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觉得 CAE模流分析软件只是一个工具,我们不应该高估其功能,也不应该否认其发挥的作用。真正决策的是
" j0 N) P, d! N9 L我们自己,软件的分析
v8 q. m5 ?! N$ u% m, M结果只是提供给我们一些判断的依据。在得出结果前,要结合我们掌握的技术原理和经验对结果做分析判断,解读。从而做出最佳决策。不加思考,不加分9 R7 C7 K. T5 a+ M
析,一味的按照分析结0 M7 n8 V* E/ H: O- e1 t% z
果来设计模具是会犯大错误的,还不如不用。CAE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分析人员对模具,塑料,成型认识的程度。如果结果与我们的经验吻合,可以验; P4 @, ^" R7 G! t# K$ s' M, d- Y4 L
证经验的正确性;如果有出入,那么就要重新检讨分析过程中是否有问题,设定成型条件是否合理,网格修整是否合理,参数设定有没有问题等等。同时,
+ `) e8 ^% y: R4 W3 _6 x我们也要对经验进行检讨,是否经验正确,只有这样综合的对比再做决策,才能更加的接近实际,而不是盲目的相信和盲目的排斥。! _+ \; H4 [- ~& x4 d) \
在很多时候,分析报告能够提供我们很多成型的问题或者隐藏的问题,比如变形,缩水,结合线,应力痕,包封,流动平衡等等。但遗憾的是:没有多少人1 j4 B! O3 |1 h+ A0 ~& ^
能够完整的解读一份报告。大部分的人只是看一下流动状况,而且大部分人也只是做了一下流动分析。说CAE无法分析缩水,应力痕,实在是冤枉了CAE。9 f4 N7 A' C: m
就拿无法分析缩水来说。分析结果当然不会直接告诉我们哪里会发生缩水,就好象医院的检查报告不会直接告诉病人得的是什么病一样。可是如果
( Z4 |0 y% e& s$ d9 a+ ~$ P9 J6 v我们知道缩水的真正原
7 e1 Y* {: o2 t8 T因是由于保压补料不足引起的,我们就可以从流动状况,冷却分析中看到哪些区域冷却凝固慢,哪些区域快。凝固快的区域是否会阻碍凝固慢的区域的保压
) f' g ~- p9 d) E. |. C补料,从而就可以判断那些区域有缩水的风险。依据此结果,进行减胶或者加强缩水处的冷却,或者重新定义浇口位置,再做分析,就可以得出优化改善对+ o0 V! J( \( W
策,从而避免缩水。所以我们从报告中知道这些,可以检讨产品结构和模具结构来做预防。没有搞清楚技术的原理,仅仅是从师傅那里得来的经验或者自己' _' G- B9 r. j
摸索出来的一些经验,没有深入检讨,经不起验证,是没办法提高其准确性的。偶然应用解决了一个问题,但下次遇到同样的,而环境改变了,又不知道怎
# A; f5 }+ h6 Q. ], h8 }5 M. t么解决了。这就是模具行业的可悲。我们要熟知塑料的成型原理,塑料的特性,模具结构等相关的综合知识,才能完全的解读一份CAE报告。同样的,CAE分析者也要具备同样的知识结构,而7 l1 K8 y4 W8 @: Q% y U7 M
且要更加的系统,才能作出有信服力的报告。+ f) ]) y [+ d# A2 S
尽管许多模具行业者,尤其是一些资深的,从业经验丰富的人士对CAE技术排斥,甚至怀疑反对。但CAE技术还是在蓬勃发展,因为这是大势所趋。CAE的分析理论逐渐成熟,分析软件逐渐完善,从业人员经验越来越丰富,在模具开发和射出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业界因此越来越认同。$ R& Q9 T6 W3 F) K3 M5 W# e, I
随着消费者欣赏品位的提升,塑料行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以“试误法”来制作模具显然已不合时宜。如何在开模前更多的预测成型问题发生的可能
5 L# i" V4 b$ F* E0 a7 b性,成为了模具业者考虑的重点,谁预测的更多,就能节约更多的成本,模具质量会更好,就能节约更多的成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