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缩 射出成形塑件从制程温度降到室温,体积收缩率(shrinkage)可以高达 20%。当结晶材料和半结晶材料冷却到玻璃转移温度以下,分子呈现比较规则的方式排列,并形成结晶,特别容易产生热收缩;不定形材料于相变化时并没有微结构变化,热收缩比较) Z* h# f" F* g; T; q& Z8 U! }
8 L0 J# W& v- I: z _" {收缩 5 Q: }; Y; M& b3 r1 _ h; ^
射出成形塑件从制程温度降到室温,体积收缩率(shrinkage)可以高达 20%。当结晶材料和半结晶材料冷却到玻璃转移温度以下,分子呈现比较规则的方式排列,并形成结晶,特别容易产生热收缩;不定形材料于相变化时并没有微结构变化,热收缩比较小。所以结晶材料和半结晶材料在熔融相和固相(结晶)之间的比容差异比不定形材料的比容差异大,如图7-7所示。此外冷却速率也会影响结晶材料与半结晶材料的PvT行为。 8 G- P3 H9 B+ G. _. M( a0 `9 U9 G
7 v- M- [3 y M状态造成比容变化△υ。注意:当压力升高时,比容减小。
8 ?" m# Z( O& a: B 塑件产生过量收缩的原因包括射出压力太低、保压时间不足或冷却时间不足、熔胶温度太高、模具温度太高、保压压力太低,而收缩量与制程参数、肉厚的关系说明图7-8:
& g5 ~' P0 i" ~; {1 g! X 射出成形时,假如没有补偿塑件的体积收缩量,会导致塑件表面凹陷或是内部的气孔,所以设计模具时必须考虑到塑件收缩问题,塑件收缩率的控制对于塑件设计、制程条件设定非常重要,组合的塑件更是如此。紧接在充填模穴后进行保压,可以减少/消除凹痕和气孔,以确定塑件尺寸。模流分析软件可以预测塑件的收缩,提供正确设计模具的指导方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