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电气故障常用的诊断方法 数控机床电气系统故障的调查、分析与诊断的过程也就是故障的排除过程,一旦查明了原因,故障也就几乎等于排除了。因此故障分析诊断的方法也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常用诊断方法综如下: t% f/ ?5 ^5 L7 q# j
1直观检查法
9 ?# [6 @+ W* d5 R这是故障分析之初必用的方法,就是利用感官的检查。 ①询问 向故障现场人员仔细询问故障产生的过程、故障表象及故障后果,并且在整个分析 判断过程中可能要多次询问。 ②目视 总体查看机床各部分工作状态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例如各坐标轴位置、主轴状态、刀库、机械手位置等),各电控装置(如数控系统、温控装置、润滑装置等)有无报警指示,局部查看有无保险烧煅,元器件烧焦、开裂、电线电缆脱落,各操作元件位置正确与否等等 。 ③触摸 在整机断电条件下可以通过触摸各主要电路板的安装状况、各插头座的插接状况、 各功率及信号导线(如伺服与电机接触器接线)的联接状况等来发现可能出现故障的原因。 ④通电 这是指为了检查有无冒烟、打火、有无异常声音、气味以及触摸有无过热电动机和元件存在而通电,一旦发现立即断电分析。
% x. [. T- Q0 i( D0 s0 G ; u e) P5 X" q& b- ~9 n
2仪器检查法* h* Q9 Z8 e# M* y3 B8 P% D# H) b! {9 W
使用常规电工仪表,对各组交、直流电源电压,对相关直流及脉冲信号等进行测量,从中找寻可能的故障。例如用万用表检查各电源情况,及对某些电路板上设置的相关信号状态测量点的测量,用示波器观察相关的脉动信号的幅值、相位甚至有无,用PLC 编程器查找PLC程序中的故障部位及原因等。
! c) s5 _8 [; [8 z9 @3信号与报警指示分析法8 \# O, ~ g9 n: k, j9 E
①硬件报警指示 这是指包括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在内的各电子、电器装置上的各种状态和故障指示灯,结合指示灯状态和相应的功能说明便可获知指示内容及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②软件报警指示 数控机床的系统软件、PLC程序与加工程序中的故障通常都设有报警显示,依据显示的报警号对照相应的诊断说明手册便可获知可能的故障原因及故障排除方法。
9 ^* g( q! U& J0 k$ {8 d7 {4接口状态检查法
5 @1 `: M l( F/ i9 W( s- T现代数控系统多将PLC集成于其中,而CNC与PLC之间则以一系列接口信号形式相互通讯联接。有些故障是与接口信号错误或丢失相关的,这些接口信号有的可以在相应的接口板和输入/输出板上有指示灯显示,有的可以通过简单操作在CRT屏幕上显示,而所有的接口信号都可以用PLC编程器调出。这种检查方法要求维修人员既要熟悉本机床的接口信号,又要熟悉PLC编程器的应用。
- E3 Y# t9 l, M0 D( } j5参数调整法
' Z/ [9 V# m9 F数控系统、PLC及伺服驱动系统都设置许多可修改的参数以适应不同机床、不同工作状态的要求。这些参数不仅能使各电气系统与具体机床相匹配,而且更是使机床各项功能达到最佳化所必需的。因此,任何参数的变化(尤其是模拟量参数)甚至丢失都是不允许的;而随机床的长期运行所引起的机械或电气性能的变化会打破最初的匹配状态和最佳化状态。 3 a# C: ]* X& C% S4 H; q
此类故障多指故障分类一节中后一类故障,需要重新调整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方可排除。这种方法对维修人员的要求是很高的,不仅要对具体系统主要参数十分了解,既知晓其地址熟悉其作用,而且要有较丰富的电气调试经验。 6 r' g5 i8 S3 k& y
