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华模具培训学校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青华模具培训学院
查看: 4619|回复: 10

中国历代美女与才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30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历代美女与才女~~~春秋战国 西施“沉鱼”
3 p, X, [8 @1 |; A* P
* F. n, w/ O+ I3 e
: ?/ B* ^# s6 C8 V! _5 j3 u6 w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0 m3 h* p3 O; l
/ }* W+ D; \* }% r
三国 貂婵“闭月”
. L3 V$ J# h( f% j" N9 }
- M, P4 [+ S5 p, ^- f# q+ {0 u9 D' v2 v; l: W8 P
三国时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养女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h, @# X% C6 L) \

8 B7 O9 k* _; w) Q, `汉 王昭君“落雁”
, V& |" u  o( T- B# ?! A. v% r, t) S- z. v2 V5 V3 L  c
3 C3 [" C2 K- }$ n4 q- p) s/ J
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 的代称。
- ^9 b$ @; Q: n, U1 M7 J' h9 q' c4 F3 c6 J+ k# d" @
唐 杨玉环(杨贵妃)“羞花”: P2 v& n) @6 d6 D" r# i' x

; Q+ z$ \. x. x) C1 ?( f  {' @
, h3 P! K% O2 p* X2 F" w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貌女儿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 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羞花”如是称号得来。
* _2 C. L" l1 M6 w. ]) H- M; E, G7 e( \
西汉 赵飞燕) D$ o, P7 n* H6 S: O  `, ~0 c

3 j, ~; ?' e# j* {
5 l" `# `8 O, ]( p赵飞燕:原名宜主,是西汉汉成帝的皇后和汉哀帝时的皇太后。能歌善舞,体态纤美,轻盈如燕,相传其能在掌中起舞,故称“飞燕”。# i& Z; J# C6 `

, W- E4 ?) Y5 G赵飞燕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传奇的人物。在《汉书》中对她的描述仅仅只有少数几句,但关於她的野史却有许多。在中国民间和历史上,她以美貌著称,所谓「燕瘦环肥」讲的便是她和杨玉环。同时她也因美貌而成为淫惑皇帝的一个代表性人物。0 w: g0 A( U" ]5 B' e
赵飞燕出生卑贱(《汉书•佞幸传第六十三》),幼时流落长安,被训练为一个歌舞妓。其歌舞受到汉成帝赏识被召入皇宫,成为成帝的爱姬。赵飞燕受宠后又让成帝召她的妹妹赵合德入宫。成帝打算立赵飞燕为皇后,但受到太后的反对。虽然如此,前18年冬十二月成帝废他原来的许皇后,前16年赵飞燕被立为皇后,成为国内举足轻重的人物。《汉书•成帝纪第十》称「赵氏乱内」。前11年她怂恿皇帝杀害后宫皇子。& h" U4 b) f4 L- R& M
前7年汉成帝病死,赵飞燕无子,她支持立汉哀帝,因此在哀帝登基后被尊为皇太后。
+ B6 t, ?2 n* a2 b' i公元前1年哀帝死,汉平帝登基,赵飞燕丧失了依靠,首先被废为孝成皇后,后来不久又被废为庶人,被迫自杀。
4 v7 @+ Q* N: W9 u+ B: A2 \& j& m  b2 `$ Z6 C
东汉 班昭
& }, p6 z! b( K% @8 R0 ^( P6 R% g. s. t

* h3 }+ {# ]- W* |班昭:东汉女辞赋家。一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生卒年不详。班彪女,班固妹。; U' i% u6 O1 w. t) r, E

- U* W$ g9 C- t& I( [代表作:续《汉书》。
9 c9 Z2 J7 m) }8 z+ P2 e班昭嫁曹世叔,但早年就守寡。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未成而去世。昭博学高才,和帝下诏令其续成。她经常出入宫廷,担任皇后和妃嫔的教师,号为“曹大家”。每有贡献异物,常令昭作赋颂。及邓太后当朝,班昭与闻政事。著有赋、文等16篇。
: J2 N! z5 G' @6 _+ Q; H- C( A$ N. W# a1 J
东汉 蔡琰(蔡文姬)
( {3 U' o0 h5 F1 V) U& {: W, h/ g  s: t8 i% \8 D

+ M) A. K+ B* A: V3 T0 P4 b0 C蔡琰:即蔡文姬,东汉蔡邕之女。
/ C. a' ~9 {) N% E7 V/ R, V4 K- Q4 m& g9 N& C. K
代表作:《胡笳十八拍》" b( e  Z& \, i5 N5 n/ u
汉末大乱,连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双所掳,流落塞外,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在塞外她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曹操平定了中原,与匈奴修好,派使邪路用重金赎回文姬,于是她写下了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调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邪路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乐委婉悲伤,撕裂肝肠。
# i! Q! _( |) S+ F" x7 c  |8 Q; v) n: \( n7 Y! j- B
汉 卓文君* Y4 u" [+ M3 s/ d/ v5 v  q7 y8 G
7 x  ~& E) {  M

