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g模具设计培训大纲 | | 模具设计专业 (UG4.0、6.0、CAD2004) | TH05 | 模具设计A | CAD、UG软件、模具理论基础、实例讲解、各种复杂结构赏析。 | 90天 | 4800 | 招生对象:适合于有做模经验或二至三年模具设计经验的学员。 | 就业岗位:跟模工程师、模具设计工程师、项目工程师 | TH06 | 模具设计B | 机械制图、模具加工工艺、CAD、UG软件、模具理论基础、实例讲解。 | 150天 | 6500 | 招生对象:无任何基础的对模具感兴趣的历届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人士 | 就业岗位:工程文员、助理工程师、跟模工程师、模具设计工程师 |
| 五个月教学大纲
R1 \9 D7 U" t4 |" ~6 O$ h2 [壹:机械制图 | 第一章 识读机械图样的基础知识 | 概述 | | 机械图样 | | 一:机械图样及其种类 | 二:识读机械图样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 制图基本知识 | | 一:熟悉并执行国家标准 | 二:图纸幅面及图框标准 | 三:比例 | 四:标题栏 | 五:字体 | 六:图线 | 七:尺寸标注意到 | | 几何作图 | | 一:等分圆周作正多边形 | 二:椭圆画法 | 三:圆的渐开线、阿基米德螺旋线、摆线的画法 | 四:圆弧连接 | 平面图形的画法 | | 一:尺寸分析 | 二:线段分析 | 三:平面图形的画图步骤 |
9 T( n3 M5 y4 G) R' ] H y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及三视图 | 正投影法基础知识 | | 一:投影及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 二:投影法的分类 | 三:点、直线和平面的正投特性 | 立体的三视图 | | 一:立体三视图的分类 | 二:立体三视图的形成、名称和位置关系 | 三:三视图之间的度量对应关系---“三等关系” | 四:三视图与立体之间的方位关系 | 平面立体的三视图 | | 一:棱柱 | 二:棱锥 | 曲面立体的三视图 | | 一:圆信体和圆锥体 | 二:球体 | 立体表面的截交线与相贯线及其三视图 | | 一:平面立体的截交线 | 二:曲面立体的截交线 | 三:截平面截节组合体的截交线 | 四:两个立体表面的相贯线 |
' b4 C) Z* n+ U 第三章 组合体视图及识图方法 |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 | 一: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 二:组合体的各立体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 | 组合体视图的识图方法及一般步骤 | | 一:看组合体视图需要的一些基础知识世纪 | 二:看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 | 三:看组合体视图的一般步骤 | | 轴测图简介 | | 一: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 二:正等测图 | 三:斜二测图 |
3 E5 @/ e/ r X1 P* u9 O, W 第四章 零件的表达方法 | 视图 | | 一:基本视图 | 二:局部视图 | 三:斜视图 | 四:旋转视图 | 五:第三角投影法简介 | 剖视图 | | 一:剖视图的形成 | 二:剖视图表达方法的特点 | 三:剖视图的种类 | 四:剖节平面的种类 | 五:怎样看剖视图 | 剖(断)画图概念 | | 一:剖(断)画图概念 | 二:剖面图的种类及表达方法 | | 零件的其他表达方法 | | 一:局部放大图 | 二:简化表达方法 | | 7 H; n6 ^) e ?5 @9 {