6备件置换法
; w8 K% C' u: |7 ]+ O; }当故障分析结果集中于某一印制电路板上时,由于电路集成度的不断扩大而要把故障落实于其上某一区域乃至某一元件是十分困难的,为了缩短停机时间,在有相同备件的条件下可以先将备件换上,然后再去检查修复故障板。备件板的更换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更换任何备件都必须在断电情况下进行。 ②许多印制电路板上都有一些开关或短路棒的设定以匹配实际需要,因此在更换备件板上一定要记录下原有的开关位置和设定状态,并将新板作好同样的设定,否则会产生报警而不能工作。 ③某些印制电路板的更换还需在更换后进行某些特定操作以完成其中软件与参数的建立。这 一点需要仔细阅读相应电路板的使用说明。 ④有些印制电路板是不能轻易拔出的,例如含有工作存储器的板,或者备用电池板,它会丢 失有用的参数或者程序。必须更换时也必须遵照有关说明操作。 鉴于以上条件,在拔出旧板更换新板之前一定要先仔细阅读相关资料,弄懂要求和操作步骤之后再动手,以免造成更大的故障。
' Y! i* [9 g4 F2 ?" u7交叉换位法3 `. e5 i) {; W% d
当发现故障板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故障板而又没有备件的情况下,可以将系统中相同或相兼容的两个板互换检查,例如两个坐标的指令板或伺服板的交换从中判断故障板或故障部位。这种交叉换位法应特别注意,不仅硬件接线的正确交换,还要将一系列相应的参数交换,否则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产生新的故障造成思维的混乱,一定要事先考虑周全,设计好软、硬件交换方案,准确无误再行交换检查。
- ^5 l# c2 [% v3 U9 I" j8特殊处理法- k- x, w3 d5 \) [! L3 u2 ^
当今的数控系统已进入PC基、开放化的发展阶段,其中软件含量越来越丰富,有系统软件、机床制造者软件、甚至还有使用者自己的软件,由于软件逻辑的设计中不可避免的一些问题,会使得有些故障状态无从分析,例如死机现象。对于这种故障现象则可以采取特殊手段来处理,比如整机断电,稍作停顿后再开机,有时则可能将故障消除。维修人员可以在自己的长期实践中摸索其规律或者其他有效的方法。 " O, a2 S+ D; H: s1 S
数控机床常见电气故障分类) O( B. e9 w% c% Z: s
' u$ |5 r, `( U0 t0 Y3 b" ~% i2 k2 N. ~& E7 m; t* M7 [1 M5 V
1以故障发生部位,分为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
. V/ ?4 P) S6 N* r' s+ O硬件故障是指电子、电器件、印制电路板、电线电缆、接插件等的不正常状态甚至损坏,这是需要修理甚至更换才可排除的故障。 而软件故障一般是指PLC逻辑控制程序中产生的故障,需要输入或修改某些数据甚至修改PLC程序方可排除的故障。 零件加工程序故障也属于软件故障。最严重的软件故障则是数控系统软件的缺损甚至丢失,这就只有与生产厂商或其服务机构联系解决了。
, n: z6 e" {/ k7 x- c2以故障出现时有无指示,分为有诊断指示故障和无诊断指示故障
; D. V F6 k H当今的数控系统都设计有完美的自诊断程序,时实监控整个系统的软、硬件性能,一旦发现故障则会立即报警或者还有简要文字说明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结合系统配备的诊断手册不仅可以找到故障发生的原因、部位,而且还有排除的方法提示。机床制造者也会针对具体机床设计有相关的故障指示及诊断说明书。上述这两部分有诊断指示的故障加上各电气装置上的各类指示灯使得绝大多数电气故障的排除较为容易。 无诊断指示的故障一部分是上述两种诊断程序的不完整性所致(如开关不闭合、接插松动等)。这类故障则要依靠对产生故障前的工作过程和故障现象及后果,并依靠维修人员对机床的熟悉程度和技术水平加以分析、排除。 + u7 }0 O. H: `& c' D
