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时做多个铜公时(同一刀具),如何用一个程式将多个铜公一齐加工。
; [& f( s3 {( q' q* t9 ^ 1 G, m/ d, N$ z3 M1 u. S# U
偏数啊,一个坐标一个铜公。不是有六个坐标给你吗? ' k A3 [7 @6 E3 F9 n+ k' ~5 _
M98﹐呼叫副程式﹗
8 p/ \0 t7 H0 j$ I, v- S, C! J# H; h9 p' Y: K0 Z; d% g
你真失败啊。
0 B, b( |6 N! c2 f& ^这么简单的东西还要这么复杂的去弄。 4 E& ^6 B+ o* f n* d, ~9 w7 y
那如果在这个工件上我有二百个铜公,那你们不是要偏二百个坐标,呼二百个子程序?????
; Y4 l# s8 N T" u! O) e8 D* \失败啊
* r0 m: E1 t ^, m解决方案:如果笨一点的话呢,先一个一个的生成刀路,把所有的刀路生成在一个程序中就可以了。 ! b9 R' G! e* r- |' `% {
如果要快一点的话呢,可以先成一个刀路,然后可以把这个刀路进行偏移或旋转等操作。 0 S% V, l) ?4 G
自己看着办吧,不要再问我了。 8 i+ C; s q% k; E
人家说的是指数个大小不一的铜公,不是在一同个工件上,是在坐标未知的情况下。你老弟这么牛可以预知数个中心啊。还是你成心想害死
- h6 x1 M9 }* @操机的,让他去按照你给的中心去摆铜公啊。 6 X3 y J6 W: [2 t/ s. y
" W- P; O8 m* w u$ V4 f5 n
適銅公數量和擺放位置而完成: 若數量多規律擺放可將程式做旋轉移動等方法處理后,合並程式;若數量不多.位置不規則; 可用多個坐標系.也可合并處理:
- ^! R0 ]8 N* l) P: M2 j按實際情況而定!
* K2 r+ ?7 k7 V
7 H! \" ~( M8 C0 |$ o最多一次加工6个(上板),程式分别为1.nc,2.nc...6.nc,将6程式合并为粗cu.nc(cu.nc=1.nc+2.nc+3.nc+4.nc+5.nc+6.nc)编辑cu.nc,更改坐标系分别为G54,G55,G56,G57,G58,G59并把多余的指令如M30,符号%等删除,在这里对刀高度Z得动点脑筋,如果操机的不是很水的话,那是你的福气,否则得自己动手了!
% N9 \0 v4 T4 a \: s6 _) F- d) L+ S+ ?8 a
靠G54、G55这样来控制是不怎么方便,而且程序里面还要手工修改,容易出错,效率也低,我原来的方法是,例如一般是装6个工件,以左下角那个分中为基准,再分其他的工件的中心出来,在机械值里面算出相对的XY距离记下来,然后在电脑里把工件按此距离排好,都是底板为零,这下就都是G54坐标了,刀库就上吧 ( b F/ c: k- }) y1 N
软、硬件版主 :你的方法只能先找座标再偏程,但我的程式一般是提前一.二天完成的。(在各种情况许可下)
9 u8 i7 a+ V4 b' [
; v' @4 r, J$ w: N% x" m7 U坐标都分出来了还要算相对坐标这么麻烦啊。那有改一下G5*快啊, 7 L/ c; V7 s0 b8 @) i
还有不用自己动手,开机的自己改一下就OK了。如果这样都会出错 ! X T2 v) Y: F
就不用开机了回家种田。这样也可以培养开机的水平嘛。 + |! ?1 b8 b, V+ Z( V0 S
反对! ! g X! X r; |( }
假如我5个上板,一个上批士,你怎么给零位,你这么做不嫌麻烦吗?没有改G5*来得快。刀库照上!如果这都会出错,还搞什么电脑锣!!!
& S v: K" Y4 Y
( g( \0 B, @, B4 A$ @: a“对刀库还要段时间”?why?看来bababom兄本身的操机水平欠佳(编程不敢评论),我这里都是用刀库的,12把刀,只对一把刀即可,想想吧,这操数有点学问的,按通常作法效率太低,我有自己的绝活! . x* z( @. ?5 d9 U, E8 f: z
$ q7 U; p; K: \2 ~# T0 z6 Y
真诚请教:装刀时高度样吗?(我真的不知道12把刀对一把就可以是怎样弄的)我这里对刀每次都是全部对下,再走程式(自动换刀)。
% f3 P$ d8 q6 J5 b" H能详细介绍吗? ' B- s7 [- C* h$ X6 T
谢谢! ) A! T9 e0 C- H+ g( V. E2 Y
哇?!这么大反应!
