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华模具培训学校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青华模具培训学院
楼主: mindecuer

[原创] 《UG NX CAE基础与实例应用》--随书光盘(绝对可下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7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这本书,写得还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8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设么东西啊!好东西吗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8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怎么下载不了啊!求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9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楼主~!好东西南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2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下不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3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付了金币打不开网站    真么个情况啊LZ   希望能给发一份哦   978028374@qq。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3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下载呢  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5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帖子怎么样?赶紧试试这里的快速回复给楼主点评论  本帖最后由 mindecuer 于 2011-8-9 17:17 编辑 ) s2 w4 v( g2 `* ?. `* v; w- c     下载地址:/ H3 q1 X) \7 ]6 j9 S http://dx1.jiaokey.com/emlib4/BO ... b6c94000f66c351.iso 内容简介《UG NX CAE基础与实例应用》介绍利用NX6进行产品零件的有限元分析以及运动仿真方面的知识和应用技术,包括产品分析思路、分析方法、操作步骤和技巧,最后进行知识总结并提供了大量习题。为了使读者直观掌握有关操作和技巧,《UG NX CAE基础与实例应用》配套光盘中根据章节制作了有关的视频教程,与《UG NX CAE基础与实例应用》相辅相成,可最大限度地帮助读者快速掌握《UG NX CAE基础与实例应用》的内容。4 I& F: g; g9 Z# U; V& F 《UG NX CAE基础与实例应用》注重实践,强调实用。适合国内机械分析师和生产企业的工程师阅读,可以作为NX培训机构的培训教材、NX爱好者和用户自学教材,以及在校大中专相关专业学生学习NX的教材。   编辑推荐《UG NX CAE基础与实例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列 + n* u" g/ m* [6 B+ i. C% i5 c  目录第1章 高级仿真概述/1 1.1 高级仿真介绍/1& R: l1 {* z% T+ t4 N: Q+ Q 1.2 高级仿真文件结构/2 1.3 仿真导航器/4% S8 S( U8 k7 [! _: Q/ g- S2 ` 1.3.1 仿真导航器节点/5+ H6 A/ [8 K- I) X 1.3.2 仿真文件视图/5 1.4 高级仿真工作流程/6% w! A% X" i7 l, Y 1.4.1 选择工作流程/6 1.4.2 自动工作流程和显示工作流程/77 F- i% g! _- d, v, S 1.4.3 处理多个解法/75 f0 w" h7 X% k! x% B, h$ d2 i( [ 1.4.4 处理多个仿真文件/8 1.5 上机指导:支架有限元仿真/8 1.6 习题/14  第2章 模型准备/15 2.1 几何体理想化/15 2.1.1 几何体理想化概述/15: w8 X* C. a; X# V/ b6 ] 2.1.2 理想化几何体/162 t5 l* R- ~4 k  o' w 2.1.3 移除几何特征/17  t" J4 |) [3 V9 s/ Z 2.1.4 中位面/19" ?