2 _( A: s$ {& E2 Y1 d: e卓文君:汉 司马相如之妻。
( C/ r- ?, w. i" ^: ?) C- l5 }" s
代表作:数字诗。
# u- v2 ?; h( _: L. w7 m, A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
3 x+ a! u& q$ |/ V, S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唉!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4 V( m. K" F4 |$ Z9 U2 b9 `$ K# ]3 I/ ~, i* K
东晋 谢道韫2 r% |% q3 o9 z5 d. m4 P. M, Z! V
/ x! E/ i3 \4 }! _3 Z
% W) g! C  O& {: O
谢道韫:谢安侄女,“咏絮才”典出于斯人。% Y: P& N( R, R
% w1 M4 U* ^( m7 ?$ J  D6 _; A
代表作:《登山》诗$ k3 J& h6 O: ^8 y2 N* r8 g& v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2 ~! E6 e$ S  P" p, i$ A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0 K( s# q- j- v! t1 Q6 {# X
    非工复非匠,云构成自然。
+ G7 c- M0 L- X8 Z- T. _    气象尔何然?遂令我屡迁。, `  K) Y7 a  b2 H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2 @) ^5 y  U2 v2 D' Z5 @谢道韫身出名门,系东晋安西将军谢奕之女。王谢世家,在魏晋南北朝那是响当当的字号。即使在门阀林立的东晋,王谢两门也自视极高,婚嫁除了入宫攀龙附凤以外,都只在两族之内进行。他们两家在晋朝消亡之后仍是风光不减,直到梁武帝时大枭雄侯景向两族求婚被拒绝遂视此为平生恨事,最后造反时顺便将王谢两族彻底诛绝。王谢的数代风流到此嘎然而止,只留下刘禹锡的一首,“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后人怀咏。
/ {- K/ W. b% g6 Q( f谢道韫还是个小MM的时候就相当了得。一次叔父谢安问她,“《毛诗》中何句最佳?”,谢道韫答道,”诗经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谢安大赞其雅人深致。不要小看这一赞,谢安何等样人,不说他在淝水之战中的镇定气度,也不说他权谋机变的高超政治手段或者是一心只想归隐的澹泊心态,只说后世的诗仙李太白向来眼高于顶,有着天子呼来不上来的狂气,然而他生平唯一服膺的人就是这个东山不出的谢安石。其时天下号称名士的何止千万,能得谢安一赞几乎可以藉此荣耀终身。
$ {% H+ J# w2 u
 楼主| 发表于 2007-6-30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 女皇武曌则天大帝
/ e* L# a$ F+ k9 {4 r9 y2 l9 Z8 _# B' `) a& U5 O+ ]; ?5 k( i+ X

6 r8 V( \" S, `. F
女皇武曌则天大帝(624-705) 古往今来唯此一女! d7 E9 I1 ]6 E/ Z# \3 `

' R4 k" @( D8 d' Q4 n4 d中华帝国唯一的女皇帝。杰出的女人,有绝顶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心狠手辣。在她再位间任用酷吏以强硬的手段统治她的王朝。取李唐江山而代之,她的王朝号(周)。
) |" j5 Q( V, t- g! R# I武曌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妃傧的一种)。李世民死后,成为唐高宗李治的昭仪(妃傧的一种),经过长期的苦心孤诣她当上了皇后。然后再排除李氏王朝当上皇帝。
/ Z+ F. n& A* H虽然在武曌她再位间任用酷吏以强硬的手段统治她的王朝,但并没损害整个中华帝国的元气,并使中华帝国顺利地进入第二个黄金时代。
+ t. e2 J5 w8 G5 c3 G& `. {
8 H* l9 k; [5 c) ^9 c0 j4 z唐 上官婉儿
; P6 t, f7 i3 l( Y7 w+ z4 z6 n& ]' h8 m, D
- J8 f% \# J; {1 M( u4 s: [  Y
上官婉儿:(664~710),唐代女诗人,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孙女。$ X- r/ ?" @- @) R  `$ |9 [

, e7 r8 x1 W) g* f0 e1 m$ U+ s9 [祖父上官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年十四,即为武则天掌文诰。中宗时,封为昭容。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临淄王(即玄宗)起兵,与韦后同时被杀。
/ w- k" z& r  N8 n0 ?$ E8 I; r; |
西汉 班婕妤(汉成帝妃)" _6 C: L6 R# ]1 O- ~' j

