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华模具培训学校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青华模具培训学院
查看: 2136|回复: 0

引线片成形的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4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本文分析了继电器引线片的成形工艺,对原成形工艺进行了改进,解决了原模具中芯轴易于折断、零件不能成形的问题。并介绍了一种成形小圆的弯曲工具。
5 X" t0 m$ H. h/ a$ w. G关键词:工艺方案 弯曲 芯轴 折断 成形
/ @4 s% [) c7 `/ [' t& r( G, z' k( d* R
0 引言 , O8 C) S! s3 a$ F2 a5 I
% q/ `$ q! s. C7 K/ c7 F: a) }% X
目前,对于一些卷圆尺寸过小的零件,用设备加工比较困难,手工弯曲零件成形又不好,而且,效率又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工具,既保证了零件的质量,又解决了上述问题。 2 X" ~" P' @" E5 L" K* }* j
1 M' D( @; b; `5 W( @
1 工艺分析 ' r1 N4 o$ i2 k

, A' k9 M/ }, g1 N$ p: U" P我公司生产的继电器-引线片(如图1所示),材料为0.4-H62黄铜板(硬),该零件所需量较大 。 原工艺方案为:(1)落料冲孔 (2)V形弯曲 (3)弯φ1.2圆,其工序图如图2所示 ,前两道工序均能满足要求。但在第三道工序,因所弯φ1.2圆尺寸太小,模具芯棒(φ1.2)强度不够,经常折断,所以零件不能成形。 . {! C$ ^  P1 k* s" ]5 H
& C' a3 Y- P# c' O! m6 t. R- I
图1 零件图
& _1 C' P, X2 H2 a4 _0 C4 Z
图2 工序图
如果该道工序改用手工弯曲,则会因该零件所需量较大,且尺寸太小,不易于手工操作,所以既浪费人力、物力,生产效率低,且产品尺寸又难于保证,影响产品质量。因此,要对该零件成形工艺进行改进。为了减少圆芯轴受力,使其不折断,保证零件成形,因此必须降低弯曲力,所以把φ1.2圆分为φ2和φ1.2两次弯曲。改进后的工艺为(1) 落料冲孔、(2) U形弯曲、(3) 弯φ2圆、(4) 弯φ1.2圆,其工序图如图3所示。

1 ^& v# a* o  O2 |' L) P图3 工序图
2 模具的结构设计 ) w  k0 ?# g+ r# y( u0 X1 x
; x- W& A' r: t! ^9 ]
工序1和工序2都是普通结构的模具,这里就不介绍了。对于工序3和工序4,因零件的特殊形状和尺寸太小,如果用弯曲模成形,模具结构复杂,既提高成本又浪费设备的能源,而且不便于工人操作。根据零件的特点,以及0.4-H62黄铜板弯曲力不大,采用如图4所示的弯曲工具。将工序(2)弯过的零件放在工序(3)的弯曲工具上,拧紧螺钉夹紧零件,用手扳动手柄,转轴上的刃口便旋转使零件成形(φ2圆),然后,将其放在工序(4)的弯曲工具上操作使零件成形(φ1.2圆)。

6 T6 B  _+ E! }5 \- N图4 装配图
这种弯曲工具结构简单,转轴和基体的结构尺寸如图5和图6所示。其尺寸为图3工序(4)弯曲工具的转轴和基体尺寸,括号内尺寸为工序(3)弯曲工具的转轴和基体尺寸。转轴和基体成H/h配合,芯轴安装在转轴上,更换方便。
5 L2 M; ]! X7 I( g
图5 转轴
  h; q0 v4 i$ U; j0 S" j3 d
图6 基体
3 弯曲工具的优点 7 R& a+ w0 f7 E$ n0 `
! @' s1 `& z6 U
(1)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9 I( p- L8 x+ o; k7 k: K' l& }
(2)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人工操作,节省设备能源。
. u1 u& j/ [' @- X# E/ i(3)该弯曲工具已投入使用,经过大批量的生产验证,引线片弯曲质量稳定,模具使用寿命较高。
) G+ ?3 |  J% e9 j: g9 W- W% o% e
) Y1 O' F+ [  _: a3 E4 结束语
% x; G, ]% Y# u9 k# u2 Y4 ^7 ~9 B% F9 _" W7 U- H7 b
经过实践检验,改进后的引线片成形工艺好,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弯曲工具使用寿命较高,保证零件成形,且零件质量较好。对于类似的零件是一种比较好的成形方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sitemap|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UG网-UG技术论坛-青华数控模具培训学校 ( 粤ICP备15108561号 )

GMT+8, 2025-9-18 13:07 , Processed in 0.06336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