+ w/ G  o" p 2.1.5 分割模型/19 2.1.6 缝合/20% v% i1 P- k4 P8 e" G6 n 2.1.7 再分割面/21  Q* I( U3 t4 k6 V2 f4 d, ^! }+ s 2.1.8 上机指导:移除几何特征练习/22 2.1.9 上机指导:网格中位面练习/23 2.2 使用NX建模工具修复几何模型/25. {1 ]. A/ V$ U9 f. L1 Q" o 2.2.1 修复问题/25 2.2.2 诊断问题/25 2.2.3 修复几何模型的常用工具/26 2.2.4 上机指导:活塞几何体修复练习/27 2.3 习题/37  第3章 基本网格技术/385 W+ e, o, R7 b! i, y 3.1 网格基本信息/38. ^( k  T2 n5 N7 a2 I 3.1.1 网格划分概述/381 I: C* C# }4 S0 X 3.1.2 网格单元大小/38 3.1.3 自动单元大小计算/39 3.2 物理和材料属性/40( n7 }7 l: X' p4 y+ F 3.2.1 材料属性/40 3.2.2 材料类型/41 3.2.3 创建和应用物理属性表/41/ }/ Z5 L+ ]* f9 k; E* }! z 3.3 网格捕集器/423 G( ?" ~1 i$ O. { 3.3.1 网格捕集器概述/42 3.3.2 创建网格捕集器/42% ^' Q1 I- ?. H0 j( S: t: R 3.3.3 管理网格捕集器/43 3.3.4 上机指导:高尔夫球杆/44 3.4 3D网格划分/52 3.4.1 3D四面体网格概述/52 3.4.2 创建3D四面体网格/53 3.4.3 3D扫描网格概述/53& N7 u2 a( M  }: A 3.4.4 创建3D扫描网格/55- ]# u# |# C/ W 3.4.5 上机指导:3D网格划分/55+ u+ e8 @1 z) S' s; q$ A 3.5 2D网格划分/57$ W3 Q$ V# ?3 W2 g6 \+ h6 s 3.5.1 2D网格概述/57$ R' ?: v* r$ |8 M 3.5.2 创建2D自由网格/580 c$ ]$ J* p* x, S5 ~ 3.5.3 自由映射网格/59 3.5.4 2D映射网格概述/60- N. W9 b8 ]- k/ g 3.5.5 上机指导:创建2D网格/60 3.5.6 上机指导:创建2D映射网格/63 3.6 1D和0D网格划分/65 3.6.1 1D网格概述/65, R) L# e! g3 n  p! U# W 3.6.2 创建1D网格/65* C+ {, y9 A/ W6 _ 3.6.3 1D截面/66 3.6.4 0D网格/66 3.6.5 上机指导:创建1D网格/67  ]7 k9 O, \% B; @. x& b: N 3.7 习题/70  第4章 高级网格技术/71; G$ G$ i( e4 c4 n, w 4.1 网格控制/71  p' D4 X. d) H5 o 4.1.1 网格控制概述/71 4.1.2 网格控制密度类型/71& Z! q  _; [3 I6 v 4.1.3 上机指导:网格控制/72) d* m( y/ c- C 4.2 1D连接/76) ?/ Q( B' T7 y5 o/ n 4.2.1 1D连接概述/76 4.2.2 边到面连接/76: E: R0 a# |) t9 L 4.2.3 点到点及节点到节点连接/77 4.2.4 蛛网单元连接/78 4.2.5 使用RBE2和RBE3蛛网单元/79: O3 N2 ?) I( G3 ?4 b. J 4.3 网格修复/79, x  \) V$ O+ `; U" K 4.3.1 自动修复几何体/79 4.3.2 塌陷边、面修复/80/ }3 n" M% n; X 4.3.3 合并边、合并面/81 4.3.4 分割边、分割面/82 4.3.5 缝合边、取消缝合/83: x. K# i1 p6 n" } 4.3.6 上机指导:几何体抽取/85, i( U# T* x4 e. K2 t: Q8 h4 v 4.3.7 上机指导:缝合练习/88/ V/ I5 B5 E+ n0 Y5 U 