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华模具培训学校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青华模具培训学院
查看: 998|回复: 1

3D真的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4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模具设计培训zb 于 2012-7-24 14:07 编辑
3 c. _% I+ l& `+ U! E$ Z' t9 Q* |0 d$ P8 H
随着计算机的成长,3D软件也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走过了一段成长的历程。我从1992年开始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种可以在计算机的2D屏幕上能实时显示3D模型的软件,觉得很神奇,也从那时开始,我钻入到3D软件这个无底洞里,先学了基于HP Unix工作站上的ME30,接着又学习了Ideas、ug、ProE,计算机平台也从Unix转移到了Windows,直至到我今天一直为其工作卖命的Solid Edge。1998年的Solid Edge V4好像还记忆犹新,今天的Solid Edge ST3已经上市快大半年,时间也跨过了十三个年头。        在最开始阶段,大家对3D软件还是很陌生,觉得很高深,所以曾经有段时间,只要你会操作3D软件,你就是这个企业里面的高手,你也就有了跳槽的资本。所以那个时候,企业一边在花大价格采购世界顶级的3D软件,一边人员跳槽相当频繁。只要培训结束以后,就立马跳槽走了。所以那个阶段,企业并没有真正把3D软件用于产品设计之中,而是作为企业的形象工程,而且最要命的还在于价格。3D软件的价格高不可攀(那个时候工资只有1千多点,可软件就动辄要十几万美金),也只有少数几个行业领导者的企业或者大型国企能买得起,小型企业只能望洋兴叹。我那时服务的企业,有幸成为这个时代的尝鲜者,而我也有幸在比较早的时候就开始用3D软件。但那时我的工作不是设计,而是拿别人用2D设计好的东西,把它转成3D,去验证一下是否可行,充其量只能说是验证。
' H$ ^6 |. Q: W2 e) l3 k: A$ u* W$ j; T& H. n$ I) W( @; O
        那个阶段,看着西装笔挺的3D工程师来给我们介绍产品和功能,觉得他们的工作真的很高深!# ~3 X* n6 I! r4 K3 y! n' j) \
没有想到,我现在也成了其中一员。0 {" Q. p- N# K; M3 C5 i) L
  在这十多年时间里,我至少走访过上千家企业,与很多企业的老总、设计主管、工程师探讨过3D软件的作用,估计也有几千套软件经过我的演示而被企业选中。虽然现在3D软件的功能比十几年前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企业也不再来问我,为何要上3D,而且能够买得起3D软件的企业也不再是哪些大的国企,中小企业现在都能拥有。但我就一直在想:3D真的在企业里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吗?企业买了这些3D软件以后,应用情况如何呢?6 C" y; \0 A4 j6 R

