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官员、企业界人士和专家指出,非洲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日益完善的投资环境以及中国政府近年来出台政策推动中国对非投资,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中小企业在非洲投资,实现发展共赢。当前,中国中小企业投资非洲渐成热潮。7 \( u; v4 @# V
' n9 m! z" k/ E! i, b专家指出,当前中国中小企业在非洲投资还存在缺乏清晰投资策略、金融支持和保障体系不完善、竞争日益激烈等问题亟待破解。
: S' A+ d' M% x
# L. e8 C( W. }4 u越来越多的中国中小企业将“走向非洲”
K) f! M: u8 B, F7 N: l- W* D/ Z! @- e7 b. v4 q) b/ c( m7 ~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超介绍,今年以来,中非贸易恢复增长,上半年已达612亿美元,同比增长65%,全年有望再超千亿美元。% w3 z. N8 k/ m# K; j
( l; t4 e$ }0 n9 K王超说,近年来,中非经贸合作蓬勃发展。2000年至2008年,中非贸易年平均增长33.6%,2008年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2009年,中国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T1 J1 V; O! X$ B' c
0 B" ~' M% S9 I. K4 {王超说,中非经贸合作互补性很强,非洲是一个人口众多,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大陆;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丰富的发展经验,以及非洲国家急需的资金、技术。
- z H, t& M+ u/ B# h' K$ [4 P Z* P
目前,中国企业积极赴非洲投资,投资企业达1600多家,投资项目遍布非洲49个国家,涉及农业、矿业、加工制造、基础设施、商贸流通等各个领域。近年来,中非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宽,除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等传统行业外,双方在农业、金融、旅游、运输、新能源、卫生、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 e* W7 ]. ^+ r8 v
, M( @$ O1 l9 M' x" K中非重工投资有限公司是由中国一拖集团和中非发展基金共同出资发起的合资企业,致力于在多个非洲国家投资建立农业机械和工程机械装配营销中心。8 M9 i8 `# x7 x, e9 c0 y
, Q" y. R, W& S
公司董事长李有吉说;“非洲绝大多数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导致经济发展缓慢。近年来,越来越多非洲国家加强了对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对农业机械和工程机械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中国制造企业进入非洲市场提供了机遇。”
' x3 h) o3 _( k( G+ P8 i, ?1 U7 J1 Q( H( f8 H
目前,中非重工投资有限公司在南非、科特迪瓦、贝宁等5国建立了装配厂和营销服务中心,为当地农业提供了上万台农机设备,直接雇佣近200名机械师,为当地各类技术学校培训了数百名学生,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 `' ~8 X$ O+ h6 ?6 Z, h% M- C E$ s& V, F) U& x* {! Y% J e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梅波说,资源丰富的非洲是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点地区之一,2000年中非论坛成立,包括建立中非发展基金等新举措不断出台,推动中国对非洲投资快速增长。
: L. ]9 W$ g9 N) s% K4 B5 K4 W# e7 s1 E ]3 | J# \7 l/ Z- K
黄梅波说,目前投资非洲的1600多家企业中,除去100多家大型企业外,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对非投资行业主要集中在资源开采、轻工产品制造、建筑业、农业等行业。可以预见,随着中非第3次论坛相关政策的实施,更多的中小企业将走向非洲。/ E$ X% q5 ~" T" N; q* d; y# N! ]
+ [' v# P+ z9 E$ u. c中小企业投资非洲利润丰厚黄梅波说,企业在非洲投资创业回报较丰厚。许多非洲国家税赋低、劳动力成本低廉、能源充裕且价格便宜,目前情况看,大多数投资非洲的企业业绩良好,得到了较为丰厚的回报。如宁波兴隆车业有限公司在刚果开发铜矿、钴精矿,投入当年实现销售额2000万美元,第2年达到6000万美元。
& |$ H! u. D& r' h ]4 {5 S5 V
3 _( e& z6 U: V“非洲对中国的商品有挥之不去的吸引力,物美价廉、种类丰富,中国的大多数商品非常适合非洲广大民众的消费。”1993年大学毕业就到被中国一家国有企业派到非洲开拓市场,现在已经组建了自己公司的惠红林对非洲的商机有深刻的认识。
1 I3 K7 B% J% F6 h0 Y; i
8 v5 V4 S6 H1 B& d1993年至1997年,惠红林在非洲的多哥和刚果贝宁工作,期间,他考察了不少非洲国家的市场,“这是中国企业发展可选的热点之一。”2001年,惠红林在深圳组建了自己的公司,主要从事纺织品对非洲的出口业务。$ G1 @& Z9 w% j2 l- F1 g; ~1 B; p. H
# O: F1 {1 w7 l3 G
非洲成就了惠红林的梦想并将继续为他提供发展的舞台,现在,他的公司已经连续5年年出口额达到2000万美元。今年5月,他由组建了一家太阳能技术公司,以非洲太阳能应用产品市场为主要目标。
/ d# ?! P) a; r/ \4 l4 b3 D6 e0 X* G. ~- s
黄梅波说,投资行为的自发性、商贸活动活跃、传统产业在非洲有较大生存发展空间是当前中国中小企业在非洲投资的特点。6 R* E0 a8 s+ V! W: ?