3以故障出现时有无破坏性,分为破坏性故障和非破坏性故障
3 v8 y* j$ @% ]0 y7 q# W6 M对于破坏性故障,损坏工件甚至机床的故障,维修时不允许重演,这时只能根据产生故障时的现象进行相应的检查、分析来排除之,技术难度较高且有一定风险。如果可能会损坏工件,则可卸下工件,试着重现故障过程,但应十分小心。 5 A& M( o6 {% x R4 h
4以故障出现的或然性,分为系统性故障和随机性故障
( \* ^1 K5 [% `. K7 K* T4 I系统性故障是指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则一定会产生的确定的故障; 而随机性故障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偶尔发生的故障,这类故障的分析较为困难,通常多与机床机械结构的局部松动错位、部分电气工件特性漂移或可靠性降低、电气装置内部温度过高有关。此类故障的分析需经反复试验、综合判断才可能排除。 . s+ l0 M9 x |( \& `
5以机床的运动品质特性来衡量,则是机床运动特性下降的故障4 W9 U# a; t, K( e* K
在这种情况下,机床虽能正常运转却加工不出合格的工件。 例如机床定位精度超差、反向死区过大、坐标运行不平稳等。这类故障必须使用检测仪器确诊产生误差的机、电环节,然后通过对机械传动系统、数控系统和伺服系统的最佳化调整来排除。 此处故障的分类是为了便于故障的分析排除,而一种故障的产生往往是多种类型的混合,这就要求维修人员具体分析,参照上述分类采取相应的分析、排除法。
4 e2 K3 A3 T: `$ S) D' G# [2 {/ p列举几类常见电气故障及解决方法1电源故障
" ? B4 z% \9 f, L9 s5 M- W8 K电源是维修系统乃至整个机床正常工作的能量来源,它的失效或者故障轻者会丢 失数据、造成停机;重者会毁坏系统局部甚至全部。 ( B$ p' n5 ^! u+ M1 M( X" K! w
西方国家由于电力充足,电网质量高,因此其电气系统的电源设计考虑较少,这对于我国有较大波动和高次谐波的电力供电网来说就略显不足,再加上某些人为的因素,难免出现由电源而引起的故障。我们在设计数控机床的供电系统时应尽量做到: ①提供独立的配电箱而不与其他设备串用。 ②电网供电质量较差的地区应配备三相交流稳压装置。 ③电源始端有良好的接地。 ④进入数控机床的三相电源应采用三相五线制,中线(N)与接地(PE)严格分开。 ⑤电柜内电器件的布局和交、直流电线的敷设要相互隔离。 8 i( w; }( P& c5 ~9 Z" n
2数控系统位置环故障8 |- z. M* ^, F& y* M
①位置环报警。可能是位置测量回路开路;测量元件损坏;位置控制建立的接口信号不存在等。 ②坐标轴在没有指令的情况下产生运动。可能是漂移过大;位置环或速度环接成正反馈;反馈接线开路;测量元件损坏。
# T3 ~, @/ P, S4 h" x3机床坐标找不到零点
/ k7 B( ^ P0 f9 c3 x- B可能是零方向在远离零点;编码器损坏或接线开路;光栅零点标 记移位;回零减速开关失灵。
1 N/ q, H% ?6 `) d; l6 ? / c+ ~. I1 L7 }! j* J
4机床动态特性变差,工件加工质量下降,甚至在一定速度下发生振动
9 B) A4 n( U8 Y4 P7 f& d这其中有很大一种可能是机械传动系统间隙过大甚至磨损严重或者导轨润滑不充分甚至磨损造成的;对于电气控制系统来说则可能是速度环、位置环和相关参数已不在最佳匹配状态,应在机械故障基本排除后重新进行最佳化调。& q1 }& c n" t5 J3 i( B2 G! S L/ C, T
