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华模具培训学校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青华模具培训学院
查看: 4278|回复: 11

[原创] 二种法向直廓蜗杆的模型比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7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机械设计手册上对于法向直廓蜗杆的论述中,给出三种类型,一是齿槽法向直廓蜗杆,二是齿纹法向直廓蜗杆,三是用包络法原理形成的包络法向直廓蜗杆,本人根据图示前二种蜗杆的生成原理,编出程序,用ug的二次开发功能导入软件后,得到了二种精密蜗杆。为比较这二种蜗杆的区别,本人用同参数做了二种被称为直廓的蜗杆,把二个模型重叠后,得到如下的图:
/ }" ?' p; W6 u0 Q1 s) B( U6 f9 s+ M' E6 I/ N' `8 j
这是精细化后得到的图,分辨率提高到UG软件的最高:4 {; b6 L7 r/ G3 _0 P% N
齿槽法向直廓与齿纹法向直廓模型的叠加2.JPG
: ]0 u7 o5 Y$ }3 Z. F! |0 f  W
这是普通分辨率下的图:
1 f0 V" h  c+ {$ l* H$ o8 | 齿槽法向直廓与齿纹法向直廓模型的叠加.JPG : a1 S! {! q: p. @9 }

( y7 H# A& I$ F从图中得到的结论是:同参数的齿纹法向直廓在完成精密建模后,在齿纹的“法截面”上测量的齿形角是设计齿形角。而齿槽法向直廓蜗杆在由齿槽延伸到齿纹的“法截面”测量时,则小于设计齿形角,所以上面的二个重叠模型中,兰色的是齿槽法向直廓蜗杆,看上去在齿纹上的压力角略小一点,所以顶部齿厚大一点,齿根齿厚小一点。
5 |0 m9 X: Q/ t- z; {: R( _二种都被称作法向直廓蜗杆的模型,在齿纹的“法截面”上测量有这些不同,是何原因?  C6 l) [: A5 S
在齿纹的刀具截面上测量角度.JPG
在齿槽的刀具截面上测量角度.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2-17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下模型的建模方法动画:

本帖最后由 hyfjy 于 2014-2-17 11:21 编辑
. j/ Z( y# l. j: _
5 {' Y2 v+ n. \& K$ Y 齿纹法向直廓蜗杆的建模.gif 1 ^5 _. g0 Y  M) p1 o' `& D
齿槽法向直廓蜗杆建模.gif
: i. b. `8 W# B/ L3 U  e" D; z  c3 C! O

! J" M/ E3 X+ M; |' `2 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7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个模型的基本参数:
. ?* G, i; X3 X0 J0 B2 p% L. r
! p; |; P7 ^4 b' g7 y 计算齿纹输出记录.rar (573 Bytes, 下载次数: 11)
  [1 f  i- c2 ~# R, C7 e6 H/ U- Z
% }5 Z. M7 C8 X8 H9 ] 计算齿槽输出记录.rar (571 Bytes, 下载次数: 8) 1 K& l$ k- ^( O/ P

; s$ M; O* O, x+ b$ A
- W7 R1 p& m6 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此想到,就这二种法向直廓来说,已经有明显的误差了,可见:齿槽法向直廓的蜗杆只能配用齿槽法向直廓法计算得出的滚刀做的蜗轮,才能很好相配,齿纹法向直廓的的蜗杆只能配用齿纹法向直廓法计算得出的滚刀做的蜗轮,才能很好的相配。在这点上只要有一点马虎,质量都不可靠。且为压力角误差,造成的结果是蜗杆的顶部干涉或者蜗轮的顶部干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7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膜拜神贴,UG爱好者们后面请保持队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蜗杆在通常的认识中,因其轴剖面齿形多近似于直线或者就是直线,故常常有一个不清晰的概念,以为蜗杆的齿根部与齿面是一样的,只要做出相应的倒圆弧,就成为很自然的蜗杆了。
" H3 P: Z+ j2 y' K6 C$ b! O近期我在对渐开线蜗杆进行建模设计时,因设计小径小于端面基圆柱直径时产生的模型,齿面看出了明显的缺陷,也就是蜗杆的根部,不再与齿面一致,套用齿轮上的术语,出现了“根切”现象。如图是用齿轮方法作的一个3齿的斜齿轮,法向模数为1,压力角20度,分度圆直径为5mm,分度圆螺旋角: 53.1301023541559度。长度15mm,作完图后沿轴向截面剖开,看到的一个截屏图,对轴剖面另取了颜色:
# {! r6 V6 Y- z5 A9 o- b! \8 w8 s
( h8 Q4 w3 j, Y 0003.JPG
& v' Q- ^) C0 Y/ g3 D& B- N. i 0001.JPG
0 N& n5 v* @" \& n
' f% Y: n) }! D还有一个是用WOODEE先生的带参数蜗杆模型,输入相应参数后,做的模型,再沿轴截面剖开,对剖面取色后得到的轴剖面截屏图:6 ]# \7 z0 a/ Y4 H! C
6 w# x; U0 x& b1 {
0002.JPG ; ]2 T) V8 g- H( o
/ w* b5 S- L. Z; R4 d& P/ J2 z2 c
0000.JPG ' I) K& G2 A* E# Y* _4 x, M. S
7 b9 C, z- k: l' M8 B! m/ o
可以看出,无论齿根是否倒圆,从渐开线有效的部分向下,齿形是明显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正是渐开线以基圆开始的分界点。
2 ~5 B3 z3 O. A7 R6 `这个话题也许在建模中并无大碍,毕竟做渐开线蜗杆时,一般不会取较小的小径,给出分度圆后,计算得到的小径也未必会小于基圆,所以看不到“渐开线蜗杆也会根切”这一现象。这是在建模中出现的极端现象,在使用中,一般用不到的。% J. c) H3 F+ d% v+ ?
" V% F3 {( t, B& Y)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8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前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30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顶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0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谢谢分享。长知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sitemap|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UG网-UG技术论坛-青华数控模具培训学校 ( 粤ICP备15108561号 )

GMT+8, 2025-8-11 18:01 , Processed in 0.07717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