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ugii    

收听

听众

主题
发表于 2009-3-8 14:59 | 查看: 882| 回复: 2
空喊了二十多年,工业设计的认识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今天,尽管人们可以用这十年来在平面设计上的进步来宣称国内设计的成就。但是国内的工业设计的现状与二十多年前的憧憬---“工业设计可以救国”---之间,仍旧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工业设计行业滥觞于西方,伴随科技革命和商品经济的浪潮的发展,表现为一种合乎规律的、遵循市场轨迹的演化过程。而80年代初,工业设计思想引入中国时,更多地带有“超现实”的色彩。可以说这是在席卷中国大陆的制造业风暴尚未到来的前夜,少数具“前瞻”眼光的学者发出的感性呼唤。

  

重温80年代初所发表有关工业设计的著述,人们会发现当时提出的那些基于较成熟商品社会土壤的“优良设计”、“设计文化”、“个性化设计”等理想目标,与国内社会当时正在进行中的“兴办三资企业”、“引进资金设备”、“填补消费空白”等属“从无到有”层次的社会经济特点是多么不合拍。
ugii    
发表于 2009-3-8 15:00
以往,人们总是将国内工业设计落后的原因归结为: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企业决策者文化素养偏低、官方的漠视甚至排斥、教育界的脱离实际。其实,在理论导向上,国内的设计理论家对大众信仰的变革趋势、古代历史的多元化反思、各民族的风俗演化规律、社会人群结构的变化趋势、商业运行环境的特点等知之甚少。这样,工业设计思想在国内的传播就表现为肤浅的、僵化的理论说教。进而决定了教育界在推动工业设计行业发展的进程中,不约而同地淡化其“商业性”主旨,弱化其解决问题的方法论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反过来,教育界只能通过强调“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这在客观上延误企业对工业设计经济价值的清醒认知时机。   

  

这样,在南郭先生充斥的教育界培养出的一批批“半成品”人才,全部流向了珠江三角、长江三角、京津地区的大大小小近3000家设计机构。可悲的是,能鲜明、稳定地表达其设计理念、风格、流派,并有证据显示能大大提升哪怕一个客户企业的业绩的设计机构,却几乎不存在。

  

尽管国家政策多年来一直支持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大力发展创意经济园区。但经过权威机构---赢典设计咨询---的调查数据显示,被充斥了半吊子设计师的绝大多数设计机构的生存状态只能用“苟延残喘”来形容。它们普遍存在着对工业设计行业过分乐观和深层意识中对解决实际问题畏惧心态。如今,芸芸国内工业设计机构的生存状态可用“尖金字塔”来比喻,处于塔尖的、具备优秀工业设计能力的设计机构非常少,并且基本不靠接国内的订单而生存,而设计水准极弱的工业设计机构则占据了决大多数,大多数工业设计机构连完整的工业设计能力都不具备。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目前多数企业在工业设计上只能处于模仿的初步阶段。一款优秀的作品一旦面市,大家便一拥而上,纷纷对其“改头换面”,只要不被告知识产权侵权,尽可为所欲为。

  

设计师不能背离本民族的思维模式  

由于国内工业设计思想的引进上存在着严重失误。无论是20年前倡导国内工业设计的先驱,还是今天—般的设计师,都不可避免要用西方设计师的眼光看待设计市场,急切地希望用所“学”到的一些“技法”来解决中国企业面临的国内市场上的国内消费者的国内消费心理问题,这真是大错特错了。

因此,当前国内工业设计从业者,最迫切需要掌握的,已经不是什么洋主义,而是体验“国内市场上的国内消费者的国内消费心理”。并在此基础上,按照东方人的系统性、关联性哲学思维方式重构自己的设计理念,从而在每一件设计作品中都体现这种设计理念并形成专属的具有高度辩识性的设计风格。如此一来长期坚持下去,引导设计潮流的国内设计流派必然会出现。一句话,设计是世界的,设计师却一定是民族的。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ugii    
发表于 2009-3-8 15:03
那么,什么是“国内市场上的国内消费者的国内消费心理”?我认为,应该从客户企业的品牌个性定位出发,结合行业内趋势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综合考虑诸如现有生产条件、资金投入额、质量标准、成本指标、销售价格、流行趋势、竞争风险等限定因素。充分考虑上诉因素,才能设计出具有强烈个性、符合流行文化潮流的作品。并用实际的统计数字来证明自己的作品的“确实价值”所在。如此,企业家对设计师的尊重,就一定是顺理成章的事。

      笔者非常推崇韩国 SAMSUNG的设计文化。SAMSUNG的设计师把研究目标市场上的本地消费者的本地消费心理当做一切设计构思的起点,并努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符合韩国思维模式的设计理论体系,如最近发布的SAMSUNG手机U608的设计师金劲松(Jinsoo Kim)的“分层设计” 理论。

  

设计是心与心的联系  

      严格来说,工业设计是一种融合了艺术的和谐美和商业的增值性的系统工程。设计师的艺术气质是灵感的源泉和创意的起点。但是,如果设计师沉浸在纯艺术氛围中而不能与设计环境(目标人群)进行有效沟通,所谓优秀设计同样是遥不可及的。一句话,设计师的心要和消费者的心连接起来,但如何连接呢?

