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华模具培训学校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青华模具培训学院
查看: 1102|回复: 0

戴绿帽子的由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27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绿帽子,从事贱业的标志色,后演变为专门用来指妻子有不贞行为的男人。古代汉民族是重色彩的民族。汉武帝之后,随着儒家礼乐制度的建立,服饰的尚色制度也逐渐建立起来,服饰的颜色成为区别贵贱、尊卑的一种手段。唐代官制规定,六品、七品官着绿服,八品、九品官穿青服。白居易被贬为江州郡司马,官列九品,所以,《琵琶行》诗中用“青衫”代称。他的《忆微之》诗云:“折腰俱老绿衫中”形容仕途坎坷,人老白首仍屈身于低微的绿衫行列中。元明两代,乐人、妓女必须着绿服、青服、绿头巾以标志所从事的贱业。9 w, t! c9 j/ g0 b+ w
《元典章》规定:娼妓之家长和亲属男子裹着青头巾。由此,“青头巾”就与娼妓之男性亲属有了联系。由于青、绿二色比较接近,又同属贱色,人们习惯于说“绿头巾”。由于绿色与娼妓有关,后来,“绿头巾”专用来指妻子有不贞行为的男人,并演变成了“绿帽子”。  O- R0 ~/ \( N8 `, X* v

5 i5 F( J5 R8 [( W6 V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卷三46汉公主不讳私夫条:武帝姊馆陶公主寡居,宠董偃十余年。主欲使偃见帝,乃献长门园地,帝喜,过主家。主亲引偃出,偃奏:“馆陶公主庖人偃,昧死拜谒。”帝大欢乐,呼为主人翁。
: d. x0 o* W( g  b2 _董偃十三岁入府受训练,大概就叫“童养男”吧。不过董偃有一项特大优点,“温柔爱人”,这种先天性格加上后天培养出来的面首特点,颇得当时一些趋炎附势之辈喜爱,甚至有人为他献计献策。8 K+ w3 j  S; R0 m' j/ `
其实武帝早就知道馆陶公主有宠,这时候才说我想看看这里的“主人翁”,公主顺势带出董偃,董偃也知趣,带顶绿帽子,这也是今天“绿帽子”词的由来。
% p# H2 b& F% D2 x/ g+ B1 X汉民族向来是重色彩的民族。《礼记》里讲:“夏后氏尚黑,殷人尚白,周人尚赤。”后来秦灭周,又尚黑;汉灭秦,武帝“易服色”,改为尚黄。到了魏晋,情况比较复杂,天子和群臣要按春、夏、季夏、秋、冬五个时节穿戴五种朝服,其色依次是青、朱、黄、白、黑,真够烦的。隋唐建立后,正式把服饰的颜色作为区别贵贱尊卑的一种手段。太宗贞观年间规定:皇帝就穿黄色的龙袍,百官中,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绯(深红),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青。以后各朝代均大体沿袭此法。可见,绿色青色排名最后,在官场上是低贱的代表。当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郡司马,官列九品,所以《琵琶行》诗中用“青衫”代称。他的《忆微之》诗云:“折腰俱老绿衫中”,形容仕途坎坷,人老白首仍屈身于低微的绿衫行列中。而在民间,这两种颜色也是象征着低贱的行业。比如元明两代,乐人、妓女必须着绿服、青服、绿头巾,而《元典章》更是规定规定,娼妓之家长和亲属男子须裹青头巾。由此,“青头巾”就与娼妓的男性亲属有了联系,后来扩大为指妻子有不贞行为的男人。由于青、绿二色比较接近又同属贱色,而现在人们也不带头巾改戴帽子,于是又逐渐演变成了“绿帽子”。
* Z, W, \2 ~3 Q
$ p. V, p+ L% p; b% ?% S4 X绿帽子的由来大约是从元朝开始的。当时的蒙古是没有娼妓的,化外之人,想要就要,大草原上的男女只要愿意,马上就会天当被子地当床。等到挥军南下进了中原,就很是看不惯号称礼仪之邦的中原人开设的妓院了。于是元朝统治者规定妓女着紫衫,在妓院里做工的男人戴绿头巾,以示与正常人的区别。延续至今,就诞生了中国男人最怕的一顶帽子:绿帽子。
( c" F% g% H) z! n  B+ m& {
' N% u: h5 V( k4 F4 h中国男人怕这顶帽子怕到了发疯的地步,所谓中国男人最不可忍的两件大事就是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这种惧怕延伸到女人身上,就是生死是小,失节是大,别以为只有中国的女人被贞节牌坊给束缚住了,事实上同时被束缚着的还有中国男人。妻子没了名节,就意味着丈夫有了绿帽子,于是一幕幕刀光剑影就围绕着这顶绿帽子展开了。上至官庭,下至平民百姓,多少人为了这顶绿帽子大打出手,血流成河。”
% `: `4 Z0 o% r! A" ~南方朔《笑话反映恐惧》更全面:
7 Y( G' g+ M  q  |; q" W. S) N: W( y6 X/ S
「绿头巾」、「绿帽子」、「戴绿帽」,自明清以来,都用以指那个妻子出轨的丈夫。这种称呼不仅散见于小说里,更是庶民用语之一。除此之外,有关「戴绿帽子」的笑话也颇不少。/ X8 t5 {* a2 ?, C* l
- n: V5 M7 S" }: p' k9 q# D! g/ _
当代学者鲍威尔(Chris Powell)及林斯泰德(Steve Linstead)在《社会里的幽默-抗拒和控制》论文集里指出过,许多笑话它真实的意义乃是在于反映恐惧,藉以加强和重塑道德的边界,达到社会控制之目的。根据他们的理论,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中国人社会有关「戴绿帽子」的笑话极多,所反映的即是对妻子红杏出墙的恐惧症。因此,这类笑话遂具有社会警戒与社会控制的作用。
+ v4 [. W$ y% w& F. h- C+ F
% q+ v4 ~3 o2 R" P7 y因此,「绿头巾」的称呼应起于明代,明代的乐户乃是一种半妓半伶的低贱职业,规定她们只能戴绿色的头巾,因而「绿头巾」遂成了低贱的娼妓式记号。老婆养汉,当然也就相当于这种戴了「绿头巾」的行业。5 c& d* f1 p2 y) W/ g
1 P. B: f+ c9 g5 m! {3 b
不过,将「绿头巾」认为起源于明代,其实并不十分正确。因为,早在元朝的至元五年,就已规定「娼妓穿著紫皂衫子,戴角冠儿。娼妓之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头巾」,明代的所为显然继承了元制。
7 W5 v1 S; v" W' G( t( K- A, k# g% @7 \( _6 m3 E
不过,若对中国古代的服装、颜色,以及身份阶级的区隔稍加研究,则可发现到元朝的「绿头巾」并非向壁虚构而来。在更早的时代,「巾」和「绿」就一直是低贱者的专利。% p1 o, a9 Y4 h; {1 H