4.4 习题/93  第5章 边界条件/941 p' {% I* I$ N4 Q$ ` 5.1 边界条件概述/94 5.1.1 NX边界条件/94' u* }4 [3 ~, ~1 z( s! Q* N 5.1.2 基于一般几何体和FEM的边界条件/94, q- I7 c( x: E! d 5.1.3 边界条件显示/95 5.1.4 边界条件管理/96, F  d$ O8 \. Q! v8 \: f% Z 5.1.5 上机指导:支架的载荷和约束/968 w( u) i; X( n+ P/ ^ 5.2 创建载荷/985 O( x& V$ [( H/ r$ ` 5.2.1 载荷类型/980 t/ m. ^! ?: _) m+ c 5.2.2 力载荷/100$ M  }: N% \. H. T- R8 `! M 5.2.3 轴承载荷/101( o+ [6 L' G% ~3 B+ E- e) T9 m  q3 z7 { 5.2.4 螺栓预载概述/103$ ?/ k4 C+ g4 { 5.2.5 上机指导:扳手的载荷/104 5.2.6 上机指导:应用轴承载荷和销钉约束/106 5.3 创建约束/109$ R) g3 y( Q6 }; C- R 5.3.1 约束类型/109 5.3.2 用户定义的约束/110- e, p9 H! u+ R 5.3.3 强迫位移约束/1112 B' e* M6 y& C( q3 A( \ 5.3.4 销钉约束/112 5.3.5 上机指导:叶轮施加自动耦合约束/112 5.4 使用边界条件中的字段/118 5.4.1 使用字段定义边界条件/118* D2 N) P: s& { 5.4.2 使用字段定义力载荷幅值/118; e. [1 h; a3 I8 M8 ]2 l* r( \ 5.4.3 使用空间分布定义力载荷/119 5.4.4 局部建模/120 5.4.5 上机指导:塞子施加自动耦合约束/121' d, V9 e  j( H2 @1 \0 Z 5.5 习题/125  第6章 后处理/126% ~! c9 e- _% F' {# a 6.1 后处理概述/126 6.1.1 后处理简介/126  t0 P0 D" L- I/ q) K$ o5 f 6.1.2 后处理导航器/126 6.1.3 后处理工具条/128 6.1.4 导入结果及结果类型/1284 ~& d; V% V0 f/ g5 ~ 6.1.5 上机指导:导入一连杆的后处理/130 6.2 后视图/134 6.2.1 后处理视图概述/1341 W% r' [9 p  F9 {0 V 6.2.2 轮廓、标记图和流线/135 6.2.3 切割平面/137' n! Z# O+ D5 |  a/ w 6.2.4 后处理中的动画/137' w3 v) C' G( W2 |+ H 6.3 图表/138/ Q7 F! i( N% L. S 6.3.1 图表概述/138 6.3.2 创建图形/139 6.3.3 创建路径/1390 B- u7 ^' P8 t: u; S5 N 6.3.4 上机指导:图表/1403 `; j( n7 ?' r6 `, b% p 6.4 报告/144 6.4.1 报告概述/144 6.4.2 创建和管理报告/1447 m# l; Z' r0 [4 k( s- f# \6 B 6.4.3 上机指导:报告/145! \* X8 X1 I6 G) ~' q( x 6.5 习题/147 / v- K0 L/ O3 ~' d; j; q6 j9 Z4 C* I 第7章 求解模型和解法类型/148) P7 Q- D. s( ]7 n3 `! |& W 7.1 求解模型/148) k% n+ t0 B( B- Z3 N 7.1.1 求解概述/148 7.1.2 NX结构分析和解算类型/149 7.1.3 NX Nastran输出文件概述/150 7.1.4 解算模型/1515 {1 }* {. |( F' k- a 7.1.5 NX Nastran解法监视器/151) e0 u+ _( X# v, ~- n 7.2 线性静态分析/152 7.2.1 线性静态分析介绍/1521 I8 w9 @6 V2 r3 Q 7.2.2 支持线性静态分析类型/152 7.2.3 使用网格和材料的线性静态分析/1534 M0 @* k" J- C: n5 |8 v 7.2.4 为线性静态分析定义边界条件/153 7.2.5 设置线性静态解算属性及使用迭代求解器/153/ A: O- p4 y) [7 X 7.2.6 上机指导:连杆的线性静态分析/154& j4 D6 B2 J+ d2 `3 d7 }8 J+ L7 h 7.3 线性屈曲分析/157- G( _$ B- p- v5 C' E 7.3.1 线性屈曲介绍/157; ^; K. j: m; y3 ?