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华模具培训学校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青华模具培训学院
查看: 4765|回复: 9

[分享] 设计开发流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6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于一般的厂商普遍对于生产品质管制与研发技术相当地重视,加上信息的快速流通,使得各家同类商品在性能与品质上的差异已逐渐地缩小,虽然工业设计的基本观念是“Form Follows Function-造形即机能",但面对市场商品的多元竞争压力,工业设计更需从另外一些不同的角度去"将市场的竞争与需求转换成产品的新造形,新趣味以提升具有吸引消费者的附加价值”-扮演着创造新价值的角色(Creating Value)正如台湾在产品设计上的策略所强调的便是Innovalue! 1 g+ r9 n. n8 I, b$ o# T: I( `* ^
一个新产品的在设计开发,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问题概念化,概念可视化,设计商品化”。
1 I: b2 H) N! `: k$ s$ `4 {; F对企业而言在展开工作时,会将内部各机能别的单位与专业人员整合起来,委外设计时,企业外部的设计公司则会扮演其中某一环节的工作角色以发挥其功能,不论是在企业内进行或以外包的方式展开,各部门,组织间的沟通与相互的专业尊重,将会是执行的重点与关键,现以案例-电冰箱的设计流程来加以说明。
( ?# N, X/ \) @, X  r/ G) O
; c9 ~) z. C& p  Y! {Concept Definition 问题概念化:
) f6 V: E0 [: k+ v首先针对将要设计发展的产品作全盘性的了解,透过信息收集与市场调查的方法,去探询市场上同类产品的竞争态势,销售状况及消费者使用的情形(包括的操作的习惯,使用后的抱怨点与对新功能潜在的需求)还有市面上的流行事物。在分析评估后得加上公司发展策略的考量,以企划出新产品的整体“概念”! ; S. B7 T2 T9 T$ a2 I0 v
这样的概念通常是以文字格式来作叙述,会将“市场定位”,“目标客层” ,“商品的诉求”,“性能的特色”与“售价定位”作定义式的条列描述
  ?9 P- s  I( a1 ~* Y6 \" o1 Q概念的形成的过程是需要信息,经验与转换的能力,亦就是如何将信息情报转换产生市场上有意义的创意方向!通常我们会举行Focus Group群体座谈会,针对现有竞争的产品与及将推出市场的设计概念提案,与顾客直接面谈,将消费者的需求作了解与澄清,并对设计方向提供建议与决策的依据!1 I0 v# o9 L7 A2 {! E
由于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今天只要有心想去收集市场相关的信息,对于所有的厂商与设计公司来说,机会成本与信息的涵盖面都会是相似地相同的!但由于组成的设计开发团队,各有其企业文化及产品策略的背景;所形成决策的主管其专长,喜爱与品味也不会相同,再加上每一个设计开发团队的创意活力不会相当,所以解读推研出来的概念与方向必然不同!! U! v- P' r' m' j
这个阶段的工作不应该是由某一个部门完全来负责与执行,而不去与其它专业别进行沟通互动;因为从创意管理的观点来看,有时小小的相互触动有可能会透过反馈的作用而扩大效益,转化成突破性的机会!
/ w" O+ m0 M$ t0 U* b- j& k1 o  f4 q- J, E
举行市场调研,透过Focus Group群体座谈会来收集消费者的信息。" v& y) V1 F% K; e
在进行概念可视化的工作前,应该要有类似以下的一些基本分析资料与步骤,例如: - A; n( @3 ~1 @, h6 I
--产品企划书(含产品策略与规范Innovation Strategy)
1 n$ S) G% v4 k2 J, W! {3 a9 }--产品技术发展趋势与产品的功能特性(Technology Forecasting & Sales Point) ) p% z0 V& S7 W# i3 E/ B) z" Y
--竞争分析(Competitive Analysis) 7 q/ v- m2 @# p( F: V" f
--流行趋势的分析(Fashion Trend) 4 {" g! I( W: \* T0 n
--使用者接口的探讨与人因考量(Human Factor & Ergonomics) ) |) R7 N! V% u9 k' t
--创意发想的互动(Brainstorming & Concept Generation Activities) 3 O- g8 I* n& h+ A
--定性分析与归纳(Marketing Research)市场调研与信息的收集分析。
4 C5 a1 H! a! Y2 i; y0 iIdea Visualization 概念可视化:
5 T; O: A4 t0 X' f3 ?% V' R设计师的工作便是将市场的语言(即商品企划)转换成可可视化的具体形态,通常是透过图面(2D Drawing)或模型(3D Mock up),将概念表达设计出来;设计的想法是否能符合目标客层的需求,捉住消费流行的趋势,用“眼见为凭”的图面或模型是作为其它部门进行沟通与评选最方便的方法,还可以再透过市场调研的方法,将这些具象的结果直接询问目标客层以收集消费者的喜爱反应,再将这些所进行的调查,评选结果加以统计分析,作为最终决策的依据!
5 ?/ n) L3 J' B, |, x3 O概念构想图:设计效果图,将市场调研的方向转换成设计图. " b% L9 Z6 `% G1 c! O1 d

