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评审程序 ⒈目的: 对质量体系定期进行评审,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并适合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要求,使质量体系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⒉范围: 适用于总经理对整个质量体系所有要素的评审。 ⒊职责: 3·1 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以下简称评审)活动。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制订评审计划并组织实施。 3·3 资料员负责管理评审的资料准备与收发。 3·4 各部门负责准备并提供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评审所需资料。 3·5 各部门负责落实评审中提出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工作。 3·6 质保部负责评审后行动的跟踪检查和报告工作。 ⒋工作程序: 4·1 评审计划 4·1·1 总经理提出评审要求,管理者代表制订评审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 4·1·2 评审计划内容: ①评审目的、内容; ②评审时间; ③提供评审资料的部门; ④参加人员。 4·1·3 评审一般每年十二月份进行一次,评审也可依据顾客要求、审核结果、公司自身发展需要等要求,由总经理决定增加评审次数。 4·1·4 管理评审由资料员提前一个星期通知有关部门。 4·2 各部门负责人以书面形式对上次评审后本部门的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收集质量记录和文件等资料,上报资料员,资料员汇总后交管理者代表。 4·3 评审会议 4·3·1 管理者代表组织有关人员参加评审会议,包括: ①总经理; ②管理者代表、副总经理; ③各部门负责人; ④管理者代表指定的其他人员。 4·3·2 评审会议由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必须覆盖 QS-9000体系的所有要素,其内容为: ①分析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对产品特性、质量方针目标的贯彻实现情况进行分析,对质量体系运行的业绩进行分析; ②分析质量体系的适应性 ——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质量管理中的持续改进、顾客抱怨、顾客满意度的要求和变化进行分析; ③分析质量体系的符合性 ——对管理职责、内部审核、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对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及控制计划、过程FMEA的执行等所有要素进行分析; ④分析体系资源与质量活动的充分性 ——对人员结构、培训及测量系统、过程能力、横向协调小组活动等进行分析。 4·4 评审报告: 每次评审后由总经理作评审报告并作出决策性意见。 4·5 管理评审后由资料员起草会议记录,经总经理批准后发布。 4·6 评审中出现的不合格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并由质保部跟踪验证。 4·7 评审后使用的跟踪验证质量记录由质保部上报管理者代表,资料员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进行归档。 ⒌相关文件: 5·1 QS/TSB21401—2002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2 QS/TSB21601-2002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⒍相关表单: 见清单。 0 h+ L" |5 b7 s*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