; h1 ?/ I9 e/ V' }# T; f$ r3 ?% ^. e+ o
班婕妤 名不详,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西汉女文学家,汉成帝妃,班固祖姑。
) i* a7 K2 k" W# G- h, @' M3 N! |$ `7 d. t, k" C; B- C
代表作:《团扇诗》8 ]! i5 o) ^6 F/ v6 k' j
    新裂齐纨素, 鲜洁如霜雪。
. H# k% [  Q3 M  K    裁为合欢扇, 团团似明月。, j3 n& v5 @6 n% b2 I, |
    出入君怀袖, 动摇微风发。
9 O# e: Y0 L) b1 y$ j4 ?5 U9 a    常恐秋节至, 凉飙夺炎热。
1 y9 y: I$ q7 h0 V    弃捐箧笥中, 恩情中道绝。
6 f7 ?) }5 r. @) M- _- j: W: Z班婕妤是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身为名门之女的她,少有才学。汉成帝初即位时,她就被选入宫,刚开始只是后宫妃嫔中的第十一级少使,不久便以才貌双全而得宠,晋封为婕妤,迁居增成舍。赵飞燕姐妹得宠后,嫉恨班婕妤人品才学,班婕妤恐日久见危,求侍奉太后于长信宫,《团扇诗》应是作于长信宫中,这首小诗词彩清新,情致哀怨,而表现的却委婉含蓄,有一种怨而不怒的气度。补充一点,她曾经为成帝生下过一个儿子,却不幸夭折。
7 I, h, E9 B0 Y( R+ |2 b" K. G  @7 x) S( b7 e: @
三国 甄洛(甄皇后)(魏文帝皇后)
& X% C6 J$ y+ ]+ g" Y
) k; W+ v% j* B: {- J3 s1 H7 _( p
% s6 N5 }& e' Z8 W甄皇后:甄洛,魏文帝皇后
  F2 @. x9 M) j, F8 O& D& [
+ L: t# `" [; h" P( i) d代表作:《塘上行》
0 T9 o6 Z7 R& z- j* i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Q6 J/ k. Z# P2 Y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 x# j5 ^# ]1 _. {( c    众口烁黄金,使君生别离。* i% [1 t4 i! Y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P& K/ n2 ~& L& W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 `, S( w% [4 U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k4 c( u, Z( |- }& H* O
6 w4 S7 F. ~% F' M; Y8 {6 p. v
曹丕称帝后宠郭皇后,郭后恃宠中伤甄皇后,甄后从此失宠,抛开帝后的身份不谈,从《塘上行》里读到了一个妻子对丈夫相思到极致的、一往无悔的深情泣诉,可怜甄后最后等来的只是曹丕的一纸死令。其死后甚至得到对尸身‘以发覆面、以糠塞口’的侮辱与凌虐。# D3 a  T) J' ~" @; _, M2 P. t

- V- b/ B3 J9 z) v, ~" w% k宋 花蕊夫人
" Q/ S2 ~' `: ~! s" _; U0 K- i# U1 |1 j# c9 N
* l3 j! v& N2 U
花蕊夫人:先为孟昶爱妃,后被赵匡胤招入宫中。
- r- ^1 w# O7 ^% {) N& K
8 A- p. }# Z# t; |% ?代表作:《述国亡诗》1 p0 V/ Q; p4 G5 ]9 H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 P$ R5 z+ y5 }5 J! R; p- o3 l6 U    十四万人齐谢甲,更无一人是男儿。- E( l, c, h6 [0 u
3 r& Y9 z5 j/ g6 Y( i8 X
宋灭后蜀时,只用了一万军队,而后蜀的十四万军人几乎不战而降,花蕊夫人随孟昶流亡北行,夜宿葭萌驿站,感怀国破家亡的哀愁,在馆壁上题了这首《采桑子》,因军骑催促,只得半阕,却一字一泪。2 M2 ^7 W- M# Q# Y

( W$ L; j6 @9 @; k    《采桑子》
- f9 s' o. n; W& P7 K    初离蜀道心将碎,1 P0 s# L4 ~# s* W& @" H
    离恨绵绵。4 H' Z3 p6 I& L
    春日如年,4 K6 T/ \0 ]; X
    马上时时闻杜鹃。
6 r+ F, U: X+ ~
6 a% H( g2 U$ [1 p* ]1 W宋太祖赵匡胤久慕花蕊夫人的才名,召见了她并命她赋诗一首,花蕊夫人就做了这首满怀亡国之恨和故国之思的诗。传说花蕊夫人最终的归宿是被赵匡胤纳入后宫,并一直得遇恩宠,如果真是这样,对于一个命运坎坷羁袢的女子也算善终了。
8 i9 b: s8 K2 B2 n- E% ~) d6 t% |
7 a$ Z& q7 ^5 m0 [; T8 T9 W" j隋 侯夫人4 g1 m  ^. t: B. [, }

& i3 M( A0 O  n& X; E( J0 I! r4 p- p; p. K
侯夫人
3 G) b# ^( T8 g* i# @: e! l7 a: F: e2 W1 J2 T: H1 ~3 }
代表作:《春日看梅》
# d! S  [. {& d3 j) }- v8 M    砌雪无消日,卷帘时自颦。
+ M2 G0 N) V/ J+ d    庭梅对我有怜意,先露枝头一点春。
: M) c% m3 X' O, Y5 i) I  i隋炀帝在位期间广造高楼,并网罗天下美女数千名纳于迷楼中幽闭,侯夫人就是这几千名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隋炀帝的宫女之一,侯夫人最后自缢而死,一个美丽的才女,就这样被白白死去了,身后只留下了几首咏物寄意的空灵飘逸的小诗,让后人读来辄用伤怀。
9 M; R; `1 s  I2 a. j& c3 j0 |7 N; v& D+ Y- [$ i
南宋 唐琬4 j! S. Y) Z' @/ k' X