第五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 概述 | | 螺纹及螺纹连接件 | | 一:螺纹的形成和螺纹要素 | 二:螺纹的规定画法 | 三:螺纹的种类及标注 | 四:螺栓连接、双头螺柱连接及螺钉连接的规定画法 | 五:防松装置画法 | | 键连接及销连接 | | 一:键连接的画法 | 二:键连接 | 滚动轴承 | | 一:滚动轴承的种类和画法 | 二:滚动轴承代号简介 | 三:滚动轴承的规定简化画法 | 弹簧 | | 一 :概述 | 二: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及拉伸弹簧的主要尺寸 | 三:圆柱螺旋压缩弹簧与拉伸弹簧的规定画法及装配图画法 | 四:画弹簧的几点规定 | 齿轮的规定画法 | | 一:齿轮的类型 | 二:圆柱齿轮 | 零件图 | | | 一:一组图形 | 二:尺寸 | 三:技术要求 | 四:标题栏 | 零件视图的选择原则 | | | 一:零件视图表达方案选择的一般原则 | 二:主视图的选择原则 | 三:其他视图的选择原则 | 零件结构的工艺性表达 | | | 一:一般要求 | 二:铸造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 三:机械加工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 | | 一: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标注方法进行尺寸标注 | 二:零件图中必须把尺寸标注完全 | 三:必须把尺寸布置得整齐、清晰 | 四:尺寸标注必须合理 | |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 | | 一: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 二:零件的尺寸偏差、尺寸公差及配合 | 三:零件的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 四:零件常用材料及热处理 | | 识读零件图 | | | 一:识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 二:轴、套类零件 | 三:叉、架类零件 | 四:轮、盘类零件 | 五:箱(壳)体类零件 | | 识读焊接件图样 | | | 一:焊接件的特点 | 二:焊接年图样的内容 | 三:焊接符号 |
8 {2 m9 t3 ^/ {& Y 第六章 装配图 | 装配图的内容和表达方法 | | 一:装配图样的四项内容 | 二: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 | 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 | | 一:规格(或性能或特征)尺寸 | 二:装配尺寸 | 三:安装尺寸 | 四:外形尺寸 | 五:其他重要尺寸 | 装配结构工艺性 | | 一:装配结构工艺性一般要求 | 二:常见的装配工艺性问题 | | 怎么识读装配图样 | | 一:识读目的 | 二:识读方法和步骤 | |
贰:模具加工工艺 | 一:模具加工设备(理论) | | 锣床 CNC 火花机(EDM) 线切割(W—CUT) 深孔钻车床 | 二 现场实习与观摩 | | 叁:钳工装配工艺 | 钳工工具的认识 实地观摩与学习 | 肆:CAD命令教学 | CAD命令的使用 燕秀外挂的使用 | 伍:UG命令教学 | 建模命令的使用 MW命令的使用 装配命令的使用 | (注:包括后面的90天教学大纲内容) | |
三个月模具教学大纲 | 一、理论部分 ; D. j" K P( V2 {9 Q# ~( ]2 m
1. 模具设计概述
$ V, K# n8 t/ f9 ]5 d+ z1.1 设计依据 # x4 p6 h. L. _8 w
1.2 模具设计程序
) Q, U4 z2 _5 Z2.常用塑胶名称与成型特性
4 q" }0 G& W! c; R( }! l3.常用模具钢料及各种钢料的特性 9 p& R( a- V9 A% L ^
4.标准模架简介及内模大小的选取
6 I3 Q: Y6 w. l9 x8 R4.1 标准模架的认识
9 q7 B1 b! f8 n; n" I" w4.2 内模大小的选取 ! v* X* U% w3 @! z2 b( P( I
4.3 模架型号及大小的选取
+ y3 V4 r& e0 |( X5.浇注系统的设计
' F1 ]! Z a$ q+ ^0 {5.1 浇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 [" R( k; i! }3 p1 H8 t1 x8 \! q- w5.2 主流道的设计
1 g( R8 c @' M/ `1 W; ?" s* X5.3 冷料穴(井)及浇注系统的顶出与拉料0 h4 `. j4 E+ Q: D& C4 U
5.4 分流道的设计
/ i& g, d1 \+ ] O1 p5 o5 O0 M* X5.5 辅助流道的设计
, J+ \6 l' @5 q: p6 m5.6 浇口的设计2 Z" ?. ~% a3 g; V- ?
