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结构设计对模具设计有个大致了解是很有好处的,至少我们在产品的模具评审时可以很好的与模厂进行配合。$ W+ z6 O# e4 D* O" Y
基本程序大致如下
1 F; X2 F4 {: H. x3 I+ u* j7 @一、对塑胶产品图纸及实样手板的消化。0 s; y6 {. V; M- [' d
包括了解产品几何形状、尺寸、公差及设计基准和技术要求,清楚用料名称牌号及表面处理。& I# f. M5 P1 L+ S
二、型腔数量确定及排列。
{# e! {6 X! |! c数量主要根据产品投影面积、形状、进度、批量及效率来定。# R( z0 B9 G/ q2 S) g$ g
型腔的排列涉及到模具尺寸、浇注系统、抽芯机构、热交换系统等的设计。3 y' ~! d1 O% L7 N/ }8 L! W
三、分型面的确定。
, Y9 y" M. D; l- g. g* j0 o9 o这对于我们在模具评审是要重点留意的地方。分型面(包括侧向分型机构)选取时要不影响产品外观,要有利与模具加工;有利于浇注、排气、冷却系统的设计;确保产品尽量流在后模;便于安装金属镶件。# M# d. |0 }7 M) y: K" {
四、浇注系统的设计。8 p2 J6 k' {9 q: P
包括主、分流的形状尺寸,水口位置、形式、面积等。这点在产品的模具评审时同样要重视。
% {( K0 U* L# c水口位置与个产品之间距离尽量保持一致,并使其流程最短以少压力损失,进胶时应对着产品中宽畅壁厚的部分,尽量是溶接痕发生在产品不重要的位置,控制好塑胶流向以利于排气及注塑镶件的固定。
3 m2 Z& A9 p5 Y) d+ G五、排气系统的设计。
/ M i4 s+ G0 V( k$ h8 Q2 Y- p常在型腔最后充满的部位做排气槽,其深度要根据塑胶来确定,一般为0.05X25.4;有时也可以利用型芯、镶件、推杆等配合间隙来排气;有时也可用专门的排气塞。
" i& R: M' l; G+ ~+ m六、冷却系统的设计。! W0 k5 ]# {+ ]4 V( d1 F4 H
重点考虑后模和型芯的冷却。! s3 `5 ]+ k& t
七、顶出系统的设计。
/ b: i7 m* A. o* B j L3 B大致有机械、液压、气动顶出三种模式。
( A. ?9 H( Q. ?6 E! U( q机械顶出包括推杆、顶针、司筒、推板、推块等。顶出点要均衡,*近难于脱模的、刚性好的部位,以防止顶出变形等。
* |0 R4 c# b2 T对于我们结构设计人员来说,在设计产品与模具评审时要注意与模具密切相关的有以下方面:
3 x# H: j( w! {$ t* |& i1、设计的尺寸精度塑胶产品能否满足;* f+ [% U. O: c5 D% A! j
2、分型面是否符合外观要求,水口是否合理
) C- s& B0 f* ?* W/ y0 }3、脱模斜度是否合理;
; H; _/ ]( a0 f2 Y$ G4、制品壁厚是否基本均匀,壁厚变化比较大的地方是否有过渡;' c/ g3 R# @- b( Y7 f: l
5、是否有薄胶薄铁料位;; V, {9 O: W# L) g: ~+ ^& k; r4 I
6、后处理的可行性;4 D) v! F2 T, G: Y
7、行位斜顶的避让空间是否足够,斜顶至少要有6.0M- M' `4 F8 u0 a. J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