3 n/ x/ F% U" T' c  X& F/ ~+ ^: M3 ?, U4 P2 \" j% X" ]
唐琬:陆游表妹兼妻子。3 v  t% d5 ]$ }- [

  y& h  x7 [4 F3 U, u& P代表作:钗头凤
5 z- X9 d5 b$ D" P- ]. R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意缄心事,独语斜难。难、难、难!
# L% v+ g& W& `3 G4 x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1 N! z: K( Q8 I3 A# |( p5 [9 J  S1 I4 R
唐 薛涛
/ n0 X, U* m5 N  D$ z* I8 m" N& O' N" M1 T0 d3 ]5 d1 g

7 s/ |  g& t2 h% a" E薛涛:(770-832):字洪度。父薛郧是一京都小吏,安史之乱后居成都,薛涛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出生。唐代女诗人,人称女校书。曾与当时著名诗人元缜唱和,实力不俗。1 b$ m  S5 Z7 b7 z: M& Q

2 }) Z! u/ p! n% U! R7 y代表作:《吟梧桐诗》(八岁时作)" n& S* m, D+ \- e( n5 ]: u
    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 M: ?  u: O, B" }& j" M薛涛幼时即显过人天赋,八岁能诗,其父曾以“咏梧桐”为题,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应声即对:“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涛的对句似乎预示了她一生的命运。十四岁时,薛郧逝世,薛涛与母亲裴氏相依为命,迫于生计,薛涛凭自已过人的美貌及精诗文、通音律的才情开始在欢乐场上侍酒赋诗、弹唱娱客,被称为“诗伎”。
" b5 ~% o' Q+ G, g' E4 `唐德宗时,朝廷拜中书令韦皋为剑南节度使,统略西南,韦皋是一位能诗善文的儒雅官员,他听说薛涛诗才出众,而且还是官宦之后,就破格把乐伎身份的她召到帅府侍宴赋诗,薛涛遂成为成都著名营伎(供镇守各地的军事武官娱乐所用的乐伎)。一年后,韦皋惜薛涛之才,准备奏请朝廷让薛涛担任校书郎官职,后虽未付诸现实,但“女校书”之名已不胫而走,同时也被世人称为“扫眉才子”。后来,韦皋因镇边有功而受封为南康郡王,离开了成都。继任剑南节度使的李德裕,同样非常欣赏薛涛之才,在薛涛的有生之年,剑南节度使总共换过了十一位,而每一位都对她十分青睐和敬重,她的地位已远远地超过了一般的绝色红伎。
* G% u! d9 p6 ~( [+ o' ^4 m7 B0 S. a& f2 F3 ]7 l+ C
宋 朱淑真
3 J0 w  i0 e# U* I6 D( \  e/ v, n4 v6 G2 e. d/ f! o

  F0 ?( U" s2 N  o9 _) f' K. u8 E% [朱淑真:宋代著名女词人,知名才女,诗词皆擅。9 L2 b+ T1 F6 B; ?

  ~8 Y' Z! n# x* a6 g4 m代表作:有《断肠集》
; n4 d' p7 ]+ s0 M4 z
4 ]2 }! F4 M$ s6 N明 郭爱; U& r/ I- E( Z6 h, _8 |

3 s& f% u1 A# F" |) Z
: N; \' @" ?4 k郭爱 明代宫女- \8 F2 @- g  d

3 w0 v7 Z% ^6 p! N' l代表作:《绝命辞》- I0 k! h" d& a7 a7 e2 \+ q
    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4 a+ h% P6 ]1 K5 {) Q
    生而如梦兮,死者觉也。  E  ]% w0 O" Y$ ~: v
    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2 \6 J" M" W5 ?3 M
    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 L4 i2 n) c: D% ~5 M& A

3 V* l" X# |: q+ Q" Z4 @$ r明代的官女大都出自京城门庭清白的小户人家,一旦被选入宫,就意味着从此与家人生死永不得见,而且明初的宫廷沿袭了元代惨烈的人殉制度,官女郭爱被勒令为明宣宗殉葬时入宫仅20天,《绝命辞》是临终时所作,字字血泪与父母诀别,自此后魂消影绝阴阳两隔。
2 a; M- A$ z6 v& M) j9 l历代帝王为一己之私,广蓄美女,幽闭后宫,不见天日的高墙深院,不知白白葬送了多少女子的青春、幸福和生命。
3 J! l; u) N; x6 e" Q# u5 [如有来世,她们该期望是嫁在一个平凡的人家,上有父母在堂,下有儿女绕膝,纵有才情,也心甘情愿在妻职母职中渐渐磨灭,在一菜一蔬、一昼一夜里延续人间烟火的爱,一天一天、年华老去……
  \  g* D" ~2 U: O然上穷碧落下黄泉,此生已了。7 p2 b. `# y" f4 b5 ?