5.6.1 影响浇口的因素- Z p+ b, }5 @9 m1 b
5.6.2 浇口截面积的大小
$ v$ x% p- T9 k" P; a) Q5.6.3 浇口的形式和不同形式的胶口适用的材料
& Z4 e6 v/ }* \/ `4 Q5.6.4 浇口位置的确认- t4 @1 Y [- y' S
5.6.6 各种浇口形式的大小的计算' i$ k& S* o' @- m) U
5.7 热流道简介0 F4 o1 \+ t4 @" q$ y% G
6.冷却系统的设计; X; y8 P- S; y- z" E
6.1 冷却水道直径间距与型腔之间的关系: o8 l6 ^$ h% }, s3 ]
6.2 各种冷却水道样式! k. L4 j; x" O9 ~
6.3 冷却系统上应用的连接件,密封圈及密封形式
; P p# W( T( E4 y* W3 D4 v7.顶出系统的设计
* N$ r E0 D+ ?9 O- V3 O5 ~+ C7.1 顶针(推杆)顶出
% m6 f0 n. g9 ^2 r" i9 o3 K: Q/ x7.2 司筒(推管)顶出
4 W, {( K8 Z5 N. B' z | 7.3 推板顶出
6 U" U4 L1 y @8 D, z& `" M2 |7.4 推块顶出5 n# l# @1 I7 n+ s
7.5 定模顶出/ u! y4 k8 |% f0 G7 B) i" d& {
7.6 二次顶出
$ x+ e+ W- s# X7.7 三次顶出0 b& H* S/ ]0 F* J8 o$ K
8.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 P, w: L# ]1 a2 ]/ O2 q! W, P8.1 抽芯力的计算* \) g# W& I; y7 @* ^" D: t
8.2 斜导柱(边)直径估算3 @0 A( |- ~4 E6 q! I
8.3 弯销截面尺寸的估算
% b8 W& X$ Z* h' f/ k2 ^+ D8.4 抽芯距的计算
2 Y6 \ b% F. j6 ~+ E- K/ Q! `8.5 斜导柱长度计算4 l) Q% ^; J/ w
8.6 弯销滑块方孔尺寸的计算
. O L L; [* H# J0 B8.7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要点% m7 F4 ~% f7 ~) I' V
8.8 弹弓抽芯6 e7 D6 R. [; X- Z y
8.9 液压式抽芯/ i5 Z8 e3 ~) w b8 Z1 v( i
9.斜顶的设计4 V% ^* L6 I8 [
9.1 斜顶的样式
0 A$ E( V1 e3 j( N4 i& i! _$ t9.2 斜顶座的样式4 r) {; ? x: ]! X+ m' d
10.排气系统的设计
9 S* M# b6 o$ H, d5 T- q) k11.脱螺纹机构的设计
: K* U' X7 o: i11.1外螺纹`
F5 f! F6 A1 p11.2内螺纹
' A) Y+ c8 R7 v9 F* a2 E% r9 ^7 n/ r11.2.1手动脱螺纹8 j4 V r" k0 P' ? o% h% f
11.2.2自动脱螺纹
, z6 T9 p9 A+ y0 ^& {. S* ?5 g: ?3 O12.旋转抽芯机构的设计# q' t3 b( |6 c$ P* g! ^
13.复位与先复位机构的设计- @( |& ]& a2 ?! t' a5 U
13.1复位机构4 k) G: K1 j* B% L2 K9 x* c9 \
13.2先复位机构3 C( [6 X( f+ Z8 l2 ^
14.模具的加工设备与方法简介
" B+ M; U. }6 l15.塑胶件常见的不良及解决方法 |
|
|
. {! c3 N% `3 y3 C二、实际实例讲解 | | 1. 电器机壳(全3D分模)
4 t$ D8 n8 L6 ^5 ?1 J" z9 v, l目的:用实例来让学员了解整套大水口模具设计的程序包括2D排位与3D分型及用UG出散件。
/ u+ ]) E0 h8 |8 M* [1 n& w6 Q+ R t1.详细讲解2D排位的规则及方法(如镜像,缩水,前后模摆放方式,图框的认识和标题栏与修改栏及备注的填写)。 . T. y" _( y( {. `7 f( a( I2 u" x
2.模仁大小与模架规格的确定。
9 n: Z$ n i t; ^3.2D图的打印及排布。
+ r3 ]: G1 [% [2 t$ Y1 B: z& ]4.产品的分析(材料,颜色,壁厚,结构,拔模,进胶口的样式与大小确认,模架型号的确认。) . Q# |8 z9 D/ e, H7 o
5.分型面的确认与绘制。 ; x; @' v- I/ u
6.前后模如何分开的思路与方法。
3 q8 S7 d6 n% r T7.镶件的分析与拆分。
8 k' ^8 m3 x6 p8.司筒的认识与绘制。 3 }# K0 z- B ?! H
9.顶针的布局与绘制。 - u, f+ H( ?( b- Q9 G* ?$ `# {( Z
10.运水的排布与绘制。 $ ]- ?, ~+ Z; j9 \, G' M# {, w# ?
