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ow一下 自己做模流分析的步骤,做事的方式是自己的 但做事的方法 来自于技术论坛 他人指点 相互的学习以及自己的摸索- [+ l& Q X; w! I8 |' p: |1 u
如果过程中有不妥的地方 欢迎大家指正 以免让我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9 c+ Z$ Z) ^, B9 Q) c
我们是作 精密磨具的 数码相机 投影机 手机 打印机
9 s+ H' F3 H; |* @' A3 b1.从设计部接受产品,导入moldflow修理产品2 T4 w+ S; n7 N& u
2.决定 进胶位置和方式 因为i本人也是 模具设计出身 浇口尺寸则是根据经验 常做这些产品的经验 自己拿来就确定了 然后自己看产品的机构位置 滑块啦 斜销了或者找到磨具设计担当的人 让他指出 那些位置 不能进胶 。通常 进胶位置不是我武断决定的产物 而是和模具设计担当者妥协的产物 也要保证他画起来不复杂 这个过程 一般不用moldflow
8 J/ l( o G! T3.跑 flow 流动分析 在流动平衡 结合线 等结果上对 进胶位置和方式 做适当修改直到这些基本的结果令人满意 流道尺寸 一般不改 如果是一摸出两个产品 在我们这里 通常流道尺寸也座成一样的(从流道平衡角度上建议过 上面下达指令就是不改)5 l, C: g1 ?4 M
4确定后 就进行 mold window分析 1 b, ^6 H* ^* ]+ B: S
目的是 求出个 比较合适的充填时间 留作变形用 (有时 也注塑师根据常作此类产品的经验,可以给我个时间推荐值当然也不是每件人家都会给,但即使这样 我通常也会 运行此分析6 g( g6 T5 E3 Z
模温 料温用默认)
$ G/ T4 s, C) h, G+ Z) F( H在成型质量上 找到最高点 然后 划分出其左右区域 这里有人说建议成型质量在0.5以上的区域我不知原因 所以我一般就在 最高点 附近设定充填时间的范围
6 r7 c3 C( } M8 N- j选中范围后 看 最小波前温度 温差10度以内 注射压力 基本定在80MPa以下 最大剪切率 要符合要求 来校核我的充填时间。最后确定 然后我就把它
: n7 [& Q! K2 E& v' E |8 v ?认定是 最佳时间了
8 U7 @* a$ N' K3 e5设定保压
- p, V$ C. l, f0 N7 e5 M输入我的 冲天时间 跑flow 保压默认 看保压曲线 点选产品充填末端 去充填末端压力曲线最大值的时间 和压力为0的时刻 这两个时间之和的一半再减去V/P转换压力作保压压力的恒定值 ,压力衰减时间 取交口凝固时间 减去 恒压时间 再减去 V/P转换时间作为 衰减时间
0 p& c7 n/ B" g, q* L0 X# ~6.建立水路 在我分析 这段时间内 设计担当 就在绘制阻力图 如果水路主体画好了 我就用 如果没好 我就 在与天地侧垂直方向 画平行水路
. m! E1 A' R3 z2 U7.作 cool flow warp分析 如果变形可以接受(个人觉得它的' [7 C, Z6 z" ]# N: F) k
数值有待考证 借鉴的目的 是看趋势 还有就是变形值如果离谱 就注意了)我会先看水路和 进胶位置 和进胶方式 然后会是工程项目担当人,设计担当人和我共同决定修改方式 ,尽量减少无谓的分析 ,变形缓和后 可以出报告了 当然是那种说OK的报告
% @1 Z0 n% k+ W' ^% c8.有时主管 会让我们给成型条件给注塑师,但实际上的结果是人家根本不用 ,有时我自己调机也不用 只要调好了 产工满意了 就OK
* |( ^3 r4 ~7 \, J5 B9 l$ R给条件我会这么设定4 m9 k+ f4 L; @. L& f% @
设定好填充时间保压压力情况下 在l结果理会有推荐的 螺杆速度绘图 事先按着论坛里实际成型设定方法 求出注塑量 余料量 Q0 Y) I' a, V0 d
用绝对螺杆速度设定 调出成型机参数 用螺杆速度VS螺杆位置选项 模仿推荐的螺杆速度图 进行分段
# Y6 d+ ?0 D, [+ o2 C求出每段的位置 和速度 / h) X0 C/ x( C2 ^# I
9.经行变性分析 如果变形 又大了 我就 不动螺杆位置 只修改 保压(之前变形已经在进胶上做了调整,所以这次只修改保压和模温) 和 模温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