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两点决定不用Create Link Part,而采用Copy Geometry to part:: }+ U; G; n" V A, e/ c
* 根据保密要求只能提供必要的基准信息到具体的零件ug Part,而Create Link Part会将基准文件的所有信息一起链接到具体的零件UG Part;而采用CopyGeometry to part可以选择部分基准信息链接到具体的零件UG Part。
- ?9 b. a/ m7 @- \5 X& m8 O6 X * Create Link Part会将基准文件的所有信息一起链接到具体的零件UG Part,这样会将多余的基准信息传递到具体的零件UG Part,造成基准信息冗余,在进行WAVE Update时加大计算机系统负担;而采用Copy Geometry to part可以选择部分基准信息链接到具体的零件UG Part,确保具体的零件UG Part的数据量最小,提高计算机处理的效率。2 d5 ?; G- I% I) T. w/ m
Start Part 与Part 之间的关联:Copy Geometry to part。从Start Part通过选用不同的UG对象来生成不同的Linked Part 。
/ ^7 i4 ^) {" T3.2 WAVE控制结构体系
" a! V: U% ^( |. ` WAVE的结构体系应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结构体系根据系统的复杂性来确定。
. e3 @0 l; Z9 x3 Y7 S5 K4 v
6 K. G& F+ ~" c/ v3 B+ D. D 以飞机L15为例:
图2 WAVE控制结构体系
6 D/ w. |; ] M3 M8 P a) 各个WAVE结构采用UG Part来实现。(可以用或不用装配的方式来体现结构,总体理论外形与子系统理论外形和子系统设计基准不需用装配的方式来体现。)2 c8 v+ i9 s( c
b) 各个WAVE LINK必须采用自顶向下的链接方式。以确保不会产生循环链接的情况发生。" v$ B; i+ ?* a$ n
c) 功能级或部件级的WAVE结构中包括本功能或部件的几何元素和设计基准。* g: a2 c2 D4 r% }* {
d) 部件级的WAVE结构并不是必须的。
# r7 }5 y" ~3 I, L3.3 飞机产品结构体系
图3 飞机产品结构体系 a) 零件中所需的设计元素(设计基准和外形曲面)从控制结构(WAVE源)中链接。
! T* `2 E2 Q$ {7 \, R b) 原则上详细设计的零件与零件之间不进行WAVE链接。如需进行WAVE链接,应确保不会产生循环的链接情况发生。
) g5 H$ k; O Y7 L c) 几何体的链接原则:统一、清晰。8 k% A7 L4 k& Q/ Y$ u$ z
4 .WAVE应用在后机身的实例% ?: |1 a& r0 B; W! o
以L15后机身为例,介绍控制结构的构建方法:
1 @7 \3 g6 S% y1 z a) 先在Teamcenter Engineering中构建后机身WAVE总控PSE结构,它与UG中的装配文件结构保持同步;
r# n2 g/ w- F1 h' P" [8 I8 t b) 后机身WAVE总控文件L15_RearWAVE_CS由后机身外形链接L15_RearFuselage_Link(它是后机身外形是通过WAVE_Link的 & c2 q t6 v8 `% F: d* b7 E( M, F' h* |
方式从理论外形中链接的)和L15_RearFuselage_Datums后机身设计基准(后机身中所用的设计基准在此文件中创建)组成;其中文件L15_ RearFuselage_Link和L15_RearFuselage_Datums是后机身子系统级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