11.部件的命名与装配。 * p2 m. R3 y% S" h( m
12.模架的调用方法与各参数的设置。
' ^( [+ O# `$ D, P) B" T2 z13.标准件的调用方法(法兰,螺丝,堵头,唧嘴,弹弓,垃圾钉,限位柱等)。
& b$ e5 M5 l+ \ Y5 d0 @$ e d14.UG图框的制作与调用。
0 A5 k9 O. Z, s: f15.UG出装配与散件图的方法。
/ z) Y* x, k6 q1 I: V16.模具材料及模架的订购。 # {( o2 X4 J. U6 S, _) {2 Y4 j, D
17.BOM表的制作。
$ D$ W5 r# W; l. O# y9 f18.顶针列表的用法。 |   | 4 I( [% o5 s0 n9 B+ Q4 R
2. 鼠标后壳(全3D分模) / V; j/ C) f9 u _+ q4 k0 [
目的:用实例来让学员了解小水口模具设计的程序包括2D排位与3D分型,结构上了解斜顶及滑块的动作原理及注意事项。 7 w4 z4 z6 }# ]* y1 f M
具体如下: - MVP分析
- 斜顶的运动原理与绘制。
- 滑块的运动原理与绘制。
- 小水口模架的动作原理与控制方法。
- 曲面分型线的选取与处理。
- 小拉杆与尼龙塞的布局与添加。
- 斜顶与滑块散件图的标注。
- 小水口进胶的特点与绘制。
- 斜顶与滑块及耐磨片的材料选取与表面处理。
| |
3. 联接器 " U @9 d* o' E" {
目的:用实例来让学员了解一出多个产品模具设计的特点及Z轴方向斜滑块的角度与行程计算和有嵌件的插件模的特殊设计两次抽芯方案。
4 y# r B1 `* x1 L' N; [9 D3 c1.一套模具内出多个产品排布与相接处的处理方法。
1 N- L% N3 u4 `+ j2.斜滑块的角度与行程的计算。
- @# C8 R( v# g/ C2 y$ c0 Z3.客供图纸的消化与讲解。 - W- ]' p( S) y7 ^7 i
4.形位公差的认识与应用。
# z5 a* v/ W; H6 q5.DFM的讲解与制作方法。`4 S( W9 {2 h* q" X- ^5 T
6.嵌件模的特点。 - k. v! c, a8 W# L8 n! U/ u
7.两次抽芯的认识。
" K5 {" h$ i7 n$ ^0 o# t: ]; y8.狗腿式拔块的特点与注意事项。
6 j, `& S7 ^( R( H# W9.拔模的方法的注意事项。 |   |
# K- r! S- j- |! u/ [" J4. 高端精密手机模
$ J( k2 X0 r9 ]9 [4 d- {目的:用实例来让学员了解高端精密手机模的设计特点。
* x" ?! o, g$ _1.手机模的现状简介。
0 T7 V, p8 ]9 r5 E! b; Y* J+ l2.手机模的结构介绍。
8 @/ d2 Y8 h# m" b" I+ d3.手机模复杂行位的分解。
- y! @: X4 M1 c4.手机模碰插穿位的处理。
' o: r3 K8 l. ? I5.手机模超薄斜顶的处理方案。5 v9 e2 Z3 U% o3 l
6.手机模四面行位的绘制。 |   |
1 y, i+ i, m, J. r5. 汽车接插件模 7 n1 u. T& @- z$ Y n$ l2 u
目的:用实例来让学员了解出口模的设计特点,并介绍HASCO与DME标准。
, _$ s) t% `' R/ m- t* ?: x" y 1.了解出口模的特点。
. T* B( B E: I G 2.熟悉DME与HASCO标准件。
( N( Z7 Y! _) {4 L6 X( Q( i 3.掌握出口模的水路设计的特点。 L5 o5 W# n6 G0 ]+ l% B! a( y
4.X或Y向斜滑块的绘制特点。
& e% a- Y/ u" K# o 5.潜胶口的特点与注意事项。
5 |+ E" G, U E& r 6.出口模细节的处理。 |   |
