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T* A$ ]% ^: d火焰山为什么这么热?一直以来有几种说法。头一种说法来自吴承恩,他“认为”火焰山的生成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自太上老君炼丹炉出来,蹬掉几块带着余火的砖,落到人间形成的。当然了,这是传说。 3 e$ J5 u9 ?# n! m( A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火焰山的火,来自地下煤层的自燃。有学者在考察火焰山时曾经发现这一带历史上确实有过烈焰熊熊的时候,这是因为构成山体的地层中含有煤层。其中有的煤层厚达11米,它们曾发生过自燃,近地表较厚的已经自燃殆尽,而且还可以看见那留下的紫红色燃烧结疤。关于火焰山曾是一片火海,史书上也有记载。王延德的《高昌行记》说,“北庭北山(即火焰山),山中常有烟气涌起,而无云雾。至夕火焰若炬火,照见禽鼠皆赤。”而当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第一次经过火焰山的时候,曾作诗《经火山》如下: 8 x9 b/ g' Z+ W, o. @6 f* f/ n" B$ q( U6 F; Q: e7 T) F5 \
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 ! s' @( c+ v+ e8 p# T3 H$ @ / I" u$ `0 @# y' f/ O; \% ?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 ( B% _+ @+ F4 @% O& x1 M( v. A/ d. D* Y! f( G6 Z- T/ P* S
不知阴阳炭,何独燃此中。9 `& q5 \6 @3 \9 K, X. D- W2 [
3 \# N* q4 e6 Z4 c( i$ Y
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 # |: y% Z5 C% j- v/ o, f- m$ B0 D% K
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功。 0 X( X/ u1 F8 m/ D5 [: P8 T. b& n6 V, E- i2 b; N. p
火焰山难得一见的雪景。吐鲁番地区被称为中国的“干极”,年均降水量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40。 # F8 y$ m% v- D0 t6 n须知煤层自燃,在新疆境内并不罕见。如今距离乌鲁木齐市42公里的硫磺沟煤田,自清代光绪年间就是“裂隙纵横,浓烟弥漫,岩隙间火焰呼呼,经年不绝。”到如今已经有100多年了。此煤田火区历时四年,于2003年才被扑灭。“天山是地质活动较为剧烈的地区,埋在地层中的水平煤层经过多次地质运动大多变为倾斜煤层,煤层露头后与空气接触,氧化后积热增温,引发自燃,最终酿成煤田火灾。”硫磺沟煤田火区项目技术负责人苗圃工程师这样解释道。6 i* H# I- W) I5 i
0 A% m. r" l4 H0 s9 P
想要扑灭一座这样的“火焰山”,如今的方法与传说中略有不同。按照传说中的方法,须向铁扇公主借来芭蕉扇,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为断绝火根,只消连扇四十九扇,便永不再发了。现在的煤田灭火工作者显然没有找到芭蕉扇,不过他们却有着另一套更为实际的办法。首先用推土机把火区作业面推平,然后用水管往火区注水。待温度降到70摄氏度左右之后,开始用钻机往地下火源上钻孔。紧接着,往钻孔里灌黄土泥浆,用泥浆把地下裂缝堵住,隔绝火源和空气的接触。最后一道工序是在地表上覆盖一层厚厚的黄土,以彻底使煤层脱离氧气。“现代铁扇公主”——新疆煤田灭火工程处日前已经表示,最迟到2015年,新疆境内的全部煤田火灾将被扑灭。到那个时候,新疆境内将不会再有燃烧着的“火焰山”了。 $ w( |) z, k' N& c# }其实,火焰山的炎热干燥,皆归因于此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现实中的火焰山为天山支脉之一,形成于五、六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千万年间,地壳横向运动时留下的无数条褶皱带和大自然的风蚀雨剥,形成了火焰山起伏的山势和纵横的沟壑。山区气温夏季可达47℃,太阳直射处,可达80℃,沙面可烤熟鸡蛋。 4 v% F l) L- z6 @: i' k 9 T* P/ f" M: B4 C0 e吐峪沟麻扎村民居。火焰山地区的房屋,大半是半地窖式的,一半埋在地下。散热快的土坯一直是当地主要的建筑材料。; B. ^1 g \* s. C
“吐鲁番”为维吾尔语的“最低地”。此处地处欧亚大陆腹心,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为大面积的干旱区,夹处在东天山博格达山脉与库鲁克塔格山脉之间,形成著名的吐鲁番——哈密陷落盆地(见34页图)。又因气候极度干旱,流水搬运物质能力很弱,盆地中水力堆积作用甚微,而火焰山又盘亘在盆地中北部,阻拦效应使天山流水侵蚀的风化物质,难以进入盆地中心,其陷落后得不到物源补充,盆地自然越来越低洼。9 k! ^) E/ u$ ?! h2 z0 ~
5 d# Y- J3 l8 L0 M' J
吐鲁番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团无力进入,西来的大西洋水汽又被天山阻隔。其地势过低,山地与盆地在短距离内高差超过5600米,气流下沉增温产生的焚风效应,使得此地干燥炎热。故素有“火洲”之称。由于山地裸露,草木无覆,戈壁沙漠面积大,日照时间长,白天增温迅速,盆地过低,热空气不易散失,形成了北纬42°线以上世界唯一的热火炉。6 m; a* L$ L) d, j
$ H7 j5 I6 h# l b吐鲁番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虽然年平均温度只有14.5℃,然而超过35℃以上的日数却在100天以上,即使38℃以上的酷热天气也有38日之多。多年测得的绝对最高气温为49.6℃(1975年7月13日),而地表温度能达到83.3℃,是名符其实的“中国热极”。火洲多年平均降水只有16毫米,夏季占一半,而托克逊年降水量只有5.9毫米,终年不雨或雨而未觉亦不足为奇,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干极”。5 H3 e0 g( H8 j6 H
4 D5 F/ U- \8 f a) k' T
所以,尽管现在已经没有明火烧山,但是此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仍旧将火焰山造就为“火焰山”,将吐鲁番造就为“火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