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 j4 T9 s( L5 {
一.《美国往事》 课程:人生
1 u% W( v5 y8 `. t X0 l7 A《美国往事》包含了一个男人在这个世界上所能遇到的一切。友情、爱情、想、
7 `* I+ U6 G# @% x6 t! n0 }+ |* ^责任、冲突。它更像是一场让人不愿醒来的梦,当面条躺在床上,在温暖的灯光和的迷离的电话铃声中回到那些逝去了的岁月,这场梦便开始了,直到最后的面条终于露出笑容,我们才回到自己的人生,去继续那些不尽的故事。什么帮派,什么仇杀,原来都不重要,印象中只有一个毛躁的少年,偷看一个美丽女孩儿跳舞;只有一个负罪的兄弟,每天早早地上床睡觉;只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面对背叛了的友谊,语调平和,不动声色。《美国往事》带着你作了一个三小时四十五分钟的梦。人生如梦,这也许是惟一的感受。 - A6 E8 H9 I$ _6 U) a6 y
这是莱翁内“美国三部曲”之一,是意大利人眼中的20-60年代的美国形象。导演一改好莱坞传统西片的格局,以独特的视角塑造了美国黑社会人出生入死的人物形象。 3 Q& s8 |3 H; t& h$ V
/ A( I2 {7 \3 |& e' t' m( X
二.《辛德勒的名单》 课程:责任
& }, Y* F6 n/ m3 N" x所谓责任,就是未必做得成却必须去做的事。对于辛德勒来说,救助落难的犹太人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责任。而把那段历史搬上银幕,则是斯皮尔伯格作为一个犹太艺术家的责任。《辛德勒的名单》包含着对受难者的祭奠,对拯救者的敬意,和对光明一定到来的信念。在影片放映后的一片赞誉声中,斯皮尔伯格平静地把影片的全部收益捐给了美国的纳粹大屠杀纪念馆。 0 D$ o* O! b4 ?- b- l/ Z" ~( o
德国投机商人辛德勒是个国社党(即纳粹党)党员。他好女色,会享受,是地方上有名的纳粹中坚分子。他善于利用与关系攫取最大的利润。在被占领的波兰,犹太人是最便宜的劳工。因此,辛德勒的工厂只使用犹太人。然而这些人得到这份工作也就得到了暂时的安全,作为战争产品的生产者而免受屠杀。辛德勒的工厂成了犹太人的避难所。
! A7 }" V% i# ?然而纳粹对犹太人的残酷迫害使辛德勒越来越不满。1943年,纳粹对克拉科夫犹太人的残酷血洗使辛德勒对纳粹的最后一点幻想也破灭了,他清楚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和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可怖。从那时起,辛德勒只有一个想法,尽可能多的保护犹太人,使其免受奥斯威辛的死亡。他制定了一份声称工厂正常运转所“必须”的工人名单,通过贿赂纳粹官员,使他们得以幸存下来。他越来越受到违反种族法的怀疑,但他每次都很机智地躲过了迫害,一如既往地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营救犹太人。当运输他的女工的一列火车错开到奥斯威辛时,他还破费了一大笔财产把这些女工又追回了他的工厂。
. ^0 [7 ^3 H- N' V' Y) Q9 A }
* Z0 j# t% h, A7 q8 R- m$ u三.《肖申克的救赎》 课程:信念
: v7 i3 b5 E6 J6 m“有一种鸟儿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一个人能够在十五年痛苦的牢狱生活里,不放弃对自由的向往,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力量?所以他成功了,成功夺回了自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句话:体制化是这样一种东西,一开始你排斥它,后来你习惯它,直到最后你离不开它。想想看,我们的身体已经有多大一部分被体制化了?
0 x* ~% ~; H( d6 Z行业者安迪,被误判杀妻服刑。在恶棍横行的鲨鱼骨监狱,安迪凭智慧求生存,渐渐赢得监狱长官的倚重和身边监趸的爱戴。可是,他在处理税务报表上的能力换来的是监狱长官要把他永远囚禁的决心。 ! J' @, O7 |" n4 F9 d( h+ G
20年的铁窗冤狱,安迪的唯一希望,就在牢房墙壁的大海报后面!
/ r' q/ c4 W0 W5 x, d$ w( G9 Y$ r) p3 m5 I4 ^! M% 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