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辅导客户过程中发现客户一个啼笑皆非的现象。注塑部的新模具生产很不顺利,一大堆问题,模具量产性很差。原因是什么? 第一层原因很快就明白了,接收的新模具质量不好,设计加工不良。 第二层原因是,接收流程不良,模具不好就接收了。 第三层原因是,组织设置有问题。这个模具试模具组归模具公司,但其职责仅止步于送样成功,之后就移转模具给成型厂。 模具是注塑厂制造的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合格的模具就不可能有稳定的生产,但许多注塑工厂在这方面却十分马虎。 要做好模具验收这一关,组织设计及流程的严谨性是第一关。一般来说,模具全寿命管理中的验证接收流程至少有以下几个部分: 1.设计评估:在设计阶段要组织各相关部门会议讨论模具的各指标如斜度、肉厚、干涉、PL线等及CAE分析。 2.TVR试模:模具验证试模,验证模具的干涉、顶出、外观、段差、模具6大系统是否OK。 3.送样确认:客户在结构、外观、装配等方面确认样品。 4.Cpk试模:从模具可量产性反面进行试验,严格来说,新模生产最好能达到Cpk1.6才好。 5.接收登记:移转模具相关所有物品如模具、备件、样品、铜工、图纸、水路图、试模记录、参数表等并登记编号纳入本注塑厂的模具管理。 每一步都都有许多细节要掌握,而这个注塑厂在作业中省去了这5步中的第1,4步,导致了后来量产无法实现。 其实模具接收过程的不严谨几乎是这个行业的通病,但病就是病,终究要治疗,否则注塑生产无法进行,模具开发失去了意义。 在注塑工厂模具接收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组织合理,流程严谨,否则后患无穷 而微缔公司研究开发的模具制造管理执行系统,以满足不同规模的模具企业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快速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7 @; o6 l9 B0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