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福田汽车牵头成立的北京新能源汽车制造中心挂牌成立。此前两周,由安凯客车和国资委分别牵头的安徽新能源汽车联盟、16家央企新能源汽车联盟成立。更早之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牵头成立了一个名为“Top 10”的新能源汽车联盟。无论何种联盟,其目标均为集中一定经费,联合攻关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与标准化问题,并在联盟内共享所获技术。其中国资委牵头成立的央企新能源汽车联盟启动资金达13亿元。 在此之前,中国汽车技术中的未来性技术通常是由科技部组织汽车公司参与“863”项目,对指定的某项技术进行攻关,并给予一定资金扶持。 “感觉是过热了,纯电动车5年内是无法实现大规模应用的。”上述合资车企的高层说。 不过以联盟形式进行未来汽车技术的集中攻克,早在10年前即有专家提出。1999年,全国政协委员、武汉理工大学教授胡树华上交提案,呼吁成立全国性联盟单位,集中政府、企业以及学院力量实施中国汽车技术的创新工程,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即是攻克新能源汽车技术。 “如果能够集中攻关(新能源汽车技术),很可能在新一轮汽车制造竞争中抢得主动。”胡树华说。 不过现实中新能源汽车研发却如同一支不和谐的变奏曲。汽车专家钟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的实力和外资公司还是差很多,但是国内的汽车公司都在吹嘘自己的技术是最先进的,这是没用的。” 2009年3月,国家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后,国内多家汽车公司纷纷宣布启动新能源汽车项目,迎合国家政策。截至2010年上半年,共有20多家汽车公司宣称成功研制出技术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成熟产品共有100多款。 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在“2010中国低碳发展论坛”上发表演讲时称:“目前所有的新能源汽车,没有一辆是低碳的。”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也表示,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高端技术尚有一定差距,产品缺乏充分试验验证与改进。 事实上,国内最早宣称发展电动车的比亚迪汽车,在实际推广上也表现乏力。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混合动力汽车F3DM仅售出32辆。而外资公司中丰田、本田均从上世纪80年代即开始混合动力等形式新能源汽车研发,并有成熟商业化运作的产品。2009年,丰田混合动力轿车普锐斯在日本共售出20.9万辆,全球范围内累计销量超过100万辆。 盖世汽车网总裁陈文凯此前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新能源车最大的问题是原创技术缺乏,我们并没有获得很多原创技术,但吹得很高。” “如果踏踏实实做,我们是可以做得好的。怕就怕不用心,喊口号。提‘赶超’国外先进技术是不合适的,重点是缩短技术差距。”钟师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