培养模式就更有针对性,既培养了技能型人才,也为综合性大学提供了充裕的师资力量和环境去培养精英。”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汪怿说。 4 I- H/ w1 @+ y. ] x5 H. Q5 H
3 |: ^, m/ r6 c! t% ]9 L 汪怿还认为,就业难的另一个原因,是就业市场供需脱节问题,即高校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不配套,毕业生在动手能力和知识储备等很多方面,都没有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