+ h) D, `% c V% f6 G9 U这是实践出来的经验啦,可能我水平还太差了些 2 ?% u( r& E% y- [! M
另外我原来编程把什么都考虑好,操机的连进刀的百分率都不用调全部是100%,这主要是锻炼自己的水平,对材料、加工工艺、思维方式、整体概念方面的锻炼,无他 操机这种半个钟头就学会的东西对带的徒弟没多大程度的锻炼,最多锻炼个熟练程度,对加工工艺的思维理解才是培养的重点 + { A8 }# Y' d$ Q
是不是对第一把刀,再抬高100走自动,手工编程为快速移位到例如对刀的G54坐标的Z0点,在按那个什么什么坐标(一下子想不起来,那个有很多个坐标显示的菜单里面的一个坐标值)里面的差值抄数吧?
4 Y- d# `# u8 o6 n( ]0 |用的是对刀器,选一把刀作基准,其余的刀与它作差值补偿,把补偿值输入刀库即可。 对吗? `4 Z" g& R+ X7 O6 q' V* l0 [# K
这样做是不错,但效率不敢恭维。假如刀库不是12把而是更多,岂不累趴你? $ _6 [# h7 E) V
7年前,我在武汉数控机床厂工作时,其加工中心有多大,恐怕各位想象不到!----三个回转工作台,全是630X630,加工时使用一个,装夹下一工件用一个,闲置一个,用于周转,刀库装60把刀,假如用你的方法,如果你是老板,看见你的员工这样做事,作何感想?!
$ i/ A: ?: C0 d) U& m0 k2 M9 k, @1 f 大家再想想!问问那些操机大佬,肯定有人知道。
1 a7 I% C# C4 O4 e 我暂时保密。9 a% Y) U$ A+ h% `+ f3 u
你这样搞是不是更麻烦呀! 7 z! ?2 D4 d7 I X5 m `
我的做法是程式还是一个一个出,在用刀上,尽可能用一样的刀,尽可能的少用刀,开粗光刀用刀不分,不用先旧刀开粗,再换新刀光刀,这样可以让现场少一些装刀时间!
9 L! l" _9 t' v像BABABOM大的做法,还要知道现场各铜式的间隔. 9 Z! e: Y$ a$ m6 c
如果我有6个差不多可以串刀做的铜工,我出程式的时候,会分别把6个POST成54.55.56.57.58.59,ug可以的,MCA好象只有换POST,同样的刀用同刀号,再让现场选看是不是要串起来做!
: m+ D" `* } U2 w+ V% o如果要串起做的话只要来个COPY +再把程式中%,M30替换成 SPACE,就可啦!现场也很好做呀!
# E; F' v6 v6 Q# E再有做铜工尽可能用同样的刀,就是一个一个做,做像一个时,就不要重新装刀,对刀啦!
( d" o2 _- p9 N, d$ E! m
; q5 M5 p, t; r- @( G
0 S1 q" J/ j" c' v a( `! @ 说起来,其实很简单。
7 {4 c" I5 B3 x4 F0 U 所有刀具对刀(对刀仪或滚刀)时,直接把机械坐标,操入对应之刀长补正位置. - p9 Q5 R# R! G( P
一惯的做法是,只操基准刀的机械值,其它刀抄差值(有可能是正有可能是负),这样做太慢,效率太低,动一把刀,其它差值必须全部重新计算输入。 0 O2 K- V$ H5 t
我的方法:
. Y l, }5 r8 l! ?+ z" R2 p" @ 以第一次对刀为例,对所有刀。
$ F: {6 F. S& ~2 f9 a 举例来说:T1是基准刀,对对刀仪,其机械坐标值Z-200,将-200抄入T1之补正位置(OFFSET SETTING 内NO 001)此时将相对坐标清零,再用这把刀(T1)对工件表面,将“相对坐标”的差值(假设是+20)抄入此工件所在作标系之Z值,假设是G54,并分中G54之工件,抄数得G54:X..Y..Z20,同理,对其它工件得G55X..Y..Z50.G56X..Y..Z-10等等,这里的Z值只是工件顶面为零的情况,当然实际中不会都是顶面为零,不过没关系,假设G54之工件,根据程式单,“顶降30为零”,于是在G54输入(Z20-30)即Z-10.类推,计算并输入其它坐标系对应坐标之Z值(抬就+,降就-),至此,基准刀的事就算做完了,再对其它刀(对对刀仪或滚刀),并于对应位置抄入其机械值(OFFSET SETTING 内NO...),注意:当前坐标系(EXT)为X0Y0Z0。至此大功告成,连好程式即可开始加工。 + l( D2 h+ X: ^, A s( G. S5 ~
加工中断刀,或换刀只要对刀抄其机械值即可!
+ S8 x; m! ]0 } 以后加工时,只需将任一把刀,手动摇到其机械值(OFFSET SETTING 内 + a% J: W/ ~5 Z3 h$ k3 g0 H
NO 00_)位置,将相对坐标值清零,再对工件表面,将“相对坐标”的差值抄入对应坐标系之Z_,根据程式单计算Z值并抄数即可。
2 n5 u M: R$ K ?+ _) H 就只需对一把刀,一点都不吹牛! 6 c( c' y( {1 Y: C
当然万事有利必有弊,我的方法也一样。惟一缺点就是在加工中不能直接看出目前的加工深度(因为抄数抄的机械值),不过也没多大关系,稍作加减即可知道。
2 T, W; ]$ g. e `* B 认为我的方法绝的话,请顶一下。 / {2 Y5 v+ y4 W% \% Z+ x6 z* \
不当之处,请多指教。
+ \9 m* w4 C, S5 i- s' J. y1 b7 G8 y( E* T. ?
