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杜纬 于 2013-4-29 19:17 编辑
4 {( S( E( e$ i! M# @
' i4 t" n# f8 U+ c3 Y本资料由阿杜收集整理;0 j$ k' A7 R) e( ?# `, ^
浅谈汽车覆盖件零件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 @* E5 a5 `( T7 L& V汽车覆盖件:汽车覆盖件(以下简称覆盖件)是指构成汽车车身或驾驶室、覆盖发动机和底盘的薄金属板料制成的异形体表面和内部零件。, S# J0 d' r0 v$ F: r: C
常见问题:起皱、开裂、回弹、表面质量(滑移线,冲击线等)2 O; c2 W! @3 g6 ?3 c
(1)起皱问题及解决方案2 v* e0 S+ X9 h7 i. ^- f% r7 d" p
原因:板料厚度方向与平面方向尺寸相差较大,造成厚度方向不稳定,从而引起起皱问题。$ t& }0 S1 h* m! S' r7 |
起皱的形式:a.材料堆集起皱(进入凹模材料过多)b.失稳起皱$ C& N/ M8 E4 v- o
解决方案:a.产品设计的合理性.b、冲压工艺设计的合理性(包含合理的冲压工序,合理的工艺补充,合理的毛柸、压料力、局部材料的合理流动)c.冲压材料(在满足产品性能的情况下,选择成型性较好的材料)d.强压的运用
E' X6 }0 D" g综述起皱问题:解决汽车覆盖件起皱问题首先我们在产品设计的时候要考虑成型问题,满足使用性能和外观要求的情况下,合理的设计产品,并在工艺设计的同事考虑材料流动,及压边力等因素,现场调试的时候可采用增加筋或者强压等手段控制。
& ?1 e; g- q/ b) g4 c' T( E(2)开裂问题及解决方案
! T- H8 V& W+ s, i2 v2 }" H开裂的原因:由于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应变超过其极限,而形成失稳,导致拉裂。 o* T; T3 h4 w2 V) N
a.材料抗拉强度不足而产生的破裂,如靠凸、凹模园角处,局部受力过大而破裂。, l4 B4 R8 K3 h8 X4 _
b.材料变形量不足而破裂,在胀形变形时,靠凸模顶部产生的破裂,或凸缘伸长变形流入引起的破裂。$ Q! V8 G! y0 _9 W1 Q6 l- s9 I
c.时效裂纹:即严重成形硬化部分,经应变时效脆化又加重,并且成形时的残余应力作用引起的制件晚起破裂。
2 m& S4 L& K$ Td.材料受拉伸弯曲既而又弯曲折回以致产生破裂,多产生于凸筋或凹摸口处。0 g3 {& y( h3 ^
e.条纹状裂纹。由于材料内有杂质引起的裂纹,一般平行于板料扎制方向。& i6 s. \6 p0 [6 m( k/ ^4 e% Z
开裂的解决方案:
+ Q, K2 D5 f* aa.材料方面:1.采用拉延性能较好的材料4 G4 E7 `: ]$ I
2.选择合理的坯料尺寸和形状
" k7 z, h. h1 i4 ^) Y# Kb、减少应变方面:
- j% V$ Z! q- r8 e1.调整拉延筋参数(合理的拉延阻力系数及筋的形状大小)
0 y/ z9 w8 K( ^0 L/ Q+ R3 ]2.增加辅助工艺(切边或切口等). F5 a7 S. h$ e7 X/ {% X8 b& n
3.改善润滑条件(减小摩擦力)
" |- Z1 h1 s% R' ^( ]0 K& E4.修改工艺补充面(控制材料的流动方向和流动速度)
; [8 E5 m. E2 o& H- ]5.调整压料力(减小压边力)
+ x% u% b0 p% Q# V(3)回弹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1 t) i7 u7 r x4 Y原因:零件在冲压成形后,材料由于弹性卸载,导致局部或整体发生变形。
( e: d/ l" v4 a9 o5 f$ j影响回弹的因素:材料、压力、模具状态等。
* d D, |5 A; g( z$ |控制回弹的补偿9 ?# K m: O4 U" m! p4 k
1、补偿法。其原理是根据弯曲成形后板料的回弹量的大小预先在模具上作出等于工件回弹量的斜度,来补偿工件成形后的回弹(经验和CAE模拟);回弹补偿软件常使用TD3! U* G, [# Q6 J- V, D1 O1 b4 {
注意事项:以前在TD3软件之前我们的模面补偿常用手工补偿,但现在很多企业都运用TD3对回弹进行补偿,补偿的后我们需要注意检查补偿面的质量特别是外板面。) C3 |0 o; W* w
2、拉弯法。是在板料弯曲的同时施加拉力来改变板料内部的应力状态和分布情况,使应力分布较为均匀,减少回弹量;1 o F# ~5 ]8 s3 O
3、采用成形性较好的材料(在满足产品使用性能的时候采用成形性良好的材料)。
. ?/ y- L) D$ {8 B, J! h8 V(4)表面质量问题及常见解决方案
/ J% A8 G: B* Q9 X5 w8 ~' Y主要类型:冲击线、滑移线、塌陷、暗坑、表面扭曲等
" _3 t) n8 k, j6 r* N名词解释:
3 d$ X* l6 _8 d- b/ y+ S: N( U冲击线、滑移线:主要是由于在冲压过程中,板料和模具接触后,在应力集中处摩擦造成的表面划痕线偏移是指成形初期或过程中发生的棱线偏移,如果能模糊地看到制品的凸起部或棱线的R(半径)有大的偏移,或者能看到两根棱线,都称为冲击线或滑移线)。
" D- D, k! G; h塌陷、暗坑、表面扭曲:主要是由于零件变形不充分,局部材料应变较小,外力释放后出现的缺陷。- ~+ s: d& N6 f7 j/ ~' s
解决方案
, ?5 |% Q* u# Q R消除冲击线,可以通过改变冲压圆角、凹模圆角,增加拉延深度,更改压料面等方法。
2 s r3 V% C; a/ m7 \消除滑移线,可以通过改变产品形状(左右对称)、增大阻力等方式。- |2 }7 d h g7 }1 D- ?
消除塌陷、表面扭曲,尽量保证产品塑性变形的均匀性。同时通过增大阻力,提高局部形状应变(如调整拉延筋大小、形状等)手段。(对于塌陷严重和扭曲严重的零件我们可以通过TD软件做相应补偿。)4 ^1 ^5 v! k* i- y( u" C
4 z$ L) w: O' D+ d Q4 \在此对冲压模具常见的补偿做一个分享,回弹补偿、凹模补偿、凸模补偿、强压、翘曲补偿等。在以后的工作中希望大家一起多交流。* i9 f' a' O5 K9 ]) D- C
9 v" p+ D K9 r. a
# B2 m7 r5 J- R2 D
* m$ ~0 K8 S0 W+ S v3 T!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