6.盖子(二次顶出,推板) ) R) b; h; o" ~5 @1 l/ V5 B% B$ A5 x t6 s
目的:应用实例来让学员了解二次顶出的应用范围及控制方法,掌握推板模的特点。 - 了解二次顶出的应用范围。
- 掌握二次顶出的控制方法。
- 学习推板的连接及控制。
- 了解喷管冷却水路的应用。

|  |
7.二次顶出模具(剃须刀)
& L; E: e% E A/ M! w& Q0 Q 目的:学习另一种二次顶出的应用。学习T形槽抽芯与承板模的应用。 - 掌握另一种二次顶出的应用。
- 了解增加承板的模具的应用。
- 学习内行位的绘制及应用。
- 了解直顶的应用。
- T形槽抽芯的掌握。
- 了解Engel机的不同的模具安装及顶出方式。
- 了解特殊客户的模具标准(如PHILIPS)
|   | 3 d6 f6 x* r9 l8 O
8.死倒扣(三次顶出模具)
! o( s' A8 g5 r Z3 E 目的:让学员了解三次顶出的控制方法及应用范围。 - 了解三次顶出的应用。
- 掌握三次顶出的特殊控制方法。
- 了解旋转抽芯的形式。
- 掌握每次顶出的行程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 | . c$ E9 v; ~6 D9 @2 c: Z! j3 Y
9.前模行位与前模斜顶模具(手机主机底)目的:让学员了解模行位与前模斜顶的使用场合及注意事项 - 了解前模行位的应用。
- 了解假三板模的应用。
- 了解前模斜顶的应用范围。
- 掌握前模行位的抽芯方法。
- 掌握前模斜顶的顶出与复位方式。
- 几次力的转换后行程的计算式。
|   | g9 ?" @( X& N/ X1 ?" e8 |
10.前模弹呵模具(点钞机) ! I2 V! Q; I$ V
目的:让学员了解前模弹呵模的应用及绘制方法。 * |' m2 ?, h' E6 r8 i7 c* I
前模弹呵的含义及应用范围。 - 小拉钩的应用。
- 反铲的应用。
- 滑块运水的排布。
- 冬菇头的定位方式。
- 加长运水接头的方法。
- 铍铜的应用。
- 极限公差的修正。
|   |  |
5 W2 A+ e9 \. k11.汽车内饰件(复杂曲面分型)
2 ?" @, @$ `) C目的:用实例来让学员了解汽车模具的设计特点及复杂的曲面分型的方法。 - 学习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方法。
- 了解油缸抽芯的特点。
- 学习顶块顶出的特点。
- 学习大斜顶的处理方法。
|  | 0 }" b* p: m; h. W$ Y
12.机壳(德国出口模)
) G# U7 e$ R7 A! N) W1 ^: e* L目的:深入了解出口模的特点。
7 ~6 T$ M- U' w% u 1.水路的特点。
' d' X R) e n. u) ~7 A- b 2.热唧嘴的应用。 + X# j- w6 @- C: G, L D, f
3.唧嘴套的冷却方法。
8 y0 w& s# F# X! \6 B0 G3 H- l 4.隔热板,防尘板与吊模杆的作用。
0 t1 d/ m4 O/ X) P. V' F 5.行程开关,定位块,顶柱,计数器 的作用及安装方法。 & f' i. t5 x4 y! o: E
6.大形模具内模契块的应用。
% k& h1 C! c: ?, Z% h' V8 V 7.唧嘴偏芯模具的特点。 |   |  |
8 |! M- Y4 E Q" F13.缩呵模具(全圆倒扣)
2 ]! l) I/ r' L4 M( b) o) P 目的:学习全圆倒扣特殊的出模方式。 - 全圆倒扣用到的二次顶出。
- 全圆倒扣应用斜顶与内滑块的配合。
- 全圆倒扣斜顶与内滑块的导向。
- 全圆倒扣位的行程的计算。
附:面试技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