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zh.810 于 2012-10-13 21:02 编辑
8 F" D+ g' Z$ G+ R2 r
- Q0 t9 Q+ E. tmoldflow模流分析从入门到精通 ( `" O$ a; \3 U" p& ?. b

图书简介:9 N, Y3 j8 n) Z8 p0 t
本书由浅入深,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模流分析软件Moldflow的使用方法。书中提供了大量实例,供读者实战演练。另外,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本书专门提供了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视频,这些视频和本书所有的实例文件一起收录于本书的配书DVD光盘中。
5 G6 b' Q3 Q) Y ~5 c! ~: ? 本书共20章,分为4篇。第1篇介绍了注塑成型的基本知识和模流分析软件Moldflow的一般操作过程;第2篇介绍Moldflow软件的界面操作、网格的划分、网格的诊断、网格的处理、浇注系统的创建以及冷却系统的创建等模流分析的前处理操作;第3篇介绍了Moldflow的工艺参数分析、填充分析、流动分析、冷却分析、翘曲分析等常用分析类型和分析结果;第4篇详细介绍了对电池后盖、管件接头、电话外壳、MP3外壳、手机外壳等实例的操作分析,以提高读者实战水平。6 D& s, e# H" N1 |/ B" O& q2 E9 i
本书涉及面广,从基本基础知识到基本操作,再到实例演练,几乎涉及Moldflow的所有重要知识。本书适合所有想全面学习Moldflow技术的人员阅读,也适合各种使用Moldflow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对于经常使用Moldflow做注塑成型加工工艺和注塑模具设计的人员,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0 ^! s T( O* n" R
目 录) K+ i C, Y4 U9 X. ?: [- e$ @ l
第1篇 基础知识篇
- D: I7 h$ T; n$ L第1章 注塑成型基础知识 2
, R, P" h2 R4 S( }1 m$ t% A* z1.1 注塑成型基础知识 2
. u/ m) n" o) d- ]1.1.1 注塑成型原理 2# m; \' z# \6 Y* S# G
1.1.2 塑料的塑化 34 u- P2 F/ Y( t" {3 ?
1.2 注塑成型机 3
! l- n( N$ o0 F$ x: P* R8 s {( y1.3 注塑成型模具 5) e4 I6 v5 r' x% G" a2 A1 J
1.3.1 概述 6
: l) W2 U4 y! L1.3.2 冷流道注塑成型模具 6
) V K* [+ D# J; U# {' s0 z1.3.3 热流道或绝流道注塑成型模具 7
" g5 p" b, ~/ h( E) U1.4 注塑成型过程及工艺条件 75 f8 _% g6 _7 F1 |- O. R; z
1.4.1 注塑成型过程 7
2 t/ u' z! ~6 d" g, S- R1.4.2 工艺条件 8
3 f1 Y+ ?) G h) N2 z( z$ |! z1.5 注塑常用塑料的主要性质 91 B% t$ x7 b# X2 a; A* f9 F
1.5.1 概述 9/ P& S& k) U" ]; b+ c8 } v
1.5.2 热塑性塑料 10
. s u4 U0 e0 ?1.5.3 热固性塑料 14
8 |. x) V) r* [! D7 G- Q( g1.6 常见制品缺陷及产生原因 15
1 z' J4 M. n0 r: ^1.6.1 飞边 153 q0 I( F7 }, l/ T! Q \6 u# P
1.6.2 气泡或真空泡 16$ \3 R6 G$ ]3 {" I7 F
1.6.3 凹陷及缩痕(Sink Mark) 16" {' o" W5 C' |1 a# y- ]1 f
1.6.4 翘曲变形(Warping) 17
0 \+ v2 [' `- x& Q6 T1.6.5 裂纹及白化(Craze Crack) 18
& _" P( p g" L" R1.6.6 欠注(Short Shot) 18
i( v. T* K) D' t- c* p! _- Z& z6 T1.6.7 银纹(Silver Streaks) 19$ `1 i6 O: {* u: S/ p1 k
1.6.8 流痕(Flow Mark) 192 h3 ^* W* |" k. S: Z9 |4 o
1.6.9 熔接痕(Weld Lines) 20
" G: V6 x2 ^4 u1.6.10 变色(Color Change) 21; L% k8 s% ^4 p( N
1.6.11 表面光泽不良(Lusterless) 21
) Y7 w9 p: A2 {+ W# {1.6.12 黑斑(Black Specks) 22
0 }$ k% e/ u# d2 u1.6.13 脱模不良(Die Adhesion) 22
4 q s/ y F, h2 t8 e3 v* U1.6.14 尺寸不稳定(Unstable Gauge) 231 G9 Y c# F/ z' W, ]; A
1.6.15 喷射(Jetting) 24& ]0 S0 Y1 X. E8 f0 s# S% N$ J
1.6.16 表面剥离(Delamination) 24
5 b9 w4 a2 `* J- H& U4 Z7 o' |( w1.6.17 鱼眼(Fish Eyes) 252 n( w5 S1 \ q* j
1.7 本章小结 25( s1 e) ^( i) r% @
第2章 Autodesk Moldflow软件简介及安装 26
( E- l8 K4 U$ L/ G" ^1 B2.1 Autodesk Moldflow软件简介 26
8 @) s; f/ v: }! l1 Z+ ?2.2 Autodesk Moldflow软件的安装 276 b6 m6 z) x( ?
