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媒体称歼-20将于2018年前加入中国空军,歼-20首飞成功,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和军事观察家们热议的话题。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拥有四代战机意味着两件大事:一是国家军用航空工业出现了质的飞跃,二是这对空军航空武器装备来说,将成为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应该说,歼-20的一飞冲天,标志着中国已经与美国、俄罗斯一起进入了四代战机俱乐部,航空武器的发展水平跻身第一集团,并继美国后,与俄罗斯一道成为第二梯队。可以预见,在2015-2018年之间,歼-20的基本型能够加入中国空军;如果中国遇到重大军事威胁,国家周边安全形势出现恶变,这一过程可能还会缩短。
& E# W0 l0 i( Y5 _* ^) s& ~
中国的歼20隐形战机
中国的歼20隐形战机
中国的歼20隐形战机
中国的歼20隐形战机
% V) ~' v1 S/ f9 r5 E3 Q8 `/ K! w! ?俄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副主任马基延科确信,歼-20绝对是中国完全自主研发的产品,尽管歼-20具备俄罗斯米格1。42试验机的某些特点,其使用的WS-10发动机则与俄罗斯的AL-31相似。但是所有同代飞机都很相似,无论如何,歼-20首飞成功意味着中国进入了掌握这种技术的国家俱乐部,成为第3个研发第5代战斗机的国家,是毋庸置疑的成功,尽管其正式列装至少还要再等大约8年的时间。他认为,歼-20目前还不太成熟,体形较大,发动机动力明显不足,配置情况不详,各种具体性能同样不为公众所知。不过俄罗斯不必过分担心歼-20会成为T-50的重要竞争对手,因为中国的劳动力价值正在迅速上涨,很快就会达到和俄罗斯、东欧劳动力价值相当的水平,所以歼-20的造价比T-50便宜很多的可能性极小,未必会对俄T-50构成严重威胁。
/ }+ X; j6 x; Y0 [& C
8 Q* s7 s; R9 j# Q* B( T 战机所谓的隐形,主要指不易被雷达、红外等传感器探测到。歼-20亮相后,有不少人怀疑其是否具有隐形能力。作为军迷,我们只能根据网上的文字描述、图片以及视频瞎猜一下。
6 U, L1 |1 y5 W# b- X' T ?
: k' v4 B$ M/ v/ W2 t从外观上看,歼-20采用了明显的降低雷达反射面的外形。此外,还有一些细节显示出,其刻意加强隐形能力。
7 y+ y9 r& f# t4 w- U. C$ G1 j |7 N7 W0 o" B/ n8 u
首先,机身表面十分平滑,采用了翼身融合技术,尽可能减少缝隙,制造工艺相当精湛。我们很难从图片上发现内置弹舱的开口;起落架舱口成锯齿状,可以让雷达波朝多方向散射,弱化回波强度。% b: H" b; C! ~3 Y: D1 W/ ]
0 p' x6 M9 ]+ g- _/ I' i) I第二,外倾的垂直尾翼是全动垂尾,从而可以较小的尺寸实现较大的机动性,并大大降低了雷达发射面。& t+ E# N/ y2 S6 Z$ Y
( j8 ^( l- l7 R
第三,发动机采用了无隔道超声速进气道(俗称“鼓包进气道”),进口处的鼓包能将大部分入射雷达波散射到不重要的方向,同时可在更大角度的范围遮挡进气道,避免发动机叶片对从其他方向入射的雷达波形成直接反射。
' C; k: F- W5 X& n& g0 [
5 ~$ z6 ?1 N" { a' O; h# e: B最后,歼-20与一般处于试飞阶段的战机不同,不是涂的黄色底漆,而是呈青黑色,说明它的机体有可能采用了可降低或吸收雷达波的材料或涂料。6 ]/ R! Z' t5 r, {
' b6 w0 W7 E# x7 ^9 I
. P! |+ T0 b/ ~; d/ r
- e3 @( H/ `& @2 C- V! B" x4 K# K
$ V) F& L6 F( E/ ~& J, T( p8 N在红外隐形方面,单从图片上看,尾喷口似乎不够理想。但根据首飞视频以及目击者描述,歼-20起飞时尾喷口未见明显火焰,且滑跑距离可能只有200多米,这不禁让人欣喜——尾喷口处看起来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露馅”,应该是进行了较有效的处理。9 Y! B( ^1 A# w" x4 ]6 d1 w
+ y7 O1 D7 i2 Q/ b7 E以上只是一些不完全猜测。而且,战机是否隐形,并不仅仅在于自身,是否有相应的支持系统同样重要。试想,如果没有强大的预警机、地面雷达甚至卫星指路,隐形战机就必须打开机载雷达探测、追踪和锁定敌方目标。这无异于身着夜行服却打着手电在黑夜中行进,一下子暴露了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