& P0 S5 `: e! X% ?5 w以「巾」而论,它虽起源甚早,但直到东汉,它都是平民或贱民们的专属冠饰,由「巾」并发展出类似的冠饰,如汉代的「帻」、唐代的「头」等。清代翟灏在《通俗编》卷十二里指出,远在春秋时代,「有货妻女求食者,绿巾裹头,以别贵贱」。足见「绿头巾」之早。汉代有了由「巾」变过来的「帻」。唐代颜师古在注解《汉书》(东方朔传)里所提到的「绿帻」时,亦曰:「绿帻,贱人之服也。」, S9 S2 J* i  M$ Z5 j

) z5 p5 D( A! T+ r: a& k% I& _; h因此,东汉以前,士大夫阶级所戴的乃是「冠」,而「巾」只能用于平民或贱民,当时的「绿头巾」就已是娼妓之家的专属。意大利近代符号学家艾柯(Umberto Eco)曾经对西方的色彩系统做过研究,认为每个时代虽然用同样的颜色字词,但这些字词所指的颜色却不可能一样;意思就是说,古代的绿和近代的绿不可能相同。
% t' [* B% o. w! H- f/ _) g
% K7 ]" k! @2 B9 Z) T2 {( D4 h/ T这种情况在中国亦然,以前所谓的「绿」指的大概是帛布的自然绿,它可能是一种青青寡寡,被水漂白过,有点营养不足的绿色,难怪它会成为贱民阶级专用的颜色。汉代的奴仆阶级被称为「苍头」,原因即在于他们所戴的「巾」也是这种绿色。这种情况在欧洲亦然。# c$ {( d2 j+ F$ v, w4 b3 X