2.2.1 安装Autodesk Moldflow Insight 2010模块 27
8 u6 L! V/ k1 E8 n9 j m2.2.2 安装Autodesk Moldflow Design Link 2010模块 31
: f g3 D. `6 e( e, e' a0 c6 v2.3 本章小结 33
; k$ @3 s/ w9 D, \" z s* l; b第3章 Moldflow一般分析流程 34
# v8 G M3 v6 h9 C; q) q. g- \3.1 新建一个工程项目 34
5 O$ E$ m9 h* E S' ]( k" I3.2 导入或新建CAD模型 34
7 ?- D+ s" |0 T. C B) e, \3.3 划分网格 357 h) E) f- W. T* e/ `
3.4 检验及修改网格 36
* r! }& a4 d! V7 u+ e3.5 选择分析类型 42, |2 u+ V( D& {1 f$ t, l
3.6 选择成型材料 43" ?. R. C5 Q8 F9 b
3.7 工艺参数 44/ f) ^! V5 i; g# D3 ~$ m
3.8 选择浇口位置 450 f D( y9 r. \6 i7 a$ Y
3.9 创建浇注和冷却系统 46
. ]+ r' Y2 H$ z. x, e/ w9 O5 j3.10 分析 48& S% c6 g9 D, H( B! @
3.11 分析结果 48
. ~+ Y Q) t; w/ B3.12 本章小结 53
2 [' W( u1 M& e6 K& G& X( l' K第2篇 前处理操作篇
. }( h& U! b3 L$ M第4章 初识Moldflow 56( i! B4 c: `7 \$ b5 B( B: M' U4 w3 Z
4.1 有限元分析基础 56
/ ^8 |. J. H# J$ j4.2 注塑成型模拟技术 56' c+ x' w$ g8 _3 g' a( _
4.3 Moldflow的操作界面介绍 57& r. O3 k: O$ }8 y! ^$ V& x( }) |
4.3.1 文件操作 58
7 @6 B& t: L- S8 {1 \ ^4.3.2 编辑和视图操作 62& x! Q% _3 u; j. U
4.3.3 建模操作 627 _& f/ E1 J3 @5 b4 U- F" w
4.3.4 网格操作 75
" }$ \' v* g* L- M4.3.5 分析操作 75, |/ ~, X3 |, t2 _+ F
4.3.6 结果操作 776 R# E: Z$ [8 L" h) Z: Q
4.3.7 工具操作 78
- p% f) R# l" g' \4.3.8 帮助系统 81
2 ~6 F; q& ]* [4.3.9 报告 82+ g. s \3 K! ?* e8 n4 S+ x
4.4 本章小结 829 j, T7 v" D' N P' p
第5章 网格划分 83
+ F4 P( {4 `8 `0 e" G& J5.1 网格的类型 83
/ X# D6 ^6 p! Q" \) d5.1.1 中面网格 83
' f$ V0 m2 I, F9 [2 R2 G& o' L5.1.2 实体网格 842 X" u, j: J$ X
5.1.3 表面网格 84
& I; c, V2 B7 s) q. T+ J5 s0 |' n5.2 网格的划分 85
: m+ K1 y7 C' q; C1 Q, R5.3 网格的状态统计 88
' c/ {" V+ U* t) T w4 e/ ^& E5.4 本章小结 90* u& z H2 G% {
第6章 网格诊断 91! |0 k# _5 Q% m! a0 J q1 C
6.1 网格纵横比诊断 91
) I! u1 Z1 b2 G- y6.2 重叠单元诊断 93# x: Y# Q7 h% K1 j$ k9 ^3 C3 [
6.3 网格配向诊断 94% U! G; a W, Q) r/ d( Q# A
6.4 网格自由边诊断 96( T: \# m% ~1 \& T" f
6.5 网格连通性诊断 97
# k1 ]+ ?7 Q$ p9 ]) m6 ?6.6 单元厚度诊断 99
/ y. m- q+ `+ o7 `3 G2 ]0 r: B6.7 网格出现次数诊断 1008 s) }/ Y. ?4 ^
