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拥有统一的用户界面 无论采用何种技术,PDM软件一般都有一个统一的访问入口,作为用户访问PDM的起点。这一界面使用户对PDM的访问变得简单透明,而不必考虑要访问对象所处的物理位置以及数据格式。基于C/S结构的PDM系统的客户端一般是访问PDM的统一入口,而基于C/B/S结构的第三代PDM系统一般都以Web作为统一的用户访问界面。 B) 能够实现应用封装与集成 除个别PDM厂商能够紧密集成(实现PDM和应用软件的互操作)本公司的应用软件外,PDM软件主要是通过封装和接口的方式集成应用系统。 所谓封装,简单的说就是应用工具可以直接从PDM系统中存取相应格式的数据文件,而在PDM系统中可以通过相应格式的文件直接激活应用程序。所谓接口,则是指PDM系统可以从应用工具产生的特定格式的数据文件中抽取需要的数据,也可以把数据以应用工具理解的格式传递给应用工具。这两种方式的本质区别在于封装只管理文件,而接口则能够理解文件中的格式化数据。 当前的PDM系统能提供大量的应用接口:与Pro/E、UG等机械领域CAx/DFx工具的接口,与Mentor等电子领域CAx工具的接口,与STEP、工作流标准、电子商务标准等标准的开放式接口,与ERP、EC等异构平台的集成接口,异构PDM间的集成接口等。目前这些接口主要通过CORBA、COM/DCOM等中间件实现,而初现端倪的XML Web Services技术很可能成为未来异构系统实现接口的一种有效方式。 C) 提供了完善的应用开发方法和工具 当PDM系统提供的功能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界面不符合用户习惯、或者没有提供与特定应用软件的接口时,就需要利用PDM系统提供的应用开发工具有针对性地开发,以满足用户的要求。一般PDM系统都会为用户提供一套完整的OOAD开发方法、工具以及API(应用编程接口),越是开放的PDM系统提供的开发方法和工具越完善、提供的API也越底层,用户的应用开发也越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