' `* J# I E. Y0 v$ B
5偶发性停机故障
. T9 s% |. d4 p! [8 q) o3 `这里有两种可能的情况:一种情况是如前所述的相关软件设计中的问题造成在某些特定的操作与功能运行组合下的停机故障,一般情况下机床断电后重新通电便会消失;另一种情况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如强力干扰(电网或周边设备)、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等。 这种环境因素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例如南方地区将机床置于普通厂房甚至靠近敞开的大门附近,电柜长时间开门运行,附近有大量产生粉尘、金属屑或水雾的设备等等。这些因素不仅会造成故障,严重的还会损坏系统与机床,务必注意改善。
" q* V3 R3 H/ X! s; j$ ~列举几个代表性系统故障及分析解决过程下面结合自己在数控机床的维修方法及经验,将几例有代表性的故障例子,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 e& e& H. Y$ N: n9 _1 U) F有两台北京机床研究所生产的JCS-018立式加工中心,其系统是采用日本FANVC-BESk7M系统全功能数控机床,7M系统采用16位微处理器控制,伺服驱动单元为大惯量直流伺服电机,主电机由三相全波可控硅无环流电路驱动,旋转变压器作为位置检测元件,测速发电机构成速度反馈,该机床在运行中曾发生多次异常报警和异常现象,我们根据CRT显示的报警答号将故障迅速排除,保证了机床的正常运行。 / Q! h" n+ R* s
1故障现象:CRT显示05#07#报警+ j( a2 B0 q8 U) ?8 W1 @( c
故障检查与分析:查FANVC- BESK7M系统维修手册,05#为紧急停车信号接通,07#系速度控制单元报警,从维修手册中看,05#报警是由紧急停车造成的,故排除其故障较为容易,如急停开关是否压上,X、Y、Z各轴超程限位是否压合,检查均正常,按清除键,05#消失,07#报警仍存在,抬起手05#又现。经过分析,认为07#报警是关键,由它异常后,而采用紧急停车来加以保护,从而同时出现05#、07#报警。对于07#报警,维修手册中指出:任意一轴的速度控制单位处于报警条件,或电机电源线的接触器断路。产生该报警,可考虑以下原因:①电机过载。②速度控制的电源变压器过热。③速度控制电源变压器的电源保险丝断。④速度控制单元的保险丝断。⑤在控制部分电源输入支架上,接线座的ZMGIN和2点间的触点开路。⑥在控制部分电源输入支架上,交流100V保险丝(F5)断。⑦连接速度控制单元与控制部分之间的信号电缆断开,或者从插头中脱落。⑧由于某种其它伺服机构报警,电机电源线上的接触器(MCC)断开。0 R# P( g% S! w$ ]% `
分析:逐一检查,先易后难。A项:用表查热元件元异常,并且是在开NC后,X轴、Y轴、Z轴,刀库各轴未移动而产生05#、07#报警,故A项否。B项:用手摸变压器,不过热,用万用表查OH1、OH2正常,检查C、D、F中的保险,未断。E项:用万用表查接线调的ZMGIN和2之间的触点,结果通,正常。故矛盾集中在G、H上,用万用表电阻挡检查,发现Y轴速度控制单元板有异常。因为电机有一过热保护,在此电气接线中是各轴相互串在一起的,并且应有24V电压。其过程为24V→X轴过热保护常闭→速度控制单元→Y轴过热保护常闭→速度控制单元→Z轴过热保护常闭→Z轴速度控制控制单元→刀架过热保护常闭→刀库速度控制单元→NC为正常,当检查到Y轴过热保护常闭→Y轴速度控制单元→Z轴过热保护常闭时不通,断路,故检查Y轴速度控制板,由线查找,发现一短路棒断路,油腻太脏造成,清洗后插上,开机正常。 4 A& P9 m7 b0 d2 M
" ~1 \, H8 x V5 s3 m' J4 `# w2故障现象:主轴不能定向,负载表达红区08#报警。 ^; B/ | `% ?: e; @