+ y8 x+ U6 O7 L构想可视化的是设计师最核心的任务,其设计结果的好坏与设计师的美感,创意实力及经验有关!通常在具有创意出众人士的身上,会具有倾向于逆向思考的个性特征,与高度容忍模棱两可的双重标准,因此即使由于计算机的发展使设计师在进行可视化的工作有了“质与量”的改变,但整体的组织运作要能够尊重设计专业,并给予设计师某种程度的自由,才能使他们发挥创意的活力与能量!这种对创新的期待与需求,一直是各组织在探讨的课题—“甚么样的设计管理模式才会是有效的!”
3 P' k& z  m! I, J' ?7 l在决策评选时,对创意是否独具慧眼又是另一项的”知识”与”智能资本”,可以以网络来整合资源与意见,将可视化的工作作成知识互动与垂直整合分工,让创新的专业产生量变以致于质变,以提升创新的效益!比如要在美国贩卖的电冰箱,中国的设计师如何来参与设计发挥功能?便是有趣的经验与需要知识互动的工作!( ^1 n5 j; v- H- x$ e, x9 b4 s
Mass-production 设计商品化: 9 Q6 j" Y* @# v1 G: v
从市场调查转换成具体的设计成果,最重要地目的便是要赶快将消费者所喜爱的设计方向与具有竞争潜力的商品,大量生产出来并加以销售!量产工作的完成需要经过机构设计,原型样品(Prototype)的检讨确认与模具的设计开发之间的相互配合,才可将设计付诸实现。由于有上下工程的关连性,因此设计师所设计的成果,能否具有生产可行性,并且能顺利地被后工程的人员直接加以应用,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Know How! 6 W! k7 z: b- z- |
-商品化对设计师而言是非常关键的!其目地是将创意的结果转换成符合生产条件的过程!不能的生产的创意,便不能称之为“好的设计”! ; o' M+ L3 f( w- L! `$ I- b: h
量产上市的产品一开始便应该计划好透过其设计的特色建立其品牌的识别(Product Identity),更刻意地与销售Event相搭配!让设计更接近市场与消费者!
+ y7 ?+ ?4 C- H3 N5 t. |新产品上市后透过行销所产生的消费效应,又可能会形成下一个概念化的因果互动与转换的改变开始,所以设计绝对会受到人,时,地,物的影响,好象形成了演化与混沌的现象,一直要时时进化向前!
发表于 2008-9-16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08-9-30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啦,谢谢
发表于 2008-10-29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这里人气真好...

楼主说的真不错呀,9 H& o4 ~! ]- g7 Q% ]1 X1 G
3 q) s. T8 J+ B
% G- n1 k% H/ d+ N# D5 h$ a0 ?2 J

$ `7 `7 b* |' x: ~
8 a9 z) B1 h1 f' w; r( t& [- I
我是从事海宁网站建设方面的,海宁网站制作中也好的,从事海宁房产网上销售的更不错,真的是上纸杯机共同的目标电脑帮帮堂,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发表于 2009-1-1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向LZ致谢 。。
发表于 2009-4-15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1# 小不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5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女不错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3 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3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6462032032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sitemap|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UG网-UG技术论坛-青华数控模具培训学校 ( 粤ICP备15108561号 )

GMT+8, 2024-6-20 22:25 , Processed in 0.06597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