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浇注系统的设计与冷却系统的设计. {$ P3 T( R, H1 @0 P
点击下载视频教程: ^- g) {2 Y) L* C) V' b; r0 C
0 o! c3 q4 y5 B; T! z教程内容:
. b G- z6 \: s% |' b; y# W
9 o" C7 L" _; W1 v* x, B' B( J. b) z5 R; t4 O& r/ F
* K5 r9 ]6 r# [5 o0 O( A一、浇注系统的组成及能
6 a3 i8 h) w' g) m- d$ N! ^•浇注系统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及冷料穴组成。•浇注系统的功能,就是将熔融的塑料,经过注塑机喷嘴,在高温,高压,高速的状态下,通过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浇注的设计,对制品的质量和成型周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对模具设计人员来,对浇注系统的设计应有足够的重视。•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是在满足塑胶制品质量的同时,还应有利于提高成型速度来缩短成型周期。
P& r8 Z! w0 E7 ~, q% `, F1 z$ G( U- p1 ~
二、浇口的设计•浇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型腔的一段细短通道。是浇注系统关健之一,浇口的数量位置尺寸对塑件质量影响极大。•浇口的设置可决定模架的类型(二板模,三板模浇口的不同,影响去除浇口的方式(手动去除,自动去除)•设计者在具体设计中所采用哪种浇口需根据产品及装配进行进一步考量。具体设计原则如下:•浇口的设计原则1.浇口位置应设在制品最大壁厚处。最好不要影响制品的外观及功能2.浇口的位置选择应考虑熔接痕的形成位置。尽量使其产生在不太重要的位置。3.浇口的尺寸选择为制品基本厚度的50%——80%,应尽量的往小尺寸选取。因为小尺寸容易修改。4.加入纤维的胶料最好不要选用潜浇口与针状式点浇口,并且浇口较其它材料适当加大。因为这种材料如选用较小浇口会造成纤维的损害。5.胶口的位置应根据制品的形状,材料与装配进行选择。. ?! \% \+ y7 T, H% M
三、浇口截面的大小2 Y" L; X+ M, A/ s
按照常来说,浇口的截面尺寸宜小不宜大,先确定得小一些,然后在试模时,根据对型腔的充填情况再进行修正。特别是一模多腔的模具,通过修正可使各个型腔同时均匀充填.
1 h0 M8 L0 c, B! G小浇口可以增加熔料流速,并且熔料经过小浇口时产生很大摩擦而使熔料温度升高,其表现粘度降低,有利于充填。另外,由于小浇口的固化较快,不会产生过量补缩而降低制品的内应力,同时可以缩短注射成型周期,便于浇口的去除.
+ m3 k m9 d7 M1 ], X1 q但有些制品的浇口不宜过小,如一些厚壁制品,在注射过程中必须进行两次以上的补压才能满足制品的要求,浇口过小会造成浇口处过早固化,使用补料困难而造成制品缺陷。
4 [2 G7 @5 z' b+ B, q. p/ B# W具体浇口截面尺寸的确定,根据不同的浇口型式和制品大小来确定。7 J# q. E( T6 O' o' q
四、浇口位置的确定5 r p3 P( {* B
浇口位置的选择,一般应注意以下问题:- }6 m0 P! T |3 V
1)、浇口位置应设在制品最大壁厚处,使塑胶从厚壁流向薄壁,并保持浇口至型腔各处的流程基本一致。
3 ^3 y6 t- w0 K) P7 W* l2)、防止浇口处产生喷射而在充填过程中产生冲纹。; f& [2 @! |/ v# w* ?
3)、浇口位置应设在制品的主要受力方向上,因为塑胶的流动方向上所承受的拉应力和压应力特高,特别是带填料的增强塑胶,这种情况更加明显。
% Z0 s# q% Y# c$ a4)、在选择浇口位置时应考虑制品的尺寸要求,因为塑胶经浇口充填型腔时,在塑胶的流动方向与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收缩不尽相同,所以因考虑到变形和收缩的方向性。
* }: [; |9 ^; R- l5)、设计浇口时,应考虑去除浇口方便,修正浇口时在塑胶制品上不留痕迹,以保证塑胶制品外观。
. R2 K7 r4 o3 v3 x6 v \6)、在浇口位置选定后,应首先经胶件设计的工程师认可,或用较先进的设备模拟塑胶的流向以及通过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研究,再确认浇口的位置是否正确。; n5 T; a! R l
1 A7 V c7 s" t6 ~
五、浇口的形状
# |1 P4 ?: t0 j+ i- {+ v1)直接式( G; R! B8 B7 n1 s+ P! y7 P
1 压力损失小,充填易2 浇口处压力大,易产生变形3 切除水口困难4 经验数据:D≤2tr=1--2t=塑胶基本壁厚(下同)4 [) ?9 Z: c# |3 N
6 h. b& r) V8 ?% Z$ Z# C" I
更多教程请直接点击上面链接下载学习。+ ]7 [1 ~% ^+ U/ S4 r+ `* _4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