# _ 7.3.2 在线性屈曲分析中如何处理载荷/1576 U' w* x/ V0 r. I$ z. R7 ] 7.3.3 使用网格和材料的线性静态分析/158 7.3.4 为屈曲分析定义边界条件/158) L  g. u$ `4 m( `. Q" e$ i2 @ 7.3.5 设置屈曲解算属性/158 7.3.6 上机指导:线性屈曲分析/159; o6 L& Z' ~, i0 C, N3 p 7.4 模态分析/162  j$ ?  ]  ?$ t 7.4.1 模态仿真介绍/1624 {9 g1 i+ M8 f% h7 ^+ @5 j: N3 H 7.4.2 使用网格和材料的模态分析/162 7.4.3 为模态分析定义边界条件/163 7.4.4 设置模态解算属性/163' z' [0 p- f1 q2 h 7.4.5 上机指导:模态分析/163 7.5 耐久性分析/167 7.5.1 耐久性分析介绍/167 7.5.2 准备模型以进行耐久性分析/1681 X  l0 E- u9 n3 \5 } 7.5.3 疲劳材料属性/169 7.5.4 了解载荷变化/169" T+ s! s# z  E$ j3 b* {7 Q 7.5.5 了解疲劳寿命/170 7.5.6 评估疲劳结果/171# X0 C) @' w* ]+ q 7.5.7 上机指导:螺旋桨的疲劳分析/171 7.6 优化分析/176 7.6.1 优化设计概述/176 7.6.2 优化分析过程及创建步骤/177: ^" n! K5 u3 _) s 7.6.3 优化分析选项/179' F: q  H. ^" n. b; d- I& G 7.6.4 设计目标/180 7.6.5 约束/181 7.6.6 设计变量/182; Q& d$ C9 e; j3 t  m3 B 7.6.7 优化结果/183 7.6.8 上机指导:三脚架的优化分析/184 7.7 习题/189  第8章 高级FEM建模技术/191, }+ N5 L. Y" r# x 8.1 接触和粘合分析/1919 K/ i4 K! g) u0 [7 c 8.1.1 曲面和曲面接触/191 8.1.2 曲面和曲面粘合/192* N) ]9 {4 @1 q3 s6 Y% H. Z 8.1.3 自动面配对/193 8.1.4 上机指导:曲面和曲面接触分析/194+ @( T' U2 c+ c' B% o7 y% L, I* e. v 8.1.5 上机指导:曲面和曲面粘合分析/200 8.2 高级非线性分析/204 8.2.1 高级非线性接触概述/204/ b' W9 c) l3 W. u+ U, M' k 8.2.2 定义高级非线性接触/2058 d8 T# t5 g4 Z# s% ]9 a 8.3 装配FEM分析/206 8.3.1 装配FEM概述/206 8.3.2 装配FEM和多个体FEM/207 8.3.3 装配FEM工作流程/2079 v3 v% O! [: k+ a" g 8.3.4 创建装配FEM文件/208! C! o1 t, h8 |* t 8.3.5 创建关联和非关联装配FEM文件/209 8.3.6 连接组件FEM和解析标签冲突/209 8.3.7 上机指导:航天器的装配FEM分析/210 8.4 习题/2196 U4 Q0 ^- \9 K) ~: r7 s6 B 6 \" C: V, C9 ]/ T- R" D$ S# H 第9章 NX热流分析/220 9.1 NX热分析/2200 N8 L5 s2 s0 m7 f, R 9.1.1 使用NX热和流/220 9.1.2 工作流程/221  R  ]. a0 E% v) k5 U% Y9 K4 O 9.1.3 定义属性单元/221) F0 o, g0 K6 w1 }) @; k- l( ` 9.1.4 定义热载荷和约束/222 9.1.5 定义热耦合/222 9.1.6 模型解算/223  D4 L3 S$ {- z 9.1.7 上机指导:PCB板热流分析/223 9.2 NX流体运动仿真/229 9.2.1 NX流体运动仿真特点/229 9.2.2 工作流程/2305 c, ?. h1 v2 a 9.2.3 定义约束和载荷/230- K5 ~% Y$ n9 Q7 R0 C: ]* D6 X 9.2.4 流体域和流体面网格/231; V8 }( t) N% u& [. Q+ l: m 9.2.5 流体域边界条件/231 9.2.6 流表面和流阻塞/233" Q( @" V) [; N% S2 V 9.2.7 上机指导:NX流体分析/234 9.3 习题/241) H; |, w6 O, X! | + ~. }6 