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华模具培训学校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青华模具培训学院
查看: 1889|回复: 0

手机外壳的注塑成型技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潘多拉 于 2011-4-2 09:06 编辑
; l' J8 q% W0 o& C! X
) ]& \$ V! z* T$ h手机外壳通常由四大件:面壳(上前)、面支(上后)、背支(下前)、背壳(下后)和一些小件,如电池盖、按键、视窗、卡扣、防划条等组成。这些组件在结构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互配性,以及与电路板和电池等部件的装配。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很多相关问题,如材料选用、内部结构、表面处理、加工手段、包装装潢等,具体有以下几点:
( M; [% ]. p) Y& _1 W4 N! Q' C9 `/ L3 P; `/ B' V

( x7 o% i% q5 P1 G: ~  U, M
" Q/ |# \* P9 la. 要评审造型设计是否合理可靠,包括制造方法,塑件的出模方向、出模斜度、抽芯、结构强度,电路安装(和电子工程人员配合)等是否合理。 ( m0 j- k% Q3 \  M
) d; Z  _2 o( H) s. A  _
6 V! a( I  K8 l2 B+ }4 e% [
. V/ `8 u& X2 Q' r0 B$ I
b. 根据造型要求确定制造工艺是否能实现,包括模具制造、产品装配、外壳的喷涂、丝印、材质选择、须采购的零件供应等。
% q0 ~4 T, ~; z! O  |" e- J  J! z$ x5 [% j$ N5 S
! \, W0 @! B" I* a- n: C' G

/ a" W& u, N, m# E4 q5 [" Hc. 确定产品功能是否能实现,用户使用是否最佳。 8 `+ o  }: N1 c; T- d, t7 e
8 j5 b7 U4 {! N& t

" A) J3 `1 @2 L; f4 R
5 a. _) a2 F5 ^1 I# ld. 进行具体的结构设计、确定每个零件的制造工艺。要注意塑件的结构强度、安装定位、紧固方式、产品变型、元器件的安装定位、安规要求,确定最佳装配路线。 * X( X# x# j, G0 ?7 B2 t- [
! T( i+ f- l1 U( ~) o# e1 f
* X8 s- e- r5 H5 ]5 Q* c
) y) I; p+ ~! }) }' }) U- k
e. 结构设计要尽量减小模具设计和制造的难度,提高注塑生产的效率,降低模具成本和生产成本。 7 }2 z6 P% j% y1 q( a% J4 c2 D

+ K, _. x5 }' H; N! q( p" E
; {* w9 F$ U5 s) L  N" f  @$ x4 l& D3 B
f.确定整个产品的生产工艺、检测手段,保证产品的可靠性。 7 ^- p2 r2 Q' b! Z

" N6 y# |8 ~/ j
* W4 z  q+ W( E9 o$ b5 C# R7 r/ y. w# c  n( g5 H4 y, g, R  s
模具设计 8 Y! s$ s4 N. T

6 O4 e- n, @* U$ t8 ~* g% `: V) M2 a( N9 _$ c8 \& M0 Y

! C) G) n0 a# ^) o' _2 {模具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产品的结构、装配,同时还需要考虑生产中产品的脱模以及水路排布、浇口分布等,以下简单介绍产品筋条及卡钩、螺母孔等位置的设计注意点。
: ]0 f! }% D6 [: b
2 P6 w$ d9 {4 m
- T! V& l" S- Y- Z# u) _& w; P
& E" N8 U2 f! K3 _1 c3 _3 |! W* a! I筋条(Rib)的设计 ( I3 W2 L% f* g$ d! _9 A+ M
/ d2 E" F; N: q

  t) R' N5 Q  b5 B5 h; Z. X& b; L! t( w0 v- }+ H  [' }5 D; o3 P
·使用PC或者 ABS+PC时,Rib的厚度最好不大于壳子本体厚度的0.6倍。
* b5 A* T$ K- N2 v' F4 U6 m2 S! g2 g6 h  |9 h
·高度不要超过本体厚度的3-5倍。
) X5 v3 X7 v& R
' k( l8 m0 q+ f·拔模角度为0.5-1.0度。
( l1 T2 k# }  F  C, I
! S7 J( w  y0 e( E·在Rib的根部导Rib厚度的40%-60%的圆角。 & q! g* M) t% B/ D+ W
, J5 u/ b' t+ S9 Z3 J
·两根Rib之间的间距最好在壁厚的3倍以上。 5 O4 t% Y5 v$ [9 l, Q5 F' \0 \
% @$ G# i, E4 L5 i# u# v, J

