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第一阶段的工业化已经完成,现在一下子冒出联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是个必然趋势。 6 C# P( r5 w2 P# N3 |
0 E1 x \2 i& j3 ^: y8 | 南方冲压是珠三角地区走得最早的模具联盟,但放眼全国并不是首个吃螃蟹者,以汽车模具为代表的联盟星星之火已在一些汽车制造重地点燃,而且大有燎原之势。
" {/ s r- N# U k4 H) T3 ?
8 F2 C" \2 {3 _- Y+ |$ p 模具网CEO、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专家委员罗百辉把联盟奉为模具行业的“二次创业”。他告诉记者,就在南方冲压模具联盟成立当年的1月,西部首个汽车车身生产技术联盟——成都汽车车身工艺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当地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成立。
6 f! L. M. b# g7 [& `$ @* ~8 M2 K0 C) l; l. F1 \8 P
联盟以四川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13家成员单位分布在汽车车身产业链不同环节,涵盖了生产、研发、销售。借助规模效应,联盟成立时立志“每年将开发3种以上新型轿车整车车身覆盖件模具,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 D q$ D6 H) x1 o
( g) y$ G+ y8 t" g' ~
在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天津,天津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周围也吸附了一批模具企业,形成了一个强大联盟。在武汉,依托东风汽车生产基地,全国最早的模具联盟在这里横空出世。
5 O7 T' @0 h) b2 Z0 @7 h5 H' g( d1 @1 J- J8 V( z5 j
罗百辉分析认为,现存的模具行业协作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纵向工序协作——将设计、机加工、测试等工序分开,分别由不同企业完成。这种比较适合私人企业或规模较小企业,也是目前国内模具行业更多的一种协作方式。
) D5 T" }3 ^. ^+ Q
9 m) \4 L. Q! T5 S 另一种则是企业横向联合。“每家企业做一种部件,然后数家企业合作制成套件,在韩国、日本等模具企业中风靡,但国内还不够普及。”" i2 Q' Q$ B+ Q7 k& V7 Y+ |& \
! c/ w' O" w- y# E- f “模具联盟不是我们中国的独创。”广东省模具工业协会秘书长王其敏告诉记者,模具联盟是产业升级中的过渡性产物,模具强国的日本、韩国和德国早就有过,但随着大企业的崛起逐渐被边缘化。亚洲金融危机过后还残留了一些。
* C1 E9 m! {) r4 _( }7 R7 j% i, u' D2 \6 D6 _
王认为,广东第一阶段的工业化已经完成,“现在一下子冒出联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是个必然趋势。”" U" U( j* U5 H2 I
1 i2 T8 [$ y# L% g6 P2 }
不过王其敏所没有点破的是,这些在西方“被边缘化”的联盟在国际竞争中富有强大的杀伤力,而这点恰恰要让南方冲压联盟倒抽一口冷气。2 c* N! C+ v* X
3 X) T* l6 H$ K9 j 金旺模具总经理夏华发告诉记者,自己有一个关系良好的印度客户曾扔过来一个订单,开了价问金旺能不能做。夏华发盘算了一下,开价太低,实在做不下来,但印度客户正告诉他,这个价格是韩国的模具企业开出的价格,金旺眼睁睁地看着订单溜走。+ z' |1 R1 p! q6 ^
; [+ V% i; ^0 V* W. \; k. x 据姚小春的折算,西方模具工人单位小时的工资成本比中国要高20倍左右。尽管如此,韩国在高工资的压力下,何以还能做出比中国价格还要便宜的模具?夏华发多方打听后才知道,韩国对手是在一个模具联盟内,成本控制得非常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