6.8 双面层网格匹配诊断 1010 G! V) @& l, G N/ t
6.9 折叠面诊断 103
) |$ A. ~; h, F& i9 R5 o" S6.10 零面积单元诊断 104/ T( Q0 G# ]2 |
6.11 本章小结 1065 ]; P; ]1 X& C' k' ~
第7章 网格处理 107
3 Q' G! s# @+ C2 R$ o/ {$ {7.1 网格自动修补 1075 ^ G9 W! Y* N' v* w& k
7.2 纵横比处理 108
1 i7 V. j0 ?4 m8 c8 |$ X% e7.3 网格整体合并 108
8 c0 A- u1 n [0 y+ e7.4 删除单元工具 1097 f, p {4 q6 k' Z' h. e6 i- h
7.5 边工具 111
: q4 _) b0 j+ S7.5.1 交换边工具 111( k! A$ O! y3 C- v) Q; E( Y2 F
7.5.2 缝合自由边工具 112
& ^( y4 D+ J( w) m& [1 f7.5.3 填充孔工具 114% B1 h$ e9 d# O3 o8 w/ ~3 F1 p! |/ Z
7.6 重新划分网格 1155 G2 w& a8 A2 c2 ^- Q
7.7 节点工具 117 E7 \. U7 N Z0 Y) U
7.7.1 合并节点 117
R2 u, [1 [5 B& {7.7.2 插入节点 119" I. t* A" @! _9 h- {; `
7.7.3 对齐节点 120& i& t& }/ b& G
7.7.4 移动节点 1222 ?# t D; d6 h2 A q2 P
7.7.5 清除节点 1231 d, S2 B, C5 A2 x/ t* V
7.7.6 匹配节点 1248 f5 T5 \6 e ]) P$ g5 c
7.8 平滑节点 1262 y1 g4 J) I& ]- I
7.9 创建区域 127
7 l2 R/ B5 i. V/ }7.10 单元取向 128. ? u" {2 M4 f' G" E! E; W' _9 o
7.11 创建三角形网格 130. P( {$ M) Q* w* z
7.12 网络缺陷处理 131
5 f R7 A7 q% {1 H0 v7.13 本章小结 133' N+ T9 |2 K$ q6 b
第8章 浇注系统创建 1343 W3 o3 {5 d5 ]# R
8.1 浇口设置与浇口网格划分 134
# Z' V3 ~7 x7 O A* M8.1.1 概述 1340 X' @* s8 r+ p V# |3 F* z- e
8.1.2 一模多腔的布局 135! m2 A' G" f$ u" h+ g
8.1.3 浇口设置与网格划分 137
5 y- t5 O! I6 O, H+ ^) C2 x8.2 流道设计与流道网格划分 140
* w( }* G+ M" p, H8 j4 H8.2.1 概述 141' Z: ?% ]5 i4 p* I1 b2 Y$ r: Q
8.2.2 流道的创建 141- r8 {% ?' u w( [7 O
8.2.3 流道网格划分 145" c5 u* G: X+ w
8.3 向导创建浇注系统 1474 K# M0 e6 x8 @
8.4 本章小结 1492 Z. g+ o0 t- K r& J* l1 z
第9章 冷却系统创建 150
5 o& E9 ~7 B% q. Y l9.1 冷却系统构件建模 150
; C4 \- V- e8 _2 T& G* }9.2 冷却系统网格划分 154
" _6 f. t3 ~7 M9.3 设定冷却液入口 1561 O' j8 y8 H' K* B! Z
9.4 向导创建冷却系统 157
6 J+ x# f5 E' T i1 E% l" B9.5 本章小结 1592 K- J$ e- P9 `2 U; Q; W: T! k; g
第3篇 分析与结果操作篇2 s: h* \5 v# D0 v9 C$ n. [+ @
第10章 分析类型与工艺设备选择 162% C* y' I' P9 d, [* ^8 Z
10.1 浇口位置分析 162
