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件图技术要求
+ j( I3 p1 v( |! y6 q1 技术要求是指:尺寸公差、配合公差、形状公差、和位置 公差、表面粗造度、材料的热处理及表面处理要求等。7 F& f% C/ F9 l
(1) 尺寸公差与配合公差
7 G: B0 y* d; y* K9 Y尺寸公差标注形式:A 标注公差带符号,ψ20g6
2 b, M7 ^2 Q+ j -0.007 Z& d3 u! }: Y: V$ q; b
B 标注极限偏差值 ψ20-0.020
8 ^& ~6 ]2 c ]& V9 w4 B -0.007, K: T! u/ {* S9 U" @' R* }& D! O
C 综合标注 ψ20g6-0.020
' E' D" Z) z; a: Y0 @' q; v8 c(2) 形状和位置公差
^' Y) F( B+ ?. C s+ x1 R项目符号
9 ^# {# j/ [, d* U$ p2 F- F公差 特征项目 符号 有无基准要求, l# j: d2 K- M1 S; W6 F! X
形状 形状 直线度 无 f7 n5 z6 |2 r C; N
平面度 无
/ [, j6 W# X/ @2 D, n; ] 圆度 无% W4 W( K7 p: B0 D; p$ R' p! O
圆柱度 无$ O" X, z2 Q* S. Z
形状或位置 轮廓 线轮廓度 有或无
/ S2 x- V$ T! D# ~. k 面轮廓度 有或无1 K" A- i3 F8 B4 Z2 Y
位置 定向 平行度 有
, R; T+ @3 l4 X0 J+ W 垂直度 有
/ z1 x' Y* w4 m8 Q4 w5 f4 [# x, I 倾斜度 有
( i- |. Y! E: Z! _8 g 定位 位置度 有或无
5 G2 M! [6 i2 G' l 同轴(同心)度 有
+ W( Q% k' e+ B/ m$ @1 g 对称度 有
5 ]9 M* z8 t4 ] 跳动 圆跳动 有
' k$ o1 z" L, ] 全跳动 有
! F7 V! h5 M# v标注:例:9 i- v w4 ~7 C5 f: B& S: r
0.1+ j) l, `% C; J( O- u
2 Z: Y4 f' f! D4 y+ K3 }
0.01 A
( _4 Q7 k4 v7 Z4 E2 f2 \, ?3 ^
' u( i/ Y4 ~, I! p9 o5 ^* u, O' C
- ~/ Z8 P; U, v3 m3 h3 Y指两端面之间平行度公差为0.01MM,在测量时两端面之间可互为基准 + X' w$ ~5 l2 v$ `
(3)表面粗糙度2 g7 A9 B8 W/ l }
符号信意义
- H1 o. T6 S! ^* I+ b+ q: r/ G符 号 意义及说明
) r# G# x6 F. G0 U1 ^ 基本符号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法获得,当不加注粗糙度参数值或有关说明时,仅适用于简化代号标注。3 ?+ X4 A' A$ w) n2 T4 p( ~1 u
基本符号加一短划线,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如车铣,电火花加工……….
" T7 f0 v7 c* H: ?5 I/ [" u 基本符号加一小圈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方法获得,如铸,冲压变形……
" F# ?7 c6 j4 U0 k$ V 在上述三个符号长边上均可加一横线,用于标注有关参数和说明。
3 K. s9 F9 _7 f( w& [6 e/ N8 H 在上述三个符号上均可加一小圆,表示所有表成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4 b+ `3 h$ c( f# |& Q* ?
3 N: v: W% f; `2 u: J- A6 S0 ?+ y+ h0 _( s+ j: M: q4 S
标注:
m, y: _% n" Y7 {- P4 ~ 3.2 指用任何方法获得表面粗糙度,Ra上限值为3.2μm, Q8 a, U1 B2 y8 U" _ j
/ p3 g0 @. Y7 d' D9 D% h 3.2 指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表面粗糙度,Ra上限值为3.2μm- O( u, C2 a" S7 J) ]+ o @
% G1 `' j5 j8 k2 o+ U/ r
3.2 指用不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表面粗糙度,Ra上限值为3.2μm* d6 g5 r( `9 B+ O7 b7 B$ G: B! S. E
) u @* V* g) I
第四节 零件图识读# r& W1 ^0 q, t
方法和步骤:
. y4 ^$ v- C) S* i3 [1 看标图栏:通过看标题栏了解零件名称、材料比例、重量等。/ U& @' T6 s8 c2 q
2 视图分析:根据所配置的图形和有关标注,了解每个形名称及表达方法,明确各图形问题投影关系,按投影规律分析各图形表达重点,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看懂零件各组成部分的形状结构和相对位置关系,最后将各部分综合分析,想象零件整 体形状结构。
: a0 V. s' k; q" t# v* e( O D* ?9 Q3 尺寸分析:先确定零件长宽高尺寸基准,搞清楚哪 些面线是主要基准,哪些面线是辅助基准,再根据零件各部分形状结构分析各组成。
; `; ?+ z% H2 o3 r4 看技术要求:分析零件图上标注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 K, M( F+ N0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