9 }. S( s( F1 q0 X7 C  D6 Y. T% c  i$ S( a- x$ `7 B2 l
卡勾的设计
# e) {: y. Y8 P. Q& J; R1 N% P" X/ x% R, C- k+ ?* Q

4 }5 n8 F: v6 J5 `% J8 G3 n
& L; U) U& c8 N8 y3 S. d: v·卡勾的卡入尺寸一般在0.5mm-0.8mm。
; `4 O6 w3 S3 ?" D. Y4 e  S
, m4 W8 ^8 |7 j  a& ]) B7 H: A: N* I$ }·钩子从分模面下沉0.2mm,有利于模具制造。 2 ~( l" w* o0 Y! d7 j* Q' n

% u) f9 B  S) T·钩子和卡槽的咬合面留0.05mm的间隙,以便日后修模。 6 q% _; @# h2 G( H

# P- O" }9 F- m  m6 w4 [: K: Y·卡槽顶端于钩子底部预留0.3mm的间隙,作为卡勾变形的回弹空间。 # m( J4 E! N, O
- ?3 [& z; {% Q7 Q
·卡槽最好做成封闭式的(在壁厚保证不缩水的情况下),封闭面的肉厚0.3-0.5mm。
' b% N- I# [! o, l# L1 k
. d% R1 b. t- a·其余配合面留0.1-0.2mm的间隙。
2 W2 @$ k% C$ q3 y
4 P) a: f: p. }2 \6 G. P$ s; V·钩子的斜顶需留6-8mm的行程。
( y! j0 m% ^( D/ R- x" O8 }2 D: y! Y+ A$ F$ t, O" e$ N2 g9 q/ A
·钩子的尖端导0.1mm的圆角,以便拆卸。
& {& T) \) [0 {1 [% w4 n( {4 |) L, f2 m% D" C! T" g
·卡勾配合面处可以自主导2度的拔模,作为拆卸角。 1 R( O) m1 N3 p  T4 \; O

& a: y. v$ W: G·卡槽底部导R角增加强度,所以肉厚不一的地方导斜角做转换区。
! e& k$ b5 L7 {. d! W( I' _& r9 f! F+ a" M2 N7 d* D$ [# g, j0 @

; m. W5 f% O. Q# W
0 j7 T, l$ ~. ~/ v" d" K螺母孔(Boss)的设计
# g% B, K) `* ?* [+ Z7 o
* ?4 k+ Q; l5 e+ A* U& U: k+ @, N; [

) x+ u0 c) X$ c% ]& K; U# e( L4 g·Boss的目的是用来连接螺钉、导销等紧固件或者是做热压时螺母的定位、热熔柱,设计Boss的最重要原则就是避免没有支撑物,尽量让其与外壁或者肋相连增加强度。
6 ?4 }' x- g0 f, B* k/ \/ b: b# s. q7 |
1 c/ k2 @% d$ U" R$ l

3 v, C/ q6 @5 M4 L& O' P+ ?此外,模具铁料的厚度需要大于0.5mm;母模面拔模角最好大于3度。每增加千分之一英寸的咬花深度需增加一度的拔模角。 : m* V: P* k6 B. @; b! X+ D/ |) n, v3 |
0 }4 P. j% L6 j8 A0 R
4 x7 M6 k  c8 o' e+ Y
" Y/ }5 R* l# A6 C0 g% W7 _
注塑工艺
4 P- ]! w* Z8 c1 Z9 D6 h/ `: L/ {+ H- a! h2 S1 C
4 h8 P5 r0 t: |+ b  Q/ N5 K