$ G5 j0 S+ R. ?/ @2 u) n4 C10.1.1 常见的浇口类型 1622 r& D4 l3 H" i( h' W& _+ h
10.1.2 最佳浇口分析的设置 163
* m( `: L" l& q10.1.3 最佳浇口分析的结果 165
, U" I# B' O1 G6 U& V5 J7 h. b10.2 成型工艺窗口分析 165
) G4 _8 R8 j4 [$ \9 }10.2.1 成型工艺窗口分析设置 165
: [3 T3 K4 r8 g/ V* p4 d10.2.2 成型工艺窗口分析的结果 168
5 J& I9 }1 k0 Y% w$ P10.3 DOE分析 170
- K9 G. Z% I* l/ k3 w ^2 s9 I10.3.1 对填充的优化 170
8 o, b) X% }, {' { k) _/ R' ~5 g10.3.2 对流动的优化 175- V1 n2 Y* U( W! v7 i, l
10.4 工艺优化分析 180
8 }* g9 v) p7 d10.4.1 工艺优化(充填)分析 180
2 v1 d8 X3 s( o10.4.2 工艺优化(流动)分析 185
- y! S9 j2 ]9 t( y7 N' d10.5 其他分析 189
6 f) I' Y: ~8 Y/ z* P* H. l10.6 本章小结 190
7 e' b" V3 d* {% ^( Y" ^) ^6 `. _- ^第11章 充填分析 191
, V* P$ Q V& v' B" M- x: D9 M: R11.1 充填分析工艺参数设置 191
' c' p+ o. d1 P( P; r11.1.1 建立充填分析工艺参数 191+ G y4 L0 S4 q! j2 x/ U
11.1.2 充填分析的工艺参数 1965 P( ?" v m$ U5 U+ B5 o
11.2 充填分析结果 198
# h: s/ c; f2 I. r) O$ d11.3 本章小结 2012 K8 Z$ S5 Z! k, w- I& u
第12章 流动分析 202
" V; f8 o5 w4 h5 K# ]12.1 流动分析工艺参数设置 202& r% @: P& n/ `4 \; j
12.1.1 建立流动分析工艺参数 202- R! Q9 u+ W, p' C/ u
12.1.2 流动分析的工艺参数 206
% B. Q/ E, x+ ]12.2 流动分析结果 207+ c' F) ~( l! @2 G% V+ U. S8 g
12.3 本章小结 211- D1 ~% o" t/ c9 W* V
第13章 冷却分析 212
\. U2 r8 @; v. N13.1 冷却分析工艺参数设置 2127 @; s0 a3 s! }- l. N( y
13.1.1 建立冷却分析工艺参数 212
" [' a, ]: W5 w4 [2 E4 F13.1.2 冷却分析的工艺参数 214( g5 i: e7 c/ P: A5 _& I
13.2 冷却分析结果 215
: R1 ~: r- s3 m% ~13.2.1 冷却分析结果的判定和分析过程 215
% S# B+ [9 u, z% a$ v# c" k13.2.2 分析冷却结果 2179 R# B+ g. H. U1 N! U
13.3 本章小结 220
4 X- Y5 M m3 Z; A7 @第14章 翘曲分析 221
: s1 Z, V$ ]6 k( l( F6 x" T. T14.1 翘曲分析工艺参数设置 221
% Q/ S N2 k. B, E: v; r$ r' n4 l14.1.1 翘曲分析序列 221
# S/ T/ A- R$ A& r$ D" d14.1.2 翘曲分析实例 2224 k( [6 \3 i0 ~, A8 v6 _
14.1.3 翘曲分析的工艺参数 2289 m1 ^$ F, @; b u' m0 [" \; y z
14.2 翘曲分析结果 229
5 H" q0 s3 P# W- }, x$ n14.2.1 翘曲分析过程 229
* W# k/ s- k( W% I; b2 X5 W& p14.2.2 所有因素引起变形 230% U0 {' Q6 c) M* p& s