" a/ N* H. \+ `% g宋 李师师# P! ~; Q% \1 p) f( \( D6 [

' D' h" w( B/ |4 O9 h) r
7 d! K; @7 Y) g李师师
  a/ e. a9 n" v+ U3 B
( J1 a. U0 l, }3 J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三岁时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认为她很象佛门弟子,因为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所以她就被叫做李师师。过了一年,父亲因罪死在狱中。她又邻居抚养长大,渐渐出落得花容月貌,皮肤白皙,被经营妓院为业的李媪将她收养,教她琴棋书画、歌舞侍人。一时间李师师成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最后连宋徽宗也闻其名而想一亲芳泽。高俅、杨戬自然怂恿宋徽宗,并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走漏消息。
 楼主| 发表于 2007-6-30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 柳如是
) ]4 n6 w+ ?% u5 L+ c
. H: |, }5 y4 }, j2 A, J8 I9 s6 J7 U1 B2 U: B8 m1 R3 e: Q$ f  w
柳如是:明代著名才女,秦淮八艳之首
- I% A: E8 B/ q1 |2 m: {
3 M, [( o) t5 ~$ m8 {6 i8 b4 x; c柳如是名是,字如是,小字蘼芜,本名爱柳,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她是嘉兴人,生于明万历五十年,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由于她美艳绝代,才气过人,遂成秦淮名姬。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卓》与尺牍。& l6 O' B1 w- e0 N9 R6 ^' y7 l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声名不亚于李香君、卞玉京和顾眉生。柳如是名是,字如是,小字蘼芜,本名爱柳,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
8 Z, R7 l: e  j3 N' }1 U+ r+ U9 ]她是嘉兴人,生于明万历五十年,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由于她美艳绝代,才气过人,遂成秦淮名姬。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卓》与尺牍。8 e3 r, U4 o1 B) C3 n% u
柳如是曾与南明复社领袖张缚、陈子龙友好,与陈情投意合,但陈在抗清起义中不幸战败而死。柳氏择婿要求很高,许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有的只停留在友谊阶段。最后于崇祯十四年她20余岁时,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钱谦益。钱氏娶柳后,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金屋藏娇。柳氏后生有一女。有“红学“者认为,曹雪芹设计的绛云轩是来自柳氏的绛云楼。
& X/ _3 G5 b2 W1 e
/ H, ?) l  p$ @  \. L明 董小宛
# R; \' H0 Y2 p+ ?9 c; |; Y
! F1 g) Z! z& {) @- k: E* i% }( Y2 G0 J& I- m% Q7 w. K
董小宛,名白,字青莲,又名宛君。" B2 T; g/ B' \4 p
( K) F( Z# V9 E( n4 s; a. e3 P
董小宛与秦淮南曲名妓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冠白门、卞玉京、李香等八人,被时人誉为“金陵八绝”。/ E/ {( b6 d- D
小宛生于南曲青楼之中,其母陈氏为南曲歌妓,其父董旻为门下清客。小宛自小聪颖,八岁时就跟一班清客文人学诗、习画、作戏、操琴,十三四岁的时候,琴样书画莫不知晓,诗词文赋样样精通。加上她天姿巧慧、容貌娟妍,十五岁艳织初张时,就名冠秦淮。
8 ~4 h" P- k- l2 B$ {; p" {* Y, U/ z9 ?. q6 v6 j8 A% J. y9 p/ M
明 陈圆圆
2 @  S1 m. v" y8 v7 V) J8 p7 A5 \) `7 r; M: k
  }$ P2 z& }  d9 Q  c  n7 u6 F) B
秦淮八艳之一,吴三桂冲冠一怒,引清兵入关即为斯人。
  G9 H9 {) i- x( e  {陈圆圆本为昆山歌妓,曾寓居过秦淮,由于她色艺超群,更与重大历史事件相系,所以清人便将她列入了“秦淮八艳”之中。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艳,能歌善舞,色艺冠时。( R" M5 C; u' E( ]% s% x' H$ E- h4 B
3 |  S; b3 h, u
明 李香君
9 D: l4 x3 u+ o+ P2 A  H( K0 K
  _  F  O; ^# P; x5 p% S1 w$ z! c: T  Z$ n# X
李香君:又名李香,为秣陵教坊名妓。, x6 F/ s6 |- x( ?9 h" D# M/ p
传记记载李香君是秦淮河上的名妓,卖艺不卖身。与董小宛,柳如是等人闻名于明末清初。# E4 z0 g0 ^  m6 t# O# ^7 ^0 [1 w
自孔尚任的《桃花扇》于1699年问世后,李香君遂闻名于世。李香君与复社领袖侯方域交往,嫁与侯作妾。侯曾应允为被复社名士揭露和攻击而窘困的阉党阮大铖排解,香君严辞让侯公子拒绝。阮又强逼香君嫁给漕抚田仰作妾,香君以死抗争,此时正值马、阮大捕东林党人,侯等被捕入狱,香君也被阮选送入宫。清军南下之后,侯方域降顺了清朝,香君之下落,众说纷纭。  T/ X- U) `, b8 o+ }: p. i

