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华模具培训学校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青华模具培训学院
查看: 1720|回复: 0

塑料异型材后共挤模具的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6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杰瑞挤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1209) 段方高# }5 p' S3 N) z9 M# d! A5 m$ j
[摘要]塑料异型材后共挤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塑料异型材软硬复合共挤技术,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应用,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论述了塑料异型材后共挤模具的总体结构,技术设计要点以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 c5 m% w: }) C$ [7 H* }关键词 后共挤 流道 温度 膨胀 塑料异型材2 m5 F& _. {( ?, t5 Q: f& F: n

4 B$ z1 M* }8 Y  Y% e    随着塑料异型材在国内十几年的推广和应用,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断加深和提高,对它的外形和功能要求也不断提高。用户希望它的密封性、耐磨性、隔热性等要好,而生产厂家则要求它易生产、易回收、生产效率高、装配方便。在这种情况下,后共挤模具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的应用。后共挤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塑料异型材软硬复合共挤技术,它可以将复合模具简化为一种普通的模具,降低成本、废料容易回收,并且当共挤边脱落时,在胶条口装上胶条仍然正常使用,同时解决了硬、软质共挤溶体温度差异大的加工矛盾,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而后共挤技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内外各个模具厂家对此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和应用,都有各不相同的原理结构。笔者根据对异型材后共挤模具的设计研究和生产中的实际经验,并结合参考其他厂家的资料,对后共挤技术在异型材生产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a* r; I* g. S& ^6 A) W7 J: R0 ]  ?
    1 外形结构
( F+ q. S! Q5 W6 n; [# w' j* S9 ^    后共挤装置结构主要有如图1所示的以下几个部件。
9 W1 B; w) R) n* U; w5 M: Z; @3 P% e# e; J; m
   1.1 共挤块5 Y# A7 G. p; E7 i- [- x7 V
   它是将型材和共挤料熔融粘接在一起的主要部件。现列举常见共挤的主要几种型材(见图2)。* _  n; U# E, R7 V: E: `" T
! f; ?5 g* s8 Q5 O9 }% H
    生产要求在通过共挤块后共挤料和型材要牢固地粘合在一起,以达到与胶条一样的密封效果,通常使用的共挤料为PVC。共挤料在辅机中加热温度应控制在150℃左右,这时共挤料已经软化,注意辅机的温度,偏高容易炭化,偏低PVC还没有油性,热熔性不好,与型材互相融合不会很好。在对辅机加热的同时也对共挤块进行加热,通过加热板将温度控制在160℃左右,当两者的温度都已达到时,通过共挤块上的吹风口对型材共挤的局部进行加热,热吹风机温度控制在lOO℃左右。当温度都已达到时,辅机加料,用调节滑动块将型材共挤处与共挤块的共挤处紧密吻合,随着型材的牵引,共挤料附着型材而出。
6 k0 i' a1 U6 B6 B. i    1.2 喷淋冷却块
9 n+ Q$ O" X- E6 S# s    主要的功能是对共挤料的冷却。在水箱的一个侧板上装有一个三通管接头将水连人冷却块中,根据不同情况在冷却块中设计水孔,将水直接喷淋到共挤料上,使共挤部分冷却,进入牵引机而不会损坏和压变形。喷淋块只是起到冷却的作用,因而对其型腔没有太高的要求,可以适当地放空,让型材顺利的通过。
  Z, x+ M: r, J3 J    1.3 前后端块
1 d" b+ l1 Y6 Y+ k    前端块主要是阻止水箱的水进入共挤块上,还要注意不要让共挤料碰上,在型腔的设计时要考虑。后端块起到吹干水分。根据不同的型材前后端块和共挤块的型腔简化程度也不一样。像双腔压条,牵引时容易压倒,如果简化太多对共挤有很大的影响。2 O! K' S* R6 J- x+ ~3 a% e
    1.4 附件
) V  s' C* C. l2 v7 J: _    包括底板、脚板、两侧有机玻璃板。在设计时要保持共挤块、喷淋冷却块、前后端块与定型模的挤出中心一致。( ^$ O" n! o8 I  x/ h
    2 共挤块的设计, k1 B1 D% h/ ?* L+ {1 y3 l
    2.1 流道的设计" l9 ?1 C& O% Q3 |
    后共挤的流道与前共挤相似,也是按照从主流道过渡到分流道的原理,使熔体在流道内始终处于稳态流动。共挤块设计为2件,入口面的厚度为40mm,出口面的厚度为20mm,主流道为∮1Omm的圆孔,分流道为∮6mm的圆孔,两块各加工一半。在分流道中设计阻料平台和积料槽,这样可以有效地调节流道内各部分的料流,又方便修模。现以共挤双腔压条为例说明,如图3所示。5 Q+ R7 ^/ h: t8 B& a
    共挤料处的设计。与PVC成型理论一样,复合形状的尺寸设计需要考虑以下两方面:
. w: G' W% a, E& H# W9 g    (1)物料的离模膨胀。以密封条共挤为例,由于物料在离开口模时发生的可逆形变,使物料在模板出口处明显膨胀。为了保证成型尺寸,模板成型面长度乙为:
9 p' w1 f: P2 S: e1 t; Y9 V    L=(1+Δ)×l+ Y; J# E3 ~) @7 W! T0 r/ w
式中l=制品尺寸9 F! }$ a. l: X7 p# L- `6 d
Δ——物料膨胀系数; e5 E& \9 i2 K/ ]
    (2)冷却与牵引收缩。当挤出制品从熔融温度冷却到室温时会产生体积收缩。假设近似各向同性条件,体积收缩应换算为纵向收缩量。型材通过拉伸牵引到后续的定型装置,冷却收缩,出口面也必须加大。
% j0 i' ^4 |- C2 _& v. l/ X
- G. a+ K0 W. {, R* M    2.2 吹风孔的设计
. q3 _& g. b, y4 \3 f    在共挤块的入口面,在与型材不相干涉的位置设计吹风口,通过吹风管将热风机的热风引入共挤块的孔中,在前共挤块的反面将风吹出,由于型材和后共挤块的阻挡,热风顺共挤部位与型材相反方向从入口面出来,这样既长时间预热共挤部位又不影响共挤料的挤出。根据笔者的实际经验,吹风流道的设计对共挤料的粘合强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大量的热风引出,否则会损坏热风机。
- ^; P% n  H" {+ L    在共挤块上,加热板的设计也应注意,让开型材紧贴模板,将共挤块四周全部布满加热,尽量阻止热量的散失,要使共挤块升到160º左右并恒温。共挤扇梃共挤块装配如图4所示。
: ^# f: f% D! J7 o/ {5 Y! ]9 H& g1 ~) [2 N
    3 结束语
' Y+ Q1 R9 r, w    后共挤技术在国内还是较先进技术,随着人们在实际应用中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后共挤模具的设计理念也会不断地更新,相信在塑料型材行业中,后共挤会是一个新的亮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sitemap|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UG网-UG技术论坛-青华数控模具培训学校 ( 粤ICP备15108561号 )

GMT+8, 2025-9-17 16:18 , Processed in 0.05388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