14.2.3 冷热不均引起变形 2324 p, Y/ B4 a: y" k- K. ~
14.2.4 收缩不均引起变形 233
& f- c- ~( N0 U6 \( V+ K5 N14.2.5 取向和角效果引起变形 2359 ~3 j* _' s8 D$ @/ m/ h+ j
14.3 本章小结 235
E% z5 {6 N$ P w第15章 分析报告输出 236
" Q8 V. [/ M/ |15.1 分析报告输出应用示例 236+ v; n) _7 Z( @; U1 a
15.2 编辑分析报告 240
* C' n2 N: Y0 k7 \4 g15.3 本章小结 2423 J* C- F& J* F- T
第4篇 实战案例篇5 d& v) g* Q+ Y* Y5 V" [
第16章 电池后盖——工艺参数调整 244
0 \4 R* ]' x; [' h16.1 概述 244
" [0 v) i9 G/ Y! `9 p9 T2 |16.2 最佳浇口位置分析 244
x/ c L) n7 e) [9 a3 ?7 i: z16.2.1 分析前处理 244' J9 ?0 C8 Q9 k7 f& X
16.2.2 分析计算 251
6 z8 p1 ~/ H6 z8 l16.2.3 结果分析 252& j6 t! d. ]& c- g7 v$ ~/ b* K- _! p
16.3 产品的初步成型分析 253 i/ K G' c6 x' [
16.3.1 分析前处理 253. j( d3 ^7 S+ g; r& V; Y
16.3.2 分析计算 258
0 B, S6 k4 E" [16.3.3 结果分析 260" ^) ~1 h# }; G8 w, k
16.3.4 模具设计和工艺设计的调整 266
. W7 v4 j p& t- s& E16.4 产品设计方案调整后的分析 266# L, K! ]0 m [. i" G: v
16.4.1 分析前处理 266
7 J; v/ l& P, {, B2 r( s2 l* B16.4.2 分析计算 270; E6 G( n: _# K$ ~; E
16.4.3 结果分析 271# u5 ?7 L7 ^0 h8 j7 Z0 G
16.5 本章小结 277( a) N3 q2 t( o/ }5 p' S% l
第17章 管件接头——充填分析 2783 u% I! m: ~9 `0 ]
17.1 概述 278
) F5 f% }# ]: `, Y+ L& C" D17.2 最佳浇口位置分析 278
# f; O$ a& b o7 U+ g1 _9 g17.2.1 分析前处理 278
7 k( H; B) ^' t2 l2 G% H17.2.2 分析计算与结果 284& S2 x+ W3 O+ J0 E2 W# I O, @+ A4 S
17.3 产品的初步成型分析 285
, L; B6 z5 }2 `- Z# E* |17.3.1 分析前处理 285
6 \; e) ^! V6 Y- m17.3.2 分析计算 295
% v+ @5 l |' g: W/ z17.3.3 结果分析 295
- X% O9 A' m- ^. `6 _17.3.4 产品及模具设计调整 297
- {* l% N/ X3 M17.4 产品设计方案调整后的分析 298
5 p# {3 Z8 G8 D17.4.1 分析前处理 298
. m( C5 }+ D7 j17.4.2 分析计算 311( j" L3 U+ n% W6 i* A
17.3.3 结果分析 312
. d4 K$ t* V- M$ Z* ~17.5 本章小结 314# I1 ?0 u W0 H! s, @+ P% T( ~. ^
第18章 电话外壳——流动分析 315
" t0 f/ u, K2 n0 ^6 K# w# K+ i18.1 概述 315
" ~- h/ S `1 F. f18.2 最佳浇口位置分析 3153 }. l3 L3 V9 p) x! x
18.2.1 分析前处理 315+ g+ ^* w' ]; F1 W; @' Q2 N! m5 R! `0 A
18.2.2 分析计算 3214 S r6 w. B7 l2 L
18.2.3 结果分析 321