% r- z2 N; S) h3 n5 Q手机外壳通常采用PC(聚碳酸酯)或者PC+ABS材料成型,由于PC的流动性比较差(物性如下表所示),所以工艺上通常采用高模温、高料温填充;采用的浇口通常为点浇口,填充时需采用分级注塑,找好过浇口位置以及V-P(注射–保压)切换位置,对于解决浇口气痕以及欠注飞边等异常会有很大的帮助。
: V' X  P# t9 O0 q7 c+ n# R' q

PC的基本物性参数

' `! g' U1 w1 h! H) \& o
以下为手机产品的成型条件要点,介绍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塑速度、背压等成型参数的设定注意点。 4 k! a" h: W$ c) v3 h
! n% t3 N. [0 k" F# k$ B' k# n

& g, [, z3 G4 V6 B0 F# R7 }8 m7 s( T$ |# d% u8 C# M  X, W
熔融温度与模温 - R6 @3 l5 t: |  t

$ \3 ?7 g! M5 S7 L- \
; K$ f# u; F  R- l
' m8 S& A+ P( P: ~" t5 l3 R, b6 a8 q2 k3 p最佳的成型温度设定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注塑机大小、螺杆组态、模具及成型品的设计和成型周期时间等。一般而言,为了让塑料渐渐地熔融,在料管后段/进料区设定较低的温度,而在料管前段设定较高的温度。但若螺杆设计不当或L/D值过小,逆向式的温度设定亦可。
9 \) `; l( a: ?: X6 n. q' ?) K/ H% R
8 u" e# D: T; w* ]" H2 p5 n
+ Y  y0 j3 z& ]
模温方面,高温模可提供较佳的表面外观,残留应力也会较小,且对较薄或较长的成型品也较易填满。而低模温则能缩短成型周期。
+ s4 Q! L! O; e4 u4 e# t! E! k# A* u! a3 `/ z9 i$ P) z. n4 m
2 \( @' q: J# L  |( r: H
4 J8 g2 U. n+ H
螺杆回转速度 & r/ O: M- r8 d0 [5 j# X6 b! u

! {' ~* E$ `4 p* m3 z/ U/ p# U8 @" |
  F4 a$ f: Y& D5 R+ @" X9 p' t3 }3 g3 B# I9 l
建议40至70rpm,但需视乎机台与螺杆设计而调整。 % j1 b7 x! ~* s3 j- z
( Q% H& `) {3 D; g4 {6 u$ n, n
& A3 f% [$ ~( C
$ m  G2 \1 E% S! N8 G' `( [# [
为了尽速填满模具,注塑压力愈大愈好,一般约为850至1,400kg/cm2,而最高可达2,400kg/cm2。 8 `( n5 S9 R  X1 X$ o. ~+ q3 `% Q0 z9 h

  X& r( i+ d9 S5 n8 f5 J
  P# }" E6 `0 s& _2 E$ o/ j/ m
+ ]2 h1 e9 D& N) d0 A背压 , |+ p0 ]( Z/ d2 T

/ z- _5 F* F: r! V6 I7 W2 Z( ]4 a8 a2 m- i0 g" ~* [
4 z( v& Q9 t* {/ Z7 W, E7 ^; }
一般设定愈低愈好,但为求进料均匀,建议使用3至14 kg/cm2。 1 Q5 S5 B+ J% t; W; N! q" V
" n+ e7 m* d; K" T; V+ m

6 D  h4 L2 S: l( }$ i
+ [& M! N# o; q4 x* O6 i* o  G注塑速度
$ o" K2 q! P1 t7 Q
8 ^1 A0 i5 `; r' e2 g* G3 [+ E3 u5 A1 a7 r" ~$ X

