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14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结果与讨论6 I7 S. q+ J( \0 Q0 d3 M. @
经由冷却分析结果可发现,原始模型由于在 凹槽区域无法将水路伸入,故在该区域有明显积 热现象,最高温度可达 93℃图十。反观设计变更 模型在相同区域下,异型水路设置在该凹槽区域, 针对不同的矩形区域,随着其外型的变化将水路 沿其轮廓环绕,所以积热现象较为改善,该区域 最高温度为 80℃图十一。 V, v0 L& U: X8 W! A
# U# s/ g: `1 h2 @. M
) g2 g4 D8 r) Y5 ^; u
比较公模面整体温度场时(图十二、十三), 原始模型隔板水路伸入的深度不同,且各水路的 间距不一,导致公模面温度场无法获得均匀的冷 却效果。此外隔板水路太靠近模穴,导致隔板水 路下方温度过低,造成与其临近区域有接近 50℃的温度差距。设计变更模型虽保有原始模型的水路配置,但考虑到整体水路冷却的均匀,移动了含有隔板水路的组别,且也调整了隔板水路的 高度,最后可看到隔板下方温度与其临近区域仅 有 30℃的温度差距。
! ?" o0 c, `# R2 O; Z% I$ f6 |7 |; ], ]
: @3 f" {, R3 p- X% J9 V5 {7 h7 m根据平均表面温度变化图(图十四、图十五), 在 30sec 的冷却时间之后,原始模型的平均表面 温度落在 65.6℃,而设计变更模型的平均表面温 度则落在 59.7℃,比原始模型减少了 5.9℃。该 产品材料为 ABS POLYLAC PA765,其可顶出温 度约为 72℃图十六,以此温度比较两个组别,可 发现原始模型要降至顶出温度需耗费 13sec,而 设计变更组别仅需 7sec。; m1 |3 H: o7 x1 x( w3 }

% j. x. E/ u7 S$ ?2 L图十原始模型凹槽区域温度场, S3 b! t6 [$ F8 r+ [
, c! }9 U! h9 ^2 R7 Y* s( D% N7 u8 ~
! A* ]# e; i; x F0 `- z# n# G
 i* b' ~' R0 O, b/ z/ c" ^
图十一设计变更模型凹槽区域温度场 图十二原始模型温度场,红色区域为 81℃以上区域, d8 c/ u: R8 u3 E; F
! G- F6 y% ]3 c0 f( z$ O
图十三设计变更模型温度场+ w0 \/ g: d9 \

$ X* w$ o& N+ P5 N X! U# M8 B' W图十四原始模型表面温度变化图 图十五设计变更模型表面温度变化图
2 m% E/ [6 l7 j$ ~% m% G
! w, h) u, z e! e ! ~; m7 Z3 Q, K7 J3 K' _: r
5 M% [5 D. P- }+ z+ ?4 l, p7 J5 ?
图十六 ABS POLYLAC PA765 工作温度
6 _( k/ [( w' R6 e3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