$ J. `3 m! Z* p A0 [! S& d1 D8 T18.3 产品的初步成型分析 322
& l' |) T$ i4 X8 c18.3.1 分析前处理 322
2 \# ?/ |% }2 T9 |' T18.3.2 分析计算 332( J6 E |/ G! W2 x
18.3.3 结果分析 334) o- M- L! U5 Y0 ?5 f
18.3.4 工艺设计调整 3382 K- X \# Y, s8 @8 N4 I# Q
18.4 产品设计方案调整后的分析 338
& ^) P! O) G/ i" T5 C18.4.1 分析前处理 3382 ]% G- k5 n% ~7 [' [/ |. L
18.4.2 分析计算 343% H+ F8 }% x& x( E( S0 G
18.4.3 结果分析 345
. {, M. {+ x5 q$ m18.5 本章小结 348
: b. e' ^" w$ [3 E0 L第19章 MP3外壳——冷却分析 349
% t5 \/ Z& W, \6 K" v6 J; @+ m19.1 概述 349
4 X4 Y. }9 l! \, {1 U: U5 [: R/ y19.2 最佳浇口位置分析 349( `4 n1 u& x# f! q2 `
19.2.1 分析前处理 349
" s) T0 _2 X5 ^! V19.2.2 分析计算 354
. U. l, m$ N ~19.2.3 结果分析 355
/ d3 e8 {5 y: g7 `- F' T0 b( D! i! S& T5 r19.3 产品的初步成型分析 356& Q A$ h; M. h t/ f0 g. d
19.3.1 分析前处理 356 J; o. v9 r+ L5 _
19.3.2 分析计算 361
9 D) w5 [0 V6 W) Y) w1 W2 p) g, d19.3.3 结果分析 363* X) [% B3 j: T9 |
19.3.4 模具设计和工艺设计的调整 367) j& v G! H% I( f* j
19.4 产品设计方案调整后的分析 367% L- b& ^* a/ E2 v3 }
19.4.1 分析前处理 367
% Q' O9 V- E; o+ B& r8 e19.4.2 分析计算 3747 r) _1 `* o- F
19.4.3 结果分析 376+ ], h$ h! t' Q( _5 N
19.5 本章小结 380/ c( G* q+ Q7 f/ G/ m( B
第20章 手机外壳——翘曲分析 381" ^4 Z9 ]9 \3 n. B" B& z) f9 B
20.1 概述 381
) \* s6 E6 h+ d( L: l5 a+ d20.2 最佳浇口位置分析 3818 Y# s7 N% }* A) |: Z! b! q; V8 W
20.2.1 分析前处理 381+ K: J7 E: e3 f0 K
20.2.2 分析计算 3860 ]9 x2 T$ |1 z# |$ i( ^+ o7 A, Z
20.2.3 结果分析 3882 t! i7 T( r: M# d9 P' Q7 y) D
20.3 产品的初步成型分析 389- T& U5 t% B* Z. d$ c
20.3.1 分析前处理 389% s9 w# q# K2 R( J0 e0 _
20.3.2 分析计算 393! o2 r' Q- V" {) g% U: F* b q
20.3.3 结果分析 393+ x- y' O- s6 t; C
20.3.4 模具设计和工艺设计的调整 401$ a' k" Z! U. V* g
20.4 产品设计方案调整后的分析 401/ b& o+ x# {/ q; ]
20.4.1 分析前处理 401, ?/ F( v, \" c$ U# F
20.4.2 分析计算 405
/ m5 g& j8 ^! C, ?20.4.3 结果分析 405
" u! Z3 F% N% M* g- x" U20.5 本章小结 413 ( }. S, X9 z$ n! ?% p7 q
6 _6 q% b1 C/ K(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