      

      工业设计所涉及的学科涵盖面很广,不仅包括色彩学、造型学、人体工程学、心理学、社会学、应用数学甚至哲学。所有这些学科统统是用来让设计师更了解自己的心是什么?并敲开了解消费者的心的大门。几乎所有的世界设计大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来进行心灵对话,比如“想象着你的消费者正在使用你的设计作品。他在看,他在摸,他带着它工作、吃饭、逛街……等等,你设计的每个细节都经受着他的考核,他的喜欢、他的不喜欢,你必须都要感知。”

  

     任何工业设计机构在起步阶段,都有过一些类似的经历。当他们一开始面对那些“没文化”的民营企业家和“无市场观念”的国企决策者时,都会意识到自己对工业设计的认识是多么肤浅,以至不知如何下手。同时,翻遍各种出版物,他们都会惊讶地发现:大家所津津乐道的原来都是设计之前的“观念”如何重要与设计之后的“作品”如何好,唯独没有设计之中的“过程”如何操作! 他们最想得到的,是由剖析设计案例构成的实务理论的指导。  

  

      在实践中,早期的工业设计机构逐渐意识到:

1)心态越低越好。虽然在产品创新中工业设计师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却不是唯一的。离开了高水平的工程设计配合、到位的资金投入、精致的生产摸具制造、严格的质量管理、创造性的销售推广和周到的售后服务,工业设计师将一事无成。

  

2)产品设计是多重限制下的有限创新,现实中绝对没有不受任何约束的设计项目。不着边际的设计幻想只是感性的泡沫,企业所需要的是能够在技术条件、工艺水准、资金成本和适当价格规范下最大程度发挥设计师创造力的真实产品。

  

3)检验设计成功与否的标准只能是市场。“好的设计”不仅应在美学上有高水准,更应该表现为良好的销售绩效,它必须为消费者和制造者都带来收益。

  

4)工业设计师应该在创意上保持个性,但工业设计机构更应该确保不同个性的设计师的作品具备统一的风格,这种风格是在项目中通过不断的辩论和协调而逐渐形成的。

5)工业设计师的自由度是随着企业对其信任感的提高而提高的。一开始,企业可能会提供一个设计构想,只希望借助于设计师的专业技能将其完善。如果设计师能够虚心接受企业的建议,将对方的意图与自己的理解作恰当的融合,使设计结果超出对方的预期,无形中就建立了企业对设计师的信任。对方会把第二、第三项产品设计课题交给设计师。如果设计师仍能尽心尽力地取得每一项设计的成功,这种信任度将与日俱增。以致企业在提出新课题时不再附加自己的意见,让不再完全放手做设计。如此一步步推进,最后设计师会成长为在设计实践能力上为企业所信赖的优秀设计师,企业也会奉设计师为能够带来市场成功的“财神”。

   

自由设计师更容易掌握文化脉动的节奏

自由设计师,既不是专业设计机构的员工,也不是企业的专职设计师。他们的特点是自由,经常以工作室或设计顾问的的形式,向企业提供产品设计或设计咨询服务。自由设计师的优势是没有束缚,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来体验生活并进行长期的专题性研究。在和谐国策的指导下,近几年来,国内正在经历的“二次文化革命”,导致的多元价值观和民族文化大融合,成为了这批自由设计师的创意源泉。他们的成功与失败经验,他们的独特视角、他们的独门绝技,正源源不断的以文章、演讲、培训、草图、正式作品等形式,为国内工业设计的腾飞立下汗马功劳。

  

自由设计师的出现,也说明按传统观念看来本属于企业“机密”性质的设计创新活动,已经社会化了。对企业而言,拥有清晰的、独特的、符合潮流的、满足细分市场人群的喜好的品牌定位。并在此基础出发,加强于自由设计师团体的交流,并有选择地吸纳一些符合品牌定位的设计师为自己服务,才是上上之策。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QQ|关于我们|sitemap|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UG网-UG技术论坛-青华数控模具培训学校 ( 粤ICP备15108561号 )

GMT+8, 2024-5-25 16:38 , Processed in 0.06004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