! M' }+ l2 `1 c7 b0 C东晋 左芬
6 h% y/ |+ F% r/ y) Y) v, B- {$ c: e7 O
- W$ A+ U! G( z2 ]* B; Z1 D
左芬 东晋,文人左思的妹妹,后宫深院里被白白湮灭的才女  U( l+ N" O7 @8 p7 G9 g# Z
代表作:《啄木诗》/ [2 N- b# H4 u8 ~7 X
    南山有鸟, 自名啄木。2 g: e% T# K/ |5 h4 M3 `) ]4 w
    饥则啄木, 暮则宿巢。- c4 |4 M4 ~" x% x
    无干于人, 唯志所欲。" b0 i/ G( G" I' ]: _! W
    此盖禽兽, 性清者荣,性浊者辱。3 n, ?( h' E) J4 A) x. W
晋武帝司马炎闻听诗人左思的妹妹左芬才情过人即纳入后宫,左芬因为德才超群每每被帝王群臣赞赏,使后宫佳丽见妒。一贯荒唐渔色的司马炎是历史上最无耻无为的帝王之一,左芬被封为贵妃,不过是司马炎为自己博得惜才的虚名,《晋书》中称左芬“姿陋体羸,常居薄室”。《啄木诗》是左芬淡泊自律的生活写照。, g3 ]. I, \; Z1 Q( i  U9 l
' Q3 M& V5 V$ E2 G' ~' Z
明 黄娥9 U8 I7 J7 q, g/ h  a) f$ k) \
; i& Z* @% t* ^2 t1 ]4 \0 S

+ O0 g  \* E  O6 o8 B9 P7 U黄娥:明代女文学家,字秀眉,四川省遂宁市人。杨慎之妻,世称黄安人、黄夫人。
2 W# l3 r: J3 u* W2 N
2 [+ ~" l9 p/ A6 H5 s蜀中有四大才女: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娥。斯人即为黄娥。
# D% D) M+ o: i父珂官尚书,自幼博通经史,能诗文,擅书札。政德十四年(1519)与杨慎结婚不久,慎谪守云南,长达30年之久,长期留居夫家新都区,管理家务。在天各一方的离别期间,以《寄外》诗闻名当世。又工于散曲,在明时已有刊本《杨升庵夫人词曲》5卷,又有《杨夫人乐府》,但其中多与杨慎《陶情乐府》所收者相混。近人将两人之作合编为《杨升庵夫妇散曲》,风格缠绵悲切,有“曲中李易安”之誉。她博通经史,擅制词典的才名为艺林传颂。丈夫状元郎杨慎对自己妻子的才学叹赏之极而致于崇拜,称黄娥为“女洙泗(女孔子),闺邹鲁(女孟子),故毛语(女毛公)”
% s' @5 c" J: v+ {/ @/ [+ W2 q; g; i2 N) I
西汉 卫子夫(汉武帝皇后)
; W0 d0 j6 ^5 P  b; p% A. V' m2 E8 ~: c& Z1 [. t
6 P) M9 p0 g; D/ \1 `. D2 X0 r) F
卫子夫 字子夫,西汉汉武帝之后。生年不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年)。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她为汉武帝刘彻之后,西汉大将卫青之姐,杰出青年将领霍去病之姨母。
' {6 Y; E1 X" }6 ^+ o
$ n. t( M0 P; J( ]9 `代表作:《桑中》
1 z5 U% K) Z, P7 w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D  y7 q1 D8 e+ |
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3 l5 E2 c8 b$ }
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5 \1 ]/ c+ w! z' O+ r: _6 `' S7 R
《鹑之奔奔》& T/ N  D; A3 A& s0 J2 ^% }% q1 E
鹑之奔奔,鹊之强强。人之无良,我以为兄!
) J" g' Z5 y0 R6 z3 _' h鹊之强强,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 O5 ^6 o/ j. k: d
《定之方中》
$ L+ t: @: C- {4 D6 m$ b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桑。. t4 _2 H9 [, d' {" E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望楚与堂,景山与京。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然允臧。/ ]# @/ p9 f8 ~5 Q5 _
灵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驾,说于桑田。匪直也人,秉心塞渊,騋牝三千。
0 T5 l4 I" h( V/ {' r# S" M5 d  ~
: q1 H( g, j  b: m1 w卫子夫本是袭封平阳侯曹时府中的歌妓,服侍曹时的夫人平阳公主。,后来一头乌黑靓丽的秀发而闻名天下。身为汉武帝之后,她生了太子刘据。刘据之孙刘询继位为汉宣帝,承袭汉家天下。卫子夫14岁进宫,26岁被封为皇后,这个位子一坐38年,即使李夫人得宠时汉武帝也没有动过废后的心思,即便后来她含冤自杀后,汉武帝也没有再立后。卫子夫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后,第一位是明神宗的王皇后,在位40年。卫子夫的曾孙刘据登基后为她恢复了名誉和地位,重新奉牌位入宗庙,称“孝武卫皇后”,与刘彻的宗位一起接受刘姓子孙的膜拜,同时置皇后陵园以皇后礼重新安葬。最值得一提的汉宣帝为她追缢号“思”,卫子夫又被称为卫思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缢号的皇后。唐诗里面常以“卫女”来暗喻美貌善歌的绝代佳人,就是因为汉时卫子夫以美貌和歌喉得到汉武帝宠爱,成为一个典故。
/ Q8 ], }+ _1 }! G" a  J" a传说她与汉武帝初遇时所唱之歌为《桑中》。
- r* a  o7 r9 G1 p0 \" r! b& m8 F
唐 鱼玄机0 [- n# o% W. Y. Q
$ Q# e' j  Q) h4 ^, ]0 m, X2 \

