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 u1 F f' t4 s
4 W) j p6 H7 \# O2 q
APQP手册.pdf
(1.45 MB, 下载次数: 63)
5 V# n$ e, @. c) X U9 W7 M- S7 ]6 X! ]' E5 ^8 ?, f
3 V; q/ D$ U' J2 r o5 F' }7 D+ Z2 w! D' S5 M4 C" i5 T$ {; E
QS-9000 及其配套手册中文版 修订工作组 张建伟 QS-9000总培训师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于洪涛 QS-9000培训师、审核员 中国汽车产品认证委员会质量体系认证中心 李志颖 QS-9000培训师、审核员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郑元辉 QS-9000培训师、审核员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APQP) 翻译 (中方)朱毅 (美方)Linda Liu (Delphi) 译校 (中方)王秉刚 叶盛基 宫志鹏 (美方)David Tai(Ford) Jason Yeh(Chrysler) Dale Cui(Delphi) 7 X: }/ z/ S( l
T7 P% d/ b( j+ L" F6 }$ Q& V0 [QS-9000及其配套手册中文本 编译前言 为在中国推广和借鉴QS-9000汽车工业质量管理经验,促进中国汽车行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水平的提高,并为在中国逐步开展QS-9000质量体系第三方认证做准备,促进准确理解QS-9000的全部内涵,在国家技术监督局、机械工业部的积极倡导下,在美国三大汽车公司(Chrysler,Ford,GM)驻中国机构的支持下,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组织编译了中文本QS-9000及其配套手册[包括QS-9000质量体系要求、质量体系评定(APQP)、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及控制计划(APQP)、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测量系统分析(MSA)、基础统计过程控制(SPC)共七册]。 在编译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中国各有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得到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及德尔福(Delphi)公司驻中国机构的密切配合与协作。QS-9000及其配套手册中文译稿提出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负责组织中方与美方各有关单位共同组成编委会,组织有关专家对译稿先后进行了三轮的认真审议。形成正式译稿后,陆续寄至美国汽车工业行动集团(AIAG)审阅确认。因此,QS-9000及其配套手册中文本是中美双方专家集体智慧的成果。 在此,我们谨向为QS-9000及其配套手册中文本编译工作做出努力和贡献的各位人士致以诚挚的谢意。 这里,我们要特别感谢国家技术监督局认证办公室吴季直副司长、肖建华处长及王卫东先生;机械工业部科技与质量司石坚中副司长及阎育镇处长、汽车司有关领导及产品认证处郑金城处长,黄学平调研员的支持和指导;感谢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及德尔富驻中国机构各有关专家和编译人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感谢美国汽车工业行动集团(AIAG)对QS-9000及其配套手册中文译稿进行审阅的各位专家。 由于时间仓促,QS-9000用其配套手册的中文本尚未达到尽善尽美,有的编译难免有不足和不确切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也将本着QS-9000待续改进的精神,不断提高编译选题和翻译准确性。我们真诚地希望广大读者对QS-9000及其配套手册中文本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一九九七年六月 于天津
/ r* `7 `. ^; t0 H+ ]8 \
8 I# g) c) R, M2 R, j$ M8 HQS-9000及其配套手册中文版 再版前言 自一九九七年六月QS-9000及其配套手册中文版出版发行以来,中国汽车行业在QS-9000的学习和理解,贯彻与实施以及开展第三方质量体系认证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预防为主、减少浪费、通过待续改进不断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需求已成为汽车供方质量管理观念的核心内容,汽车产品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际合作司与标准化司、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及美国品士公司(PLEXUS CORPORATION)大力支持下,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获得了美国汽车工业行动集团(AIAG)关于QS-9000系列手册中文翻译、出版和在全球内发行的授权。同时一九九七年六月QS-9000系列手册中文版式获得美国三大汽车公司认可。根据版权协议的要求和中文版式发行近三年的使用情况,我们成立了修订工作组,根据来自各有关方面的修改建议,并结合我们在QS-9000培训及认证工作中的体会,翻译了QS-9000质量体系要求第三版、质量体系评定(QSA)第二版和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第三版,修改完善了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APQP)、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测量系统分析(MSA)和统计过程控制(SPC)。 在修订和再版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石保权司长、国际合作司孔小康副司长、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肖建华秘书长、王卫东及徐有刚部长、;机械工业区局行业管理司杜芳慈调研员的支持和指导。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感谢手册中文版97年版编委会中方及美方的全体成员。中方:王秉刚、叶盛基、张建伟、孙林、汪惠林、刘耀民、赵幼贤、张建中、颜景茂、李传禹;美方:Keh Tung:David Tai,Paul;M.Meredith(Ford);Jason Yeh,Chen Jianhe(Chrysler);Vicky Hao,Bill Holland(GM)。 特别感谢美国品士公司总培训师方俭先生给予的支持与指导。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二000年五月 3 |. t# N- C4 m0 S a
! D- P5 s$ Q) T2 Q; E
前言 本手册和报告表格由克莱斯勒、福特、通用汽车供方质量要求特别工作组所批准的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小组和控制计划小组长制定。 克莱斯勒、福特、通用汽车公司供方质量要求特别工作组的任务是统一克莱斯勒、福特、通用汽车公司在其各自的供方质量系统内所使用的参考手册、程序、报告表格和技术术语。因此被克莱斯勒、福特、通用汽车公司各有其指南和表格。这些指南和表格之间的差异导致了供方资源的额外要求。为改善这种善,克莱斯勒、福特和通用汽车公司决定制定并发布本手册。负责本手册制定的工作组由福特汽车公司的Mike Mazur领导。 本手册为确保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在供方实际开展起来,对制定计划和检查清单提供了通用的指南。本手册并未给出如何进行每一项目的APQP和控制计划的具体说明。这项工作最好留给每一个部件的评审组。 尽管这些指南希望覆盖通常发生在早期策划、设计阶段或过程分析中的所有情况,但还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寄给顾客的供方质量部门。如果说不知如何与这样的相应机构联系,则与顾客的采购部中的采购员联系。 特别工作组衷心感谢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副总裁Thomas T.stallkamp、福特汽车公司副总裁Norman F.Ehlers 和通用汽车公司副总裁G.Richard Wagoner,Jr.的领导和参与;感谢汽车工业行动集团(AIAG)在本手册的起草、出版和发行中所提供的帮助,以及特别工作组负责人Russell Jacobs(克莱斯勒)、Radley Smith(福特)Dan Reid(通用)的指导。 本程序1994年版的所有权及版权由克莱斯勒、福特和通用汽车公司所有,该手册可通过AIAG(联系电话:810-358-3003)订购。允许汽车工业界的供方复制任何表格和/或检查清单。
" n( K9 I; |/ I/ u% ] u
( G2 y2 t* ~2 B" P7 |9 x5 F。。。。。。。。。。。 1994年6月 $ q; G& b5 ]8 b% Y" ?
. W& K' Y$ p! }2 F, j4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