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副参数的编辑当运动副(Joint)的参数设置有误时,就必需对各项参数进行修改。与连杆特性(Link)相类似,ug/Motion该项功能的实现也是通过运动仿真工具栏区运动模型管理模块中的运动模型部件编辑 ... : ~7 e2 e/ {9 Z% P( E
当运动副(Joint)的参数设置有误时,就必需对各项参数进行修改。与连杆特性(Link)相类似,UG/Motion该项功能的实现也是通过运动仿真工具栏区运动模型管理模块中的运动模型部件编辑的功能来实现的。点击运动模型管理模块中的图标 (Edit Motion Object)将弹出一个类选择对话框,要求选择将要进行编辑的部件,这与UG/Modeling中的类选择方法类似。将【类选择】对话框的选择类型设为Joint,选择了某一运动副后将弹出运动副参数设置的对话框,如图9-52所示,对各项参数的编辑与运动副建立时的参数设置操作完全相同。
0 p7 j4 O' U! r. h* ?( m8 G% D
9 k1 o+ H7 m8 h. V+ j+ F# Q* q5 a
图9-52' ^( c4 \& V3 e. ~
编辑运动副参数
6 i' E. z, _2 I9 |' {' F
9.4
3 Z1 n" W6 \ Z' l0 n, G机构载荷; i/ h& E4 v. }! O. B# {
UG/Motion的功能许用户给运动机构添加一定的外载荷,使整个运动模型工作在真实的工程状态下,尽可能的使其运动状态与真实的情况相吻合。一个被应用的力只能设置在运动机构的两个连杆之间,运动副上或是连杆与机架之间,它可以被用来模拟两个零件之间的弹性连接,模拟弹簧和阻尼的状态,以及传动力与原动力等多种零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 ]& j2 r5 a* R3 o: X9.4.1) X* u! z2 ]" j4 P" K' h3 s% v
机构载荷的类型UG/Motion给用户提供了9种机构载荷,涵盖了大部分实际工程状态中机构的受力形式,如图9-53所示。% k+ B" j0 ]# m! @
$ j6 B& d% m# ?' L% Y" j
* H0 e6 K8 \8 E) {& @0 o- J
+ @4 G& T! K j" f f+ s, J
图9-53
/ q. P0 _9 m) { T受力形式工具栏 下面来具体介绍各种载荷类型的特点。
+ y3 t9 |2 ?0 {1.弹簧力(Spring)8 r9 I1 F% Y+ v/ h h
) \5 L2 ~" d% v6 h! \* A4 Y
弹簧力显示为两个零件之间在特定的方向上一定距离的状态下相互之间的载荷作用,相当于在两个连杆之间或运动副上添加了一个弹簧。 x- t* p" z8 g6 |
2.缓冲力(Damper)
1 Q8 r* K4 R8 w9 O. v, g9 V( s) c1 Z$ r$ U
缓冲力是一种粘滞的缓冲作用,可以被添加在两个连杆之间,连杆与机架之间以及平动的运动副和转动的运动副上。
# R! m* H+ `+ W' s+ O7 x3.标量力(Scalar Force)
9 @0 g8 Z. f: a+ X; O: `7 S; v
, o7 k2 T ^# a- m! e标量力是两个连杆之间的直接作用力,只需设置力的大小,力的施加点和作用点分别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连杆上。$ ?' j$ m6 m9 X& [: {
4.标量力矩(Scalar Torque)% K7 N6 q% C$ L O3 x4 p5 U
6 l f8 Q- q# Z: [
外加的力矩,只能应用于转动副上。正的标量力矩表示添加在转动副上绕Z轴顺时针旋转的力矩。
' q# c9 @' g" j; w5.矢量力(Vector Force)
D: C6 S( y: }* z4 H$ L" \
* x: C3 e4 i( k7 `8 g1 @% S" m, x矢量力是作用在连杆上设定了一定的方向和大小的力。
: V% |& q2 _1 o/ q+ [' z0 L1 `6.矢量力矩(Vector Torque)
$ L `1 I. v* {
- W/ `0 s u6 {3 k矢量力矩是作用在连杆上设定了一定的方向和大小的力矩。
4 J8 f1 y- {% z3 y/ A$ y0 z5 P7.套筒力(Bushing)+ E8 G0 \6 |, X0 z9 P4 Q" k
% t% l, l; R' F8 `) z7 K
套筒力是作用在有一定距离的两个零件之间的力,它同时起到力和力矩的效果。) k: ^; C+ [* n
8.三维碰撞(3D Contact)- }* l& ]- M$ ^& u+ f
- O/ M& F% ^9 c6 Q1 }利用三维碰撞(3D contact)的功能可以实现一个球与连杆或是机架上选定的一个面之间碰撞的效果。& X* q7 ^- c0 D, A4 I# P9 z
9.二维碰撞(2D Contact), [/ M F6 J4 O# h4 F5 T+ C1 b
6 b# _) u+ f) l8 c; w( v: h4 U二维碰撞结合了线线运动副类型的特点和碰撞载荷类型的特点。根本上二维碰撞允许用户设置作用在连杆上的两条平面曲线之间的碰撞载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