& ?7 i; Z# \: B& i射速与浇口设计有很大关系,使用直接浇口或边缘浇口时,为防止日晖现象和波流痕现象,应用较慢之射速。另外,如成品厚度在5MM以上,慢速射出有助于避免气泡或凹陷。一般而言,射速原则为薄者快,厚者慢。 * w& B9 d& ]# d5 {$ y# b
. Z7 `0 @6 Q: {6 P2 S

! b5 A6 W; P; {9 v0 g
- `' I7 }0 v  ~+ ^; ?从注塑切换为保压时,保压压力要尽量低,以免成型品发生残留应力。而残留应力可用退火方式来去除或减轻;条件是120℃至130℃约三十分钟至一小时。 ) a. S; M0 N) M6 s4 K

7 A4 j2 E) K4 L# g  O9 L
. N$ Z) k1 N6 |0 A2 `4 L& {% D$ O4 |6 ^1 Y) ~( P  L

" m$ a+ a8 h; h. j' a
# o  H9 V9 N3 j0 _  z常见缺陷排除
! [. ^! t/ a3 g+ x
: V/ C7 `) J: c- h1 X

/ t2 ^: q  I+ q7 [
0 `; e. X% A) ?7 J; x" Y( na.气痕:降低熔体过浇口的流动速率、提高模具温度。 5 t! [- [; `6 R  b; A/ z

. m! l$ r4 `1 Z/ i2 c
" R5 U2 ^0 ^9 I% k" Q; g: V! b; o3 K3 Z
$ B# K1 p; ?0 N3 ]b.欠注:提高注塑压力,速度、提高料温,模温、提高进胶量。 . g- L" N$ [$ D! }' n

8 y6 f- s* R2 L! j0 p7 B5 o1 M9 s; r7 a/ x* e* L

: U: H+ S- j( ~) u+ ^c.飞边:降低塑料填充压力、控制好V-P切换点防止过填充、提高锁模力、检查模具配合状况。
7 N8 |$ l/ ?: B+ m# O
: o5 E% b. x( Y: b! o4 E" {- r7 {! {7 @+ i- K

4 V6 l: U4 I& |: n+ C+ X9 rd.变形:控制模具温度防止模温差异产生收缩不均变形、通过保压调整。 * |6 S/ g( p' i' F5 }2 I

; t( n9 Y  L- z' I: I$ {/ @% z" u& j  i

( c& n+ x5 g( Z+ U2 u" d- Y; p6 ce.熔接痕:提高模温料温、控制各段走胶流量防止困气、提高流动前沿温度、增加排气。 / T0 G( p! A! B4 ^

0 e" O( }; j6 }& n6 p# I
' a$ R  c# u) ?8 l( s0 w( F, i! o) H: f
6 D, }% H9 Z1 O% `

, V9 ]0 B' R! X9 d二次加工 " K7 I" q( s) ], O5 i% E; x" [  d

# [: I8 ~3 I; f# `$ ^& J$ \$ \
1 u, [& K8 R0 }& Y  ]
& F* z- w" {+ ?8 v
手机外壳的后加工通常有:喷涂、套色喷涂、印刷、夹心印刷、电镀、真空蒸镀、热压螺母、退火、超声焊接等。通过喷涂、电镀等后加工方法可以提高塑料的外观效果,同时可以提高塑料表面的耐摩性能;热压超声焊等后处理方法则可以增加一些嵌件便于组装;退火处理可以消除制品的内应力,提高产品的性能。
% o/ Q8 s+ F6 `3 M! M# C, U* W
9 `6 q7 c+ |4 m* l0 {. C1 \& J' Y4 `3 K7 f/ G  M; o  H
. C7 e7 i7 F# T, k' X4 F( H
手机外壳从设计、开模、调试、生产、后处理整个流程都是环环相扣的,只有综合以下因素:合理的结构及外观设计、精确的模具、合理的工艺调试、稳定的生产和精湛的后处理才能生产出一套精美耐用的手机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sitemap|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UG网-UG技术论坛-青华数控模具培训学校 ( 粤ICP备15108561号 )

GMT+8, 2025-5-12 05:39 , Processed in 0.07199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