. g4 m* ?0 W& a. m2 E2000年中非论坛成立以来,中非经贸合作深入发展,投资非洲主体日趋多样化,越来越多的私人企业走向非洲,传统的国家行为转变为企业行为,中小企业出于商业利益自发投资非洲使得中国投资非洲范围空前扩大,目前覆盖国家熟练已达到81%。) E: Y" W1 K7 [! L( O+ Y
9 A# G6 e: k9 G
商贸活动活跃,但大多属于小本经营。中小企业在非洲各国开办的贸易性、生产性企业近900家,主要涉及经营灵活的零售行业、技术含量较低的初级加工行业,投资规模不大,投资总额超过100万美元的占极少数。
. C: n. P/ T n3 h5 N$ p# h+ R' c7 k% q7 Z& U; b9 _
传统产业在非洲有较大生存发展空间。非洲资源丰富,市场需求潜力大,但工业经济相对落后。中国中小企业加工制造能力强,双方互补性很强,制鞋、制衣、手工艺品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在非洲有很强生存、发展空间。如浙江台州市企业主李传法2002年在埃及投资建立埃中兄弟鞋业股份公司,现以占有埃及50%以上的旅游鞋市场。* i% G% ~0 h5 q6 m
' U# w8 F: k* d! v
3大难题亟待破解与会专家指出,不明确合适的投资项目、缺乏投资资金、竞争日益激烈是中国中小企业“走向非洲”面临的问题。
+ T* v; u2 o0 F5 g( X- z
, ~+ H( } g2 c中非发展基金经营管理部总经理助理范占军目前,中非发展基金已累计通过投资决策项目30多个,项目总投资50多亿美元,约30个项目基金内部已立项,一些项目正在跟踪培育。但这显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中小企业对非投资融资需求。
& I0 R7 W, } @. ]% @) H G: B; T9 L( O) K2 N
黄梅波说,中小企业自有资金不足,在信贷、抵押等方面无法满足银行要求,致使外汇资金的融通和汇兑渠道不畅,制约了企业在非洲的投资决策和规模,目前国内尽管出台了一些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但资金支持力度有限。
5 I, D9 H, R: f3 ~6 T" I& j
# ^( [/ Y, A7 z3 z中小企业的自发性投资,由于对非洲了解有限,对投资策略缺乏清晰定位,没有明确、长远的投资计划,加上中小企业海外经营运作能力贫乏,不具备充足的人力资源,尤其缺乏了解非洲、懂经营、会管理、通外语的人才,影响了企业发展壮大。1 a* R8 d# O+ ?. g8 N
1 `8 O( i/ y% g
此外,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对能源、原材料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西方国家从投资、援助等方面加大了对非洲的控制,一些国家还以人权为借口指责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活动。+ P/ t( U8 @0 @, I8 I
1 e. N0 v; h! Y7 U7 {/ a" u5 G与会专家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问题,中国有关部门应当大幅增加优惠资金,在中非发展基金基础上设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投资非洲的支持基金;鼓励中国金融机构进入非洲,为当地中国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融通、贸易结算、财务管理咨询等便利。0 _0 {* K4 Q3 }; x. T
$ V$ O, J& j0 H U5 y6 e% B政府建立专门机构负责对非洲投资的信息咨询、评估,掌握相关投资领域或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为中国企业投资非洲提供帮助。
, {1 A0 ]4 u# R: y0 |- R5 }
- T/ m% t( D( t$ n* j0 L% k5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应当通过加大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广泛开拓市场等手段,提高其在非洲市场的竞争能力,在当前各国企业角逐非洲市场的形势下持续发展壮大。 |
[tr][/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