我的机床系统是FANUC-18M的,如果在G54坐标中设Z20.,则回不了第二参考点(G30 ZO)。 * t; {3 e0 K5 R
6 Q# |4 b% ]+ J2 \8 P; ]$ {8 [
你用几把刀?请确认在OFFSET SETING内各对应刀补位置,均为机械值,还有当前坐标系EXT Z值几何?
$ Z0 u; {: N3 P. f8 z9 _ 实际中操作一下,用基准刀对对刀仪,相对坐标清零,再对工件表面,这时
% h0 O5 l5 I. C0 h相对坐标有一差值,将这个差值放在工件所在坐标系之Z位置,你做了吗? . ]* C/ E$ W% h& P: X! O; s t& l
G30Z0换刀时才用到,跟这里G5_Z20没有关系。
) e/ |. I; C. R% [, v 问句题外话:你在钟表行业?加工中心Z方向换刀,对吗?奥克玛?东洋? VTC_? R450?
3 F( G( G0 n; T
: O) |7 E8 q: R5 R0 L/ t还是有些不明白:
; O0 `" r: W9 p* A5 ^你用对刀仪得到机械坐标,就是说,你的对刀仪在机床上了
; R/ S" a8 k5 _# F8 I+ T7 H: H3 [还是别的办法?请指教!
' }, y4 J4 [. A; ?' u6 q8 P没有对刀仪,滚刀也一样啊!
/ b. x8 Q$ p' p* ^- d$ J" R/ ^对刀仪放在机床工作台上,如果Z行程不够,得加个垫块。 2 T' Y, ?0 p$ Q. r5 y
你没操过机? $ u. ~2 i; s9 D* {# p- }1 Q
9 E+ f6 a$ n& D5 I y/ ?- T
raogongyh 的做法和我想的差不多 + J. e) P# x% N8 O
先选个好对刀的点对完所有的刀,抄到补正来!
7 t2 n; B! B6 \9 h0 U( F& d" B要用时,只要算出程式O点和对刀点差多少补上去就可以啦!
( N% J; ]$ p- B, r' t# D [8 L你说的看不到加工深度我不明白呀,我没有这种事呀?
$ t$ r1 ^1 f E% @2 S2 nraogongyh
$ m; z- M$ ~; ?我说的对吗?请指教
( |% u7 v6 Q2 {$ T記住一把刀在(所有校刀具的)標準零面的相對坐標,后補差值即可!
7 B+ @: P% j" o- G
" s# A4 o2 A+ P4 m& g/ P* ~% G说得也太玄乎了,只对一把刀!!结果看raogongyh兄这么一说结果还是第一次加工时要把一把把刀对好,把机械值直接抄到刀长补正的参数里面,这方法我原来在本坛就说过,但多工件加工以差值补正最佳
1 @% C% C+ R" A4 p o5 x另外raogongyh兄说抄差值的话动一把刀,其它差值必须全部重新计算输入,这想法就错误的,刀长差值其实并不是以第一把刀为准的,只是因为第一把刀对刀后在G5X里抄的Z坐标系深度,这G5X的Z坐标系深度才是所有刀的基准!所以这所谓的基准刀也可以换,而其他刀的差值全部不用动的
5 o: z7 j. F, z7 n. G% ~# G! x7 C7 U& r+ V: h
看得我头晕
, d. k! c0 a' [9 x# D3 R6 L楼上说得对,我是这样做的: & h% L) |7 M+ }/ ~. y, M& H4 m: }
先对第一把刀,作为基准刀,(实际是以此刀长度值为基准)刀补置0;其他刀对出与第一把刀的差值即为刀补值。
/ ?) z7 p _/ E如果换刀则对出新旧刀之差值,与原刀补值代数加,即为新刀补值。 $ Z X% S$ N. l n) P9 s; L" j$ h
每把刀刀补各自独立,各补各的,互不影响。
0 D5 S F/ p! h* D# t/ R x* F
- o2 [5 d) V( a, U raogongyh说的很好!!!看来以前也是操机老手.我们现在也是这样加工的,很方便,刀库无论有多少刀都一样.只要先找个基准平面对刀.
# b; V2 E9 M8 V$ p! E% X 任一把刀都可作为基准刀,我也是啊,我这里只是以T1为例。
0 I2 Z& y$ A# J. }: J) F有一点不明白,你的基准刀的机械值抄在哪里?是G5X呢?还是OFFET SETTING NO001 ? " j" M7 k. E+ `+ Y1 ^1 F
基准刀的机械值就抄在G5X里面,其他刀就在刀长补正里抄差值,基准刀换掉的话就在那把基准刀的刀号里补正和原G5X的差值,其他刀不用再对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