& x* q& D2 Y6 |) Q+ \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3D的功能。3D软件能直观地表达产品的状态,即使没有学过机械的人,他只要在计算机上转转鼠标,就能从各个角度,直观地观察这个产品,消除了交流带来的沟通错误。另外,3D软件创建的模型,能快速发现潜在的干涉,将一些设计的差错找出来,我想这大概是3D软件所能带来的最大,也是最普遍的两个功用。$ S4 g2 [$ G+ {, b1 {- p4 y
       其次,3D软件也走下神坛,现在几万人民币就能购买到一套,甚至几千元,当然盗版摊位上5元也能购买到,我们就另当别论,所以现在会3D的工程师也就没有以前吃香,会3D的人越来越多,但企业却好像并没有获得应得的效益,这是为什么呢?& x* ]- Q/ @9 r+ e" t
1)企业没有3D的设计标准:当前我们国家所有标准的制定都是瞄准2D,还么有一套完整的3D设计标准,造成很多企业不知道如何来应付,就造成了工程师用3D软件设计出来的产品得不到认可,必须要再换成2D的图纸。从这一点看,跟十多年前3D软件的状态差不多。工程师加班加点完成了3D模型,却得不到承认,还必须要转成2D图形,因为企业的存档还必须是2D图形,3D模型不能存档的。久而久之,工程师逐渐淡化了3D,还是觉得2D能解决所有的问题。3D仅仅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0 u' p6 e1 z/ u: `" ]  [9 L  没有3D的设计标准还体现在建模过程中。就是同一个零件,不同工程师的建模方法不一样,造成设计修改比较困难,设计出来的3D模型只能自己用,别人不能用,数据重用性差,这也是阻碍三维发展的障碍之一5 ^4 e+ F; p5 F5 w% c% L
        2)信息交流也是2D的标准:企业之间的交流、部门之间的交流,还是基于原始的2D图纸,3D只是在很有限的局部区域使用。就是在很多国外企业用3D,但给国内的加工企业,还是通过2D图纸来交流,造成人为的交流障碍。大家拿到一个3D模型,不知道如何来判别这个模型是否是正确的?你必须把它转成2D图纸,标上尺寸,再来判别,从这个角度出发,3D也是一个花瓶。
1 {. Z0 P+ X4 t, u" K# g6 h        3)企业不重视3D软件:企业虽然花钱买了3D软件,但由于他的使用比较复杂,对当前的设计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企业为了完成生产任务,不会强制工程师去用3D软件。只要这个工程师能把产品设计出来,送到车间去加工,他才不管是3D还是2D呢!特别是在工程进度紧张的情况下,2D图纸只要改几个尺寸就能用于生产,等到生产阶段发现错误,那也是小修小改。5 H' F5 }! n7 Y( E# v
   4)3D软件自身格式混乱,不能通用:3D软件的发展没有2D那么统一。2D的数据格式就是Dwg和Dxf,AutoCAD是龙头老大,因此所有的2D图纸,都能自由地打开阅读。但对于3D软件就不是这样了,现在也没有任何一款3D软件能占到市场份额的30%,群雄割据,诸侯纷争。每一款的3D软件都有自己的格式,自己的建模思想,相互之间的数据得不到通用。有些大点的企业,各种3D软件都有,但却找不到一个重点。- / C0 k/ K  O: {2 o- F: e
        5)3D软件不能通吃所有领域:在企业里面,实现无纸化生产,是多年来的愿望,目标,但一直得不到实现,顶多从CAD到CAM能做到一部分,可绝大部分还需要2D图纸来过渡,牵线搭桥。要命的是,3D和2D又是用了2个系统,造成彼此的不关联,时间和精力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给耗尽了。
7 g! o0 P% H6 k& u+ F      当然了,还有其他很多因素,比如人的惰性,学了2D就不想学3D;3D没有历史可以继承,必须全新开始等等,我不能一一列举出来。但针对前面这些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拿出一个好的方案呢?: e)
- X) B' }+ W+ O" w1 A+ Z) h+ x6 `/ B        我相信大家不是不想改,而是没有找到一个对症下药的好办法,因此我们也开始尝试,实践。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总结出来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并且已经在一些企业里获得应用,得到很不错的反馈。这就是西门子公司的Solid Edge 3D软件再加上一套合理的实施方案,帮助企业达到使用3D设计的顶峰,产生十倍于投资的回报。+ Y4 T# ?  X) A1 `
首先从企业的根基入手,为企业建立基于Solid Edge的三维设计规范(解决问题1),运用JT、PMI的最新技术,实现基于3D的数据交流和沟通(解决问题2),具有同步建模技术的Solid Edge实现3D数据的统一管理和重利用(解决问题4),在企业的全范围内,包括设计、工艺、制造、管理等所有部分,使用Teamcenter工程协同管理环境(解决问题5),这样企业领导也不再是局外人,他们的积极参与将是成功的关键(解决问题3)。+ e) `! b2 y5 n, o7 k
         1)三维应用的根基就是设计规范。在国标和企业允许的范围内,将企业所有环节的人召集在一起,特别是标准化部门,参照2D的设计标准,以及Solid Edge软件的特点,制定出合理、有效的3D设计标准,将3D模型纳入到企业管理环节,视3D模型和2D图纸具有同等的效用。标准制定以后,还必须定出具体可操作的监控程序,帮助企业有效地实施这套标准。
' N( m7 [6 q! s/ D1 b) `        这是在Teamcenter 环境下的3D设计流程标准。
2 g; w( `. ?0 n0 H& m% r: {8 x2)充分运用3D的新技术,解放2D:Solid Edge的同步建模技术是第五次CAD技术革命,它能统一、重用所有3D软件的数据。我们就可以创建以Solid Edge为基础平台的企业3D设计架构。不管是来自ProE、Solidworks、Catia的3D数据,全部交由Solid Edge统一管理,对外交流采用JT格式,对内使用附加了PMI(产品制造信息)的3D模型,这样大家就能在3D环境下,即可以直观地察看3D模型,又可以很方便地判别尺寸、加工要求是否达到设计规范,自然地就将3D模型的地位提高到一个很重要的地步。提外话,附加了PMI的3D模型,还能被后续的CAE、CAM软件识别,自动完成设计信息的传递,实现无纸化目标就指日可待。
- r, B8 w8 v+ X8 }        3)领导重视是保证成功的关键:在企业里要实施一个新的项目,特别是对原有的规则有点冲突,对原有的利益链进行重新分配的时候,领导的态度就很至关重要,而且领导的参与度也是是否成功的方向标。以前基于2D的评审、考核机制,就必须转变到基于3D的评审、考核机制,实现电子化的评审过程。
发表于 2012-7-24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前想学习这个软件,电脑不太给力后来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sitemap|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UG网-UG技术论坛-青华数控模具培训学校 ( 粤ICP备15108561号 )

GMT+8, 2024-6-17 22:47 , Processed in 0.05275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