: V* H: |5 f1 @. v# S% t鱼玄机(约844——约871年)字幼微,一字蕙兰,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 g/ ~3 m8 _7 r5 ~, ?8 N* I7 z' L
2 K' i3 |6 T3 P6 t& u: z代表作:《江陵愁望有寄》
  `# c6 w! ^: j1 |: S6 F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9 ?0 S1 a' [0 M8 L! Y) v: M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j: r1 f$ p) ^1 i

1 K0 h2 W% \/ p" _4 N2 v# b! y鱼玄机本为市民家女,姿色倾国,天性聪慧,才思敏捷,好读书,喜属文。十五岁被李亿补阙(掌讽谏之官)纳为妾,与李情意甚笃、但夫人妒不能容。唐懿宗咸通时,李亿遣其出家,在长安咸宜观为女道士。但她对李却一往情深,写下许多怀念他的诗。她曾漫游江陵、汉阳、武昌、鄂川、九江等地以遣怀;亦曾放纵情怀以求知己。《北梦琐言》说她“自是纵怀,乃娼妇也。”她曾与许多文士,如温飞卿等交往甚密,以诗相寄赠,但终是孤零一身,她无可奈何地发出“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的痛苦而又绝望的心声。后因妒杀侍婢绿翘,被京兆尹温璋处死。所著有《鱼玄机诗》,目前传世共50首,其诗多清词丽句,又对仗工稳。多与温庭筠等以诗篇相赠答。《全唐诗》卷804存其诗1卷。* U% v) t  S7 |* n

  J+ S. a: C- e* e3 t9 l隋唐 张红拂(红拂)
, K2 ^: H- _) F7 B
$ N8 d: r5 I" o! V# P6 m: R9 b' N6 t- h: o4 S5 i$ c  L8 B
张红拂:本名张出尘,为风尘三侠之一,李靖爱妻。
2 N% r7 a; x$ j( j% J与李靖、虬髯客并称风尘三侠的她,本是隋朝权臣杨素的侍妓,常执红拂立于杨素身旁,因此她又被人称为红拂妓、红拂女。' T) @4 H: e! w: n
! x+ N, w0 g. H1 v/ h' ]0 F5 O( r
宋 李清照/ o2 z7 q5 n, f' Q
) I3 p) h! s/ m6 b5 h- \0 ?  m
$ G- d# w) n9 S( O3 j
李清照(公元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夫赵明诚。
- n6 C9 T8 F4 v! j0 W" p, d: o, {
( i. c9 z/ p7 T5 e. ~9 X代表作:《声声慢》
9 q6 g. A$ r& _& v, f/ V9 `+ 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x5 `5 p6 m* f& T6 Y. w' s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o- P0 b/ Y* R+ g/ e8 k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
* n1 R9 r" ^) W# c8 U1 b李清照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她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 ?: i! L% F- u) C. o. y
% i% ~9 _. a  e春秋 夏姬& G7 p; Z( W& _  J4 [7 ^1 U" i4 B6 K2 C* V
/ k' Q& z$ L& g; K0 U" Z  Q
8 X! B: h+ g; E' j$ a8 D7 `
原籍郑国,本是郑穆公的亲女儿,上文吃鳖的郑灵公先生的妹妹。她具有息妫(桃花夫人)的美貌,更兼文姜的活泼,是春秋四大美女之第三。1 n6 w: Y6 f0 _6 ?% @. a; X
春秋战国在陈灵公的时候,有一个女人,后世称她为“一代妖姬”,她就是夏姬。夏姬是当时的名女人,好几个国家,都亡在她身上。据说她好几十岁了都还不显得老,许多诸侯都被她迷惑住了
; m8 [7 K0 Y: M1 Y1 _7 ~
+ e4 }" y3 a* L) h5 h7 j东汉 窦氏(汉章帝皇后)
7 l4 \+ Q9 |: S/ p( |
$ S. t2 Z/ ~! Z- X4 x1 _  [9 Q: z" h
+ d; m/ e6 {5 b( `% M
窦氏:汉章帝皇后( b9 s4 ]  O- y, \+ i" G. J! V- e% J
东汉章帝皇后窦皇后是东汉一个干政的皇后,她在邓绥之前。她很美,也很有手段。她是东汉开国元勋窦融的曾孙女,只是她出生时,家中已经发生了变故,再无往日的显赫了。所以,她生长在破落的名门里,自然也有一种不顾一切望上爬的野心。; P0 {; I* _; [
4 E! r* Z, W9 |- g" a! p
东汉 邓绥(汉和帝皇后)
$ v: I, H8 b7 a, E/ k
7 {' L& ^+ \; U6 h
; \3 ~7 x( W; }8 s9 b/ g2 r$ \* o* y- u6 Y7 |' t; p) ~
邓绥:(81~121年),汉和帝皇后。& i; S+ c% X& s& g0 W. ?