故障检查与分析:查机床维修手册,08#报警为主轴定位故障,根据手册要求,我们打开机床电源柜,在交流主轴控制线路板上,找到7个发光二极管(6绿1红),这7个指示灯(从左到右)分别表示①定向指令②低速档③磁道峰值检测④减速指令⑤精定位③定位完成⑤试验方式(①一③为绿,①红)在机床定向时,观察这7个指令灯的情况如下,1#灯亮,3#、5#灯烁,这表明定位指令已经发出,磁道峰值已检测到,定位信号检测到,但是系统不能完成定位,主轴仍在低速运行,故3#、5#灯不断烁,从以上情况分析,我们怀疑是主轴箱上的放大器问题,打开主轴防护罩,检查放大同时,发现主轴上的刀具夹紧油缸软管绕成绞形,缠绕在主轴上,分析这个不正常现象,我们判断就是该软管盘绕,致使主轴定位偏移而不能准确定位,造成D8#报警,将该较管卸下回直后装好,又将主轴控制器中的调节电位器RV11(定位点偏移)进行了重新调节,故障排除,报警消失,机就恢复正常运行。
$ E0 Q! }% D5 u) U3故障现象:开电源,开NC电源各轴回零后,当轴主执行M03起动时,产生01#报警7 Y3 G" X, u; H
故障检查与分析:查维修手册。01#报警为主轴系统内的故障,可由主轴伺服装置内的指示灯指示内容。检查交流主轴伺服装置内的指示灯为8421中的4号灯亮,4号灯亮指示内容为交流耦合电路的F1、F2、F3熔断,而4号故障又分为以下四种情况①交流电源阻抗过高②功率晶体管烧毁③二极管或可控硅组件烧坏④浪涌吸收器和电容损坏。* `8 g4 Z# k- w1 r
据此分析依次检查各项,只保险断两相,其它无问题,故更换保险,开机床电源开关,测交流电压正常,开NC电源,正常操作,当程序执行到M03时,主轴刚一起动,又产生01#报警,检F1、F2、F3又断原先两相,故综合分析,抛开维修手册提示的内容,检测外围,当检测到母线排分线盒时,发现其中一相线断,因此故障现象为断其它两相,修复分线盒,开机就要电源,执行M03时正常,故障解决。5 T% G h' a/ ~
" C, g5 o, V* c8 x
4故障现象:正常加工执行程序,当执行换刀动作M06时,刀套下,主轴不定向,不换刀,主轴又按下把刀的程序继续加工,无报警。
+ O- N6 d, t$ h0 I- a0 \2 y故障检查与分析:执行换刀指令M06动作顺序为,主轴定向,刀套下,75度转出,手臂下,180度回转换刀,手臂上,75度转回,刀套上,180度油缸复位,而后发出FIN指令,再执行下段程序。结合故障分析,检查PC输出板,执行换刀动作的元器件,当检查到G3时,发现异常。正常时,G3 在换刀时,其管角2为高电平,3为高电平,24V送不出,而执行换刀动作,当换刀完毕后,管角2变为低电平,而使24V电压送出,发出FIN,即MT信号执行完毕,管角2现在无论为高电平或低电平,FN信号发出,均有24V输出,MT信号执行完毕送出,从而NC执行下段程序。其刀具尚未交换,易发生撞件的可能。据此,我们拆下G3芯片,其为干簧电器,去市场买此芯片,没有买到。我们根据其性能而采用松下DSZY-S-DC5C代替,故障解决,从换至今一年多没在发生类似故障,保证了车间的正常生产。
{3 c5 Y3 U! E: S2 b0 P* L
; E- w8 t( m4 d
上述数控机床电气故障实例,是我们在维修实例中挑选和总结出来的,它反映了数控机床电气中的一些问题,要提高数控机床电气维修技能,关键在于必须熟悉所修数控机床性能特点和工作原理,掌握正确的方法如检查数控机床的CRT报警,显示内容,查维修手册。在出现故障时,根据其故障现象,查电气手册来排除故障,在维修过程中不断实践,不断摸索和积累经验,从而达到灵活运用维修技术,排除数控机床电气故障的目的,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利用率,多创效益。
9 c9 p6 z! I% q" z9 ^'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