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文章《“中国制造”需要一个励志故事》,感触很深,转到过来给大家都看看。# t. w4 v" z' B' b A+ L
% b( c0 D& X J9 f
我很想坐在机床边或者流水线前,听德国工人兄弟讲讲过去的故事。从德国媒体的集体回忆看,那可真是一部心酸屈辱的历史。7 ~* v, ~, Z% t
1 {7 I8 P3 f- X! F, o6 z
日前有中国媒体转引德国《明镜》周刊的报道:厚颜无耻,这是125年前英国人给德国造产品扣上的帽子。1871年德国实现统一后,世界市场不易进入,在夹缝中追求强国梦的德国人不得不“不择手段”,仿造英法美等国的产品,并廉价销售冲击市场。偷窃设计、复制产品、伪造制造厂商……德国产品因此被扣上那顶不光彩的帽子。1887年8月23日,英国议会通过了侮辱性的商标法条款,规定所有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由此成为一个法律新词,用来区分“英国制造”,以此判别劣质的德国货与优质的英国产品。
+ j: w1 J- D: m& F- c( m' Y' [0 h
Z J& F9 S* v 德国人显然记住了这个日子,以至于125年后的今天,报纸、杂志、电台都在谈论它。谈论耻辱的同时,他们还在谈论些什么呢?是荣耀。
& s- G1 E' u. g/ R" s; l( o
. Z& [5 L( W/ A# x% n+ C “德国之声”称,从125年前的那个日子起,德国人争气地让自己销售到世界各国的产品比当地货的口碑还要好。100多年来,整个国家源源不断从中获益,任何一件“德国制造”产品“都像一块热气腾腾的蛋糕”,受到各国的欢迎。《南德意志报》则称,“德国制造”125年的历史就像一个童话。
0 m) `1 l( C# G, j% x M6 _ 1 b9 r6 {$ ]1 [: l$ Z# h/ O
与那些穷小子打拼成亿万富翁、灰姑娘变身公主的“炫耀帖”一样,德国人讲出了一个**裸的励志故事。
! n8 d5 H8 C- H) `. _( s% t$ U 7 H* W2 B) ]* p' t
我们的“中国制造”还就需要听听这样的励志故事。国际上,“Made in China”时不时就会成为被批判的对象。在国内,各种揶揄和抱怨声也不绝于耳。“中国制造”的处境,恐怕并不比当年“德国制造”要好多少。
, Y5 P1 J- W6 E8 j& o, M) M* B9 \ . f k! P r( J- [+ ?, `) F4 M
当如何应对?闭目塞听,归结为中国威胁论、列强毁我之心不死?自暴自弃,承认我质次价廉,爱怎么着怎么着?未免太没出息了吧。* b! i7 w, B5 N1 p# ` r1 B
" W- z% J/ k+ J7 L# ?8 r 继续听德国故事。英国1887年颁布《商标法案》,然而到了1894年,德国制造业界已经可以骄傲地称,“德国制造”比“英国制造”还要强。眼光再放宽些——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上德国产品被视为廉价的劣质品时,德国学者就开始呼吁工业界清醒过来:占领全球市场靠的不是廉价产品,而是质量。20年后,英国的罗斯伯里伯爵表示:“德国让我感到恐惧,德国人把所有的一切……做成绝对的完美。我们超过德国了吗?刚好相反,我们落后了。”. v+ m! x0 v/ ~* l% F$ j. m
; |4 g5 I! s' N J 记住这部励志大片的时间跨度:7年,或最多20年。无论如何,这样的时间跨度相对于一个国家的工业历史来说,都并不算长。一旦意识到了,下决心去改变,令人痛苦的顽疾其实并非那么可怕。
8 Y1 K# }) q' `1 s7 e/ b* M
) ?: m- `! i6 T$ G, d0 n; t; E+ U 一名德国工程师告诉中国记者:“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如果能关注每一个细节,就可以实现零缺陷的目标。”此话发人深省。面对当下“中国制造”的粗劣,人们往往寄望于监管。监管不力,监&管者甚至与制造者相勾&结,这确实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 d$ d4 a/ D" @8 I- S
央企、国企、龙头民企们,需要听听这个来自德国的励志故事。请设计、制造出“中国质量”来,而不是总想着跟检验和监管躲猫猫儿。
" O" _ p( v' Z! }8 |8 c* {
' R3 P5 h2 x$ g1 Q9 }* t( p 中小企业、小微企业们,需要听听这个来自德国的励志故事。请从一只打火机、一个螺丝帽做起,把“中国质量”推向世界市场。# s! n" W6 w# L& K6 k8 c. S
0 v% Y; ^# O/ B- u
刚从技校毕业的小伙子、刚从村寨来到城市工厂的姑娘,也需要听听这个来自德国的励志故事。故事里其实是有“人”的。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产业工人,其令人敬佩之处,在于职业操守。做好每个程序,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机床边或者流水线前也可以是散发光泽的地方。- \2 j8 d* k; K5 w5 U
0 ^2 z& a- E9 z5 `
还好,“中国制造”尚未遭遇125年前“德国制造”遇到的那种耻辱。但在质量改进上猛击一掌的时刻同样到来了。谈论质量时,我们在谈论些什么?是这样一个完美的励志故事,但愿也是未来的荣耀,而非耻辱。, t, ~7 E9 a9 F0 m5 {& g
* N/ O( }6 h/ M
点评:终有一天,“中国制造”一定会成为中国人的荣耀! , {& r) D! n/ b+ f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