% ~4 k) ?, P2 P2 N$ [邓绥是东汉护羌校尉邓训的女儿,前太傅高密侯邓禹的孙女,她的母亲阴氏是光烈皇后阴丽华的侄女。南洋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和帝死,她先后迎立殇帝、安帝,临朝执政近二十年,其兄居要职,掌握大权。执政期间,崇尚宽简,不事奢华。兼用外戚、宦官,尊理三公。
1 ]' f9 _- S1 z! b
1 I6 a' e8 _1 V9 ^/ c唐 花木兰7 }8 X" u! ~' w$ p) E$ N  D7 Z

8 M: c* t  }6 j* R2 D* ~- V% y; S8 Y. ]- u/ q- r3 L

7 A- k$ C& R: X2 y花木兰, m9 o/ P" |1 k  j  l9 b
河南省虞城县营廓人。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凯归,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欲纳宫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 O8 q+ m2 R8 k7 y

) U( l! c( Q4 A& j  p( x/ _. b三国 孙尚香: X2 v4 \% b) t- [& c

( X6 Z2 B4 m0 E$ v* L4 x
6 I3 `1 M9 q: n; {- x
6 o% ]" ?. o* @" Y1 P0 G孙尚香 孙坚之女,孙策之妹,刘皇叔娶之
, I+ x: y3 _5 f" ^8 @, `9 w5 d  G. Y+ [
孙夫人,乃孙权之妹,名字不详。刘备向东吴借荆州不还,鲁肃身负干系;周瑜一为救友,二为国计,于是上书孙权,教使「美人计」,进妹予刘备为夫人,诱其丧志而疏远属下。孙夫人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身边侍婢百余人,皆亲自执刀侍立。不料在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安排下,假婚成真姻;后来夫人更助刘备返蜀,于路上怒斥追袭的吴将。后刘备入益州,使赵云领留营司马,留守荆州。此时孙权闻知刘备西征,于是遣周善引领舟船以迎孙夫人,而夫人带着后主刘禅回吴,幸得赵云与张飞勒兵截江,方重夺刘禅。彝陵之战,刘备战败,有讹言传入吴中,道刘备已死,孙夫人伤心不已,望西痛哭,投江而死。后人为其立庙,号曰“枭姬庙”。
/ K/ Z' C7 T- m5 L: H2 w' a$ ~7 [) M

% w5 u* i4 O# V$ c在网上能够找到的“中国历代美女与才女”,就只有这几十个。作者所挑选和刻画的这些女性,自然是巾帼中的杰出代表。不过,中国历史之河如此悠长,有名的美女和才女又岂止这区区数十?美女者,蛊惑商纣王的妲己,使周幽王不惜“烽火戏诸侯”而搏之一笑的褒姒,“霸王别姬”中的虞姬,以及三国中的美女姐妹大小乔等等,都没有入选美人榜,颇觉可惜。至于才女,其实根据“才学跟美貌”成反比的定律,本来应该是没有多少人能入围的(自己笑一个)。然而,作者能够把这么多才女描绘得如此天姿国色,也可以算得上是难能可贵了。假如日后能够一睹苏小小以及“秦淮八艳”其他几人的芳容,那么这肯定是人生的又一大乐事
发表于 2007-6-30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还是汉代的多啊
发表于 2007-6-30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tai hao le
发表于 2007-6-30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KIKI 的帖子

哈哈  KIKI你也特厉害了哦   佩服哦    这么多的美女都让你给弄出来了那  还是木乃伊哦  哈哈
发表于 2007-6-30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來這些就是傳說中的美女.才女呀……
- H0 H: E1 W$ Z看來傳說就是傳說,始終都有點誇張~~
发表于 2007-7-1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不太像是美女哦
发表于 2007-7-16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才女呀!
发表于 2007-7-21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sitemap|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UG网-UG技术论坛-青华数控模具培训学校 ( 粤ICP备15108561号 )

GMT+8, 2025-2-2 13:20 , Processed in 0.05633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