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泵用机械密封种类繁多,型号各异,但泄漏点主要有五处:
. B2 T' {# @2 R/ b (l)轴套与轴间的密封;
6 s6 A7 U+ q7 {+ B' V4 r5 `- v (2)动环与轴套间的密封;3 c3 ~. P2 ^" D- g7 u
(3)动、静环间密封;
- g5 D9 Q& k1 ]3 V+ y2 D+ \ (4)对静环与静环座间的密封;4 `4 ~9 D, Y. f7 D& R1 i/ p
(5)密封端盖与泵体间的密封。6 \2 W4 I; [8 i& N+ g
一般来说,轴套外伸的轴间、密封端盖与泵体间的泄漏比较容易发现和解决,但需细致观察,特别是当工作介质为液化气体或高压、有毒有害气体时,相对困难些。其余的泄漏直观上很难辩别和判断,须在长期管理、维修实践的基础上,对泄漏症状进行观察、分析、研判,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1 B2 c: |( n+ g# @ 一、泄漏原因分析及判断
( C6 F/ X* `/ g y9 g$ n4 H5 h( @" S 1.安装静试时泄漏。机械密封安装调试好后,一般要进行静试,观察泄漏量。如泄漏量较小,多为动环或静环密封圈存在问题;泄漏量较大时,则表明动、静环摩擦副间存在问题。在初步观察泄漏量、判断泄漏部位的基础上,再手动盘车观察,若泄漏量无明显变化则静、动环密封圈有问题;如盘车时泄漏量有明显变化则可断定是动、静环摩擦副存在问题;如泄漏介质沿轴向喷射,则动环密封圈存在问题居多,泄漏介质向四周喷射或从水冷却孔中漏出,则多为静环密封圈失效。此外,泄漏通道也可同时存在,但一般有主次区别,只要观察细致,熟悉结构,一定能正确判断。
3 }7 e0 D- ?7 a- X" D' @ 2.试运转时出现的泄漏。泵用机械密封经过静试后,运转时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会抑制介质的泄漏。因此,试运转时机械密封泄漏在排除轴间及端盖密封失效后,基本上都是由于动、静环摩擦副受破坏所致。引起摩擦副密封失效的因素主要有:! }7 L' ]3 G- J, L
(l)操作中,因抽空、气蚀、憋压等异常现象,引起较大的轴向力,使动、静环接触面分离;- `, S1 F$ f- T y: O
(2)对安装机械密封时压缩量过大,导致摩擦副端面严重磨损、擦伤;
' n- w3 R' y; M8 v (3)动环密封圈过紧,弹簧无法调整动环的轴向浮动量;
9 c) s/ y4 W5 F (4)静环密封圈过松,当动环轴向浮动时,静环脱离静环座;9 O: P$ W5 U& F9 p( y5 t
(5)工作介质中有颗粒状物质,运转中进人摩擦副,探伤动、静环密封端面;
; d& f! {- N: s, Q/ Q (6)设计选型有误,密封端面比压偏低或密封材质冷缩性较大等。上述现象在试运转中经常出现,有时可以通过适当调整静环座等予以消除,但多数需要重新拆装,更换密封。
/ o; |8 H `& T& ?+ N 3.正常运转中突然泄漏。离心泵在运转中突然泄漏少数是因正常磨损或已达到使用寿命,而大多数是由于工况变化较大或操作、维护不当引起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