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有人问起怎样画符合制图规定画法的压缩弹簧。其实要画一个工程图并不难,但要工程图符合制图规定画法确实有点难度。SW也只提供了螺纹的规定画法,而诸如花键、弹簧、齿轮、轴承等,SW至今没有提供相应办法。以压缩弹簧为例,其实想想办法用规定画法还是可以实现的,但如果要让它实现半自动化就要化一番功夫了。4 [/ E" s8 X% y
之所以只是半自动,是因为工程图在自动生成时,图纸比例不一定合适,有时候尺寸、粗糙度、形位公差及其基准等位置需要适当调整,公差值等也可能需要修正,还要按需要添加技术条件,这些没有人工干预未必就合理。
) ?- H) Q. r9 ^( F本弹簧工程图可以由弹簧模型的不同配置,半自动生成。除上面提及的需人工干预之处外,右边的“位移—压力图”中的具体高度值和压力值需要手动输入。也可以不要“位移—压力图”而将它屏蔽。弹簧的直径标注根据输入数据的情况能自动选择外径、内径、或中径。
: A" M1 f! B* {+ z8 @ k: c回帖达50帖以上,我将在国庆前后出详尽教程。鉴于以前不少朋友反映我的教程不好懂,此教程力求让稍懂SW的朋友都能看懂,都能跟着一步一步走到底。对有基础的朋友,本教程也尽量做到简单中透有新意,不致令人厌烦。本教程将从建模入手,包括基本模型、添加配置、弹簧装配(含动态装配及动画)、工程图制作、模型的自动化改造等内容。
9 u/ X9 ~9 s# J) ~# j* f T0 N, Y S; E/ ^; s
弹簧类零件是经常要用到的,最适宜做成可设变的模型,以便随时调用。
, z6 j* m' e* n% M这里通过改变高度对模型和工程图进行同步设变,当然也可以作成对全部主要参数进行设变,自然比仅对高度设变要复杂些。1 y5 T+ L; o# w; w
本弹簧的制作符合标准规定。
5 H2 F7 ^; |% X) y由于时间问题,在这里只能草草对模型做法作个概括的说明。
; C) z' U. L3 E
$ c x; {/ F( i: V7 y- q步骤:; |* j6 Z7 d/ {2 D) D
1、作拉伸切除用的草图1,在此图中除了用实线作出切出弹簧两端平面的范围外还设置了一些构造线,这些构造线的作用在后面是有用的;! Y+ X; L9 u0 y5 d$ I
2、用作出螺旋线功能的变螺距选项,做出弹簧的扫描路径。由于要对高度进行设变,对变螺距中的参数(工作段螺距和各位置的直径)用方程式确定。取有效圈数5圈,总圈数7.5圈,并紧段螺距为2。
8 V% a, S: m9 N1 u* F% p) t j- J3、以直径为2的圆作轮廓扫描出弹簧毛胚;
/ W% Y; P& x2 _4 z2 C) j5 e4、用拉伸切除特征切出两端平面;1 M; n* Y; H* x* m+ ~
通过以上步骤零件模型已经完成,很明显只要改变弹簧高度,就能直接得到新的弹簧模型。下面要制作能设变的工程图,一般是做一个专用于工程图的配置。
" w7 F3 `' w0 g4 d! Q z: q
9 L5 }6 W5 M' W' k# X9 H3 X5、做一个切除弹簧中间段的草图,由于草图1的中部斜构造线上已经确定了几个关键点,所以通过几何关系可以容易确定切除的高度位置,然后切去中间段;& ]# O7 H# \2 c/ I" b0 U/ K
6、做一个草图6,将以后需要在工程图上表现出来的其它线条在此草图中反映出来,然后设定此草图为“显示”状态,以便在工程图中将这些线条显示出来。包括两条反映弹簧锥形的点画线和力图的位置等;0 H1 Q$ z1 q# x+ R
7、绘制工程图
; @1 W, C8 ^6 s7 G M( j当然,再适当改造一下模型,可以实现许多朋友很关心的弹簧动态安装和弹簧动画制作问题- X* L, t+ S9 Q D. d
8 g8 R6 s; e+ C3 {& v* f/ o" ]& T$ b, N8 c7 n" k7 s$ l; 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