- K, q- [. E9 ^% t  m0 a  O中古时的蓝色和今天不同,那是一种苔藓式的颜色、修道院的石质墙壁即这种颜色,因而近代遂称为「修道士蓝」。
4 d4 _8 X- E7 d; g. J8 j* J5 q" c
! N8 E$ H' V6 Y3 O' j, T因此,「绿」在中国古代的颜色评等上,乃是最低级的颜色。在唐代,官吏有袍,品级最低者也是「绿」色。唐代白居易的(怀微之)有诗句曰:「分手各抛沧海畔,折腰俱老绿衫中。」可以为证。
3 s* s3 ?- K! _% Y( j6 A5 A9 ^
9 C; x2 @) s; K! c% l也正因为「绿头巾」为低贱之装束,唐代李封在当延陵令时,遂「吏人有罪,不加杖罚,但令裹碧绿以辱之,随所犯轻重以定日数」。& t. K3 N. J  h4 |, J

( K5 w/ Z6 }4 G% Z1 ]3 E4 z基于以上之论证,已可看出「绿头巾」长期以来,即一直是贱民隶卒或仆庶者流所使用的装束。正因如此,它到了元朝开始,遂日益成为娼妓之家男子们之装束。将妻有淫行者称为「绿头巾」、「绿帽子」或「戴绿帽子」,乃是这种服色传统一脉相承之后的终极结果。「绿头巾」和「绿帽子」,也因此而从一种服装旳记号语言,升格成日常用语。! a  S0 a! o& r, ]6 l' L
9 t- `. X7 D* P8 W
还有种说法啦:0 q, R4 U% B7 g3 c
8 b; h. m) [6 N
古时候,有一对夫妻,妻子是一位主妇,生得娇艳可人、风韵犹存,平时在家里做点针 线活。因生得貌美,早就已招徕一些狂蜂浪蝶追求,丈夫是一个生意人,要经常到外地 去做生意,两口子的日子过得也富裕,在丈夫外出的日子里,妻子就不免枕冷襟寒、寂 .寞难耐,终于有一天,妻子忍不住跟街市一个卖布的好上了,在丈夫外出做生意的时候,他们就巫山云雨地在一起厮混。有一次,丈夫回家后三个月都没有外出,直煎得那个卖布的天天在他们家附近打转,一天,丈夫骑着马到城外打猎去了,经过街市,那卖布的见了非常高兴,以为他又要外出 做生意,当晚就迫不及待地窜进了妻子的卧室,准备和相好幽会,当晚丈夫回来了,几 乎将他逮了个正着,妻子也吓了个半死,那卖布的只好哆嗦在人家的床底一整晚。这件 事后,妻子就向那卖布的要了一块绿色的布料,做了一顶帽子给丈夫,还和那卖布的约 :6 K; V" t- [7 }
定,当你看见我丈夫戴上绿帽子外出的时候,你就可以来了。 过了几天,丈夫又要外出做生意了,妻子赶紧拿出那顶绿帽子对丈夫说:“外面的风沙 大,戴上就不会弄脏了头发,这颜色让你看起来很俊,以后你每次外出我都为你做一 顶,就像我跟在你身边一样,你就不用牵挂我了”,丈夫听了很开心,以为自己真的很 俊,于是高高兴兴戴上那顶绿帽子,骑着马得意洋洋穿过街市,到外地做生意去了,当 晚,他妻子就和那卖布的睡在他的床上。以后,那个卖布的凡见了那丈夫戴着绿帽子外 出时,心里都不禁心花怒放:“哈!你的绿帽子真是很俊,不过今晚该到我俊了”。于是,绿帽子的说法就这样传下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sitemap|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UG网-UG技术论坛-青华数控模具培训学校 ( 粤ICP备15108561号 )

GMT+8, 2025-2-4 22:48 , Processed in 0.04833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