I! h% F# a1 Q 第10章 运动仿真概述/242 10.1 运动仿真介绍/242/ N- q  E5 r. z* y+ r 10.2 运动仿真文件结构/2421 t: N* O* h7 V" {. o 10.3 运动仿真工作流程/243! J- v& u( v  \" k% j# e2 Q 10.3.1 新建运动仿真文件/243. z$ Z! C: \7 F. A. h% u: }1 y 10.3.2 环境设置/243 10.3.3 工作流程/243# {1 \4 F& W* \% i: Z7 C/ K) } 10.4 上机指导:四连杆机构运动仿真/244 10.5 习题/248) N; z/ K* ^+ {7 {" h  第11章 创建连杆和运动副/250! O! G1 d( h4 z1 K 11.1 连杆介绍/250# I0 |. ]/ V1 N 11.2 创建连杆/250: ~2 w+ u6 M# O. p! @ 11.2.1 质量属性/250 11.2.2 设置固定连杆和名称/251# q6 J) ~# `4 o" l) N- j" h3 ^ 11.3 运动副介绍/251 11.4 旋转副/251 11.4.1 旋转副介绍/251 11.4.2 创建旋转副/252 11.5 滑动副/252* }/ T( Z$ `5 Z3 _3 ? 11.5.1 滑动副介绍/252 11.5.2 创建滑动副/253 11.6 柱面副/253" Y/ v4 ]5 [# z4 `/ C4 C 11.6.1 柱面副介绍/253 11.6.2 创建柱面副/253 11.7 螺旋副/2541 _, `7 K" t; J8 @1 I 11.7.1 螺旋副介绍/254 11.7.2 创建螺旋副/254) s2 ^0 O2 n5 l 11.8 万向节/255& m& L$ e( O! H: O6 S6 s 11.8.1 万向节介绍/255 11.8.2 创建万向节/255 11.8.3 上机指导:活塞运动仿真/2564 f' t7 @" h" H 11.8.4 上机指导:万向节运动仿真/258 11.9 固定运动副/260. r* o$ b, A) c! w 11.9.1 固定运动副介绍/260 11.9.2 创建固定运动副/260 11.9.3 咬合连杆介绍/261 11.9.4 上机指导:四连杆运动仿真/261 11.10 齿轮副、齿轮齿条副和线缆副/264 11.10.1 齿轮副、齿轮齿条副和线缆副介绍/264( W8 T- `2 U2 ]) o& a 11.10.2 创建齿轮副/265/ f6 b. T$ W" L0 \  b# }5 u 11.10.3 上机指导:齿轮副方法的锥齿轮运动仿真/2650 e. p; W2 i, U' l* e+ o 11.11 弹簧与阻尼/267 11.11.1 弹簧与阻尼介绍/267# E7 E( f3 Y+ ^) h* O, U" |+ x 11.11.2 创建弹簧与阻尼/268 11.11.3 上机指导:门的运动仿真/268 11.12 2D、3D接触和衬套/272 11.12.1 2D、3D接触和衬套介绍/272 11.12.2 创建3D接触/272 11.12.3 上机指导:用3D接触方法锥齿轮的运动仿真/272& i: Y1 _' R) n$ V, G/ ~2 X 11.13 点在线上副、线在线上副和点在面上副/274. a9 h  _9 k4 a# M+ z" O 11.13.1 运动高副介绍/274' Q. V2 {9 C! n+ T  N 11.13.2 创建点在线上副/275 11.13.3 上机指导:阀门的运动仿真/275 11.14 上机指导:挖掘机模型运动仿真/277 11.15 习题/2852 D" _+ _, C. y4 {8 i+ k " Y& `4 K1 j* `, ~ 第12章 创建运动驱动/2878 J0 G% ?" k/ |& h/ S; z: J6 |# [! A 12.1 运动驱动介绍/287* c9 D+ t' ^* g, A3 g+ W 12.2 恒定驱动/287 12.2.1 恒定驱动介绍/287 12.2.2 上机指导:车门机构的运动仿真/287. g7 B- J6 Z; B, X 12.3 简谐驱动/2900 ^! X. C6 D$ A, q: _ 12.3.1 简谐驱动介绍/290 12.3.2 上机指导:折叠式升降机运动仿真/290( B, f- C3 d$ i 12.4 函数驱动/294 12.4.1 函数驱动介绍/294 12.4.2 创建函数驱动/296; I/ B. y4 M$ o9 @ 12.4.3 上机指导:机械手运动仿真/297' g8 s* z0 ^7 w( C$ c( K( ? 