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K# W6 q% j+ n3 A, C
2 j) `1 g6 i% G. B: t 4 ]1 P7 w; b. j" }+ X3 |
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 + p z& a3 W0 l, H" w
——《庆春泽.元宵寄怀》词并序
% V; |( U" R3 T" `8 U3 E$ T- P% P+ A: U i, h9 [- B% q( L
(成峰)
3 U2 k# n8 a: I+ y [! o) x* a7 V C0 h-------------------------------------------
* ]( Q7 x6 f# M% t- v& \5 B" z[序]
' \6 f- X$ x9 b) x) m; L: p8 p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值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春节刚过,迎来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俗称元夕,也称“花灯节”、“上元节”,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花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史载唐睿宗元夕制灯树,高二十丈,燃灯五万,号为火树。苏味道元夕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极写太平盛世元宵夜灯火辉煌,金吾不禁,官民共乐的喜庆情景。旧时朝廷在元宵开放夜禁,名“金吾不禁”。
: R% E$ }* y! @6 q* ] 因皆传承于祖国大陆,海南各地元宵节习俗都大同小异。民间过元宵节有赏花灯、舞龙狮、吃汤圆的习俗,这一天,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或歌或舞或游,用各种方式尽情狂欢,兆示祥和吉利,寄托美好愿景。与西方的情人节相似,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洋溢着许多浪漫色彩。元宵这天,许多青年男女都盛装打扮先上集市逛街,然后汇集到郊外的调声场,集体赛歌。调声场里往往汇集了成千上万的调声者和欣赏者,有几十甚至上百个男女调声队各自寻找对手对歌,用各自地方特色曲调对唱。霎时间,歌声飞扬,舞步翩翩,笑语盈盈,在欢快的调声歌中,人们不管相识与否,都在尽情地欢歌和舞蹈,听不懂调声的人身置其中,也会为这种男欢女悦的场景感动。有些男女青年在对歌中因此也“擦出了火花”, 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h" {9 \( @, P) o7 l
在元宵夜“放天灯”,也叫“心愿灯”、“灯桶”——天灯飞上天,祈求上天宫赐福和美好的心愿。海南万宁、陵水地区把这叫“放文灯”——是传统的民俗闹元宵活动。放飞“文灯”之前,人们都要在灯的外框写上自己心里的愿望与祝福,让这些心愿和祝福同文灯一同冉冉升空,以祈求家庭事业安康平顺。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狮、踩高跷、唱对台琼戏、比武打擂、八音鼓乐等传统民俗活动。
2 {8 }( F4 }7 u" d2 e z; ^7 {' t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正是琼岛庆元宵的绝妙写照。古有云:天地之交泰,景星庆云,盛世黎民嬉游于光天化日。年逢元夕,宝田兴怀,特撷取其华,列叙一二,赋《庆春泽.元宵寄怀》词一阕,吊吊读者口胃而已!诸君有兴趣探奇寻胜于此中风俗民情者,欢迎到海之南采风。/ B0 n4 g0 ]/ T6 {% { A- b
! p, K& j7 Y- b% D- x 庆春泽.元宵寄怀 0 ^7 q2 ]) F8 S
5 @: ~) S! o- F6 j 溅彩流光,晴澜印影,万方火树金葭。
) B' u) R$ }9 \; u }) S竹篾文灯,送来好运谁家?*
2 [; m' a: N! H# M* j; v1 w1 F% |雕车画舫朗朗月,照不眠、人世繁华!" o8 V8 ^% q8 ?3 z- O Q2 ^9 q
更堪嘉、郊野春歌,庭院笑丫。
& R9 x# i) ]. `. g( b6 e- L# K, k 少时伴侣知何处?念年年今夕,游戏观花。
* @; t9 n( {& Q4 F) b. b H灯火楼台,狮龙箫鼓清笳。8 B8 V& P0 I! q+ c, ~
而今纷作分飞燕,托片笺、笑寄天涯。
3 X8 D; ], r" q+ e& ?6 Y却争嗟、几度风流,几度浮奢?
6 I- N# N# r& H, k7 F0 t
+ B3 ~) ~! F% J( X" @$ _# p! n % a$ ?; Z$ R& Z( Z7 O0 H, }! Z
+ e+ [- X* P8 z' j: _0 j0 t
) m1 m# H% W. b* i: s
5 b! M& r. ~' @$ T- c+ L& m: c ; c q" v3 E1 ?, u/ u, E3 ?: h
-----------------------------------------------
! G% |( e8 e2 }. r: E' e, t% ]* 在海南,元宵也称灯节,人们把公期游神送灯、放飞文灯看作是春节的继续。元宵夜打扮入时的红男绿女掌着一盏盏花灯,由“灯主”引着巡游全村,形成一条壮观的长龙。送灯队伍沿途敲锣打鼓、燃放鞭炮,还要敲打一种由盅、盘、碗、筷等组成的独特乐具,叫“打盅盘”。 透过霭霭夜幕远远望去,盏盏灯花银光闪闪,宛如点点繁星,在乡村中浮现。“竹篾花灯”在全省最出名。它的奇特在于图案,全部以红、黄、绿、白彩纸手工剪裁而成。“竹篾花灯”除了从灯身上可以看到72个大小红“喜”字和36个“寿”字外,还印有“招财进宝”、“连生贵子”等吉利之词以及人物风景画。送灯时,花灯的下部吊着一只长圆形灯笼,在笼底点上一支小蜡烛,透过灯光照射,花灯上的山水、花卉、人物栩栩如生,盏盏花灯色彩艳丽,灯影曼妙。成峰( ccf.wa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