12.5 关节运动/302 12.5.1 关节运动介绍/3022 Y9 G' u7 V. I7 m* k6 X" @! i 12.5.2 创建关节运动/3026 n4 G6 G3 ^! l; F2 U" Q 12.5.3 上机指导:冲压机构运动仿真/302 12.6 上机指导:电风扇运动仿真/305: q6 w+ h/ Q- Q" B 12.7 习题/3081 v6 K3 i+ G" E" ^; s ( I$ C3 g0 A3 T1 c0 b 第13章 基于时间的运动仿真/309 13.1 封装选项/3094 A0 E! m7 t. o! D" ^6 z 13.1.1 干涉/309& }# ?1 U, A8 i- i; [0 U 13.1.2 测量/311$ v% h% c  S) L% l% t 13.1.3 追踪/3139 i3 l2 U0 L& J' D 13.1.4 上机指导:转向机构追踪检查/314 13.1.5 上机指导:转向机构测量检查/316 13.1.6 上机指导:转向机构干涉检查/318 13.2 创建电子表格/319/ m, r  l( h8 ], ?2 a/ l0 a/ T 13.2.1 电子表格概述/319 13.2.2 用电子表格驱动铰链运动和仿真运动/320 13.2.3 上机指导:电子表格练习/320( E9 }" ?1 h; |$ c 13.3 绘制图表/323 13.3.1 图表对话框/324 13.3.2 执行定义的图表/325# \2 o" ?3 n& s& a- Q0 k 13.3.3 上机指导:挖掘机插值载荷函数图/326 13.4 习题/330- H& N* a" R8 p3 g1 z$ | 附录A 考试指导/331 附录B Nastran安装以及配置/373 参考文献/377  ( ^. i" e4 G" ^: ?  r7 ? 序言本书为全国信息化应用能力考试工业技术类指定参考教材,从完整的考试体系出发,同时配备相关考试大纲、课件及练习系统。UGNX高级仿真是一个综合性的有限元建模、解算和结果可视化的产品。高级仿真包括一整套前处理和后处理工具,并支持广泛的产品性能评估解法。- j& T% |; L6 K0 h7 p2 C, u 本书详细介绍NX6的高级仿真和运动仿真等方面的内容,注重实际应用和技巧训练相结合。全书共分为13章,第1~9章详细介绍NX高级仿真模块功能的使用,第10~13章详细介绍NX运动仿真模块功能的使用。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 [7 I5 c, N' @/ J. c 第1章介绍高级仿真结构、高级仿真导航器以及高级仿真创建流程。 第2章介绍理想化几何体、怎样移除模型上的特征、创建中位面和缝合等命令,以及修复几何模型常出的问题。" Q8 g! ~" P) y8 i; D# B 第3章介绍网格的概念、如何创建物理和材料属性、网格捕集器的使用,以及如何创建3D、2D、1D和0D网格。 第4章主要介绍网格控制的概念、1D连接的概念和创建以及网格修复常用的命令。1 T; H( c. A+ p1 }" }6 x 第5章主要介绍高级仿真中边界条件的概念、如何创建载荷、如何创建约束、如何创建边界条件。  $ U( N5 a9 H+ E/ m: B 文摘插图:: s3 T5 O, M9 O    下载地址: http://dx1.jiaokey.com/emlib4/BO ... 6c351/14ab6c94000f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1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下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1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来看看,希望能有用' F/ g3 l: H1 D4 m( |6 U- ~6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sitemap|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UG网-UG技术论坛-青华数控模具培训学校 ( 粤ICP备15108561号 )

GMT+8, 2024-6-15 14:06 , Processed in 0.16317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