⑥ 拉料勾长度决定<BR>⑦ 流道顶出装置决定<BR>⑧ 浇口套周边机构决定<BR>⑨ 要做到使成形品顶出后自然落下的模具布局<BR>6. 浇口套采用PUNCH市贩品<BR>7. 开模次序的确定,并采用相应机构来确保这种开模次序的实现.<BR>8. 流道从流道板顺利脱出的方法:<BR>采用RUNNER EJECTING SET(MISUMI市贩品) <BR>9. 支撑柱配置的检讨<BR>在注射时,注射机会在可动侧型板的底部产生一个瞬间的注射压力,引起型板变形.为防止此种现象发生,可在模架中设置支撑柱,以不妨碍顶杆和力征安排在每个型腔附近为原则.<BR>10. 冷却水孔的决定<BR>为了恒定模具温度,必须开设冷却水孔,通以冷却用水。<BR>冷却水孔的大小与冷却效率关系不大,中等大小的模具一般采用ф8.5的水孔即可,接口处采用PT1/8的管螺纹。<BR>冷却水孔的位置与数量与冷却效果有密切关系,在确定时,应尽可能地靠近型腔和尽可能地多,但不要发生干涉。<BR>11. 顶出部分的配置<BR>结合成形品基本图,合理配置顶杆位置,注意不要与冷却水孔及支撑柱等部件发生干涉。[paging]<BR>12. 浇口套的配置<BR>本公司均采用PUNCH公司的标准部品。<BR>浇口套头部SR寸法要比注射机喷嘴的SR寸法大1mm左右。<BR>浇口套开口处ф寸法要比注射机喷嘴的ф寸法大0.5mm左右。<BR>对于锥度来说,采用片侧1°比较好。<BR>13. 定位圈的配置<BR>结合成形机仕样,采用PUNCH市贩品。<BR>14. 排气道的配置<BR>为了使型腔内空气顺利排出,有时需设排气道。不过一般设计中不予考虑,生产中如发现有排气不良,再予以解决。<BR>15. 顶出导柱与顶出导套的设计<BR>为了提高顶出部件运动的精度,从而延长顶杆、型芯寿命,防止顶杆拉伤,可设计顶出导柱与顶出导套。<BR>16. 部品番号的确定<BR>本公司制定有金型用部品番号的命名规则,按此规则进行确定。<BR>17. 其他<BR>至此,金型的构造设计基本完成。<BR>四.部品图设计<BR>在进行构造设计完成以后,根据成形品基本图和金型构造图进行金型部品图设计,包括下述内容:<BR>⑴设计需加工的部品图面。<BR>⑵外构件追加工部品图面。<BR>⑶购入部品仕样书。<BR>1. 型腔部分的设计:<BR>⑴从金型构造图中把型腔部分的外形提取出来。X-Y方向与模板嵌合,注意公差与配合。Z方向采用螺钉或挂钩或键固定均可。<BR>⑵成形部分形状与寸法<BR>根据成形品基本图来决定,并考虑以下方面:<BR>① 成形品寸法公差。<BR>② 与别的部品之间的关系(配合)等。<BR>③ 便于金型的修正。<BR>④ 机械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加工能力。<BR>⑤ 加工费用。<BR>⑥ 其他。<BR>⑶型芯均采用挂钩的形式与型腔件配合,X-Y方向用公差来严格控制。<BR>⑷浇口设计<BR>⑸固定方法<BR>⑹材质、硬度的决定 <BR>考虑以下方面:<BR>① 成形品的形状、寸法精度维持机能。<BR>② 成形品表面品质决定机能。<BR>③ 耐冲击,刚性、强度要足够。<BR>④ 耐腐蚀性。<BR>⑤ 耐磨性。<BR>⑥ 机加工性。<BR>⑦ 镜面特性。<BR>⑧ 热传导性。<BR>⑨ 热处理性。<BR>⑩ 材料价格。<BR>2. 固定侧型芯的设计<BR>形状与寸法根据成形品基本图确定。<BR>材质的选择参考上面的内容。<BR>可动侧型芯、型腔设计大致与固定侧相同,但多出顶出部分的设计内容。<BR>至此,金型部品图中与成形有关的部分已完成,下面进行金型构造部分的部品设计。<BR>五.检图<BR>部品图设计完了以后要进行检图,这与设计工作同等重要。在投入生产前发现错误,要比在生产中或完成后才发现要节省大量的金钱与精力。<BR>检图工作,可由设计者自身承担,也可由第三者担任。在检图中应把握如下原则:<BR>⑴详细设计、重要设计检查时,最好在精力充沛时进行。<BR>⑵连续工作1~2小时,应休息10~15分钟,保持头脑清醒。<BR>⑶不要惧怕失败,在失败中取得成长的经验。<BR>⑷不要从详细设计着手,应从总体方案开始,这样容易发现大的原则性的错误。<BR>⑸可调查类似金型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并与自己的设计工作相对照。<BR>检图工作主要内容如下:<BR>1. 重要的原则性的项目<BR>⑴根据型芯、型腔明细表,有无遗漏设计的部分。<BR>⑵金型取数是否合适。<BR>⑶分型面的设置是否正确?是否满足金型仕样书的要求?<BR>⑷型腔可否完全填充?<BR>⑸制作费用是否在预算范围内?<BR>⑹成形品生产成本是否在预算范围内?<BR>⑺金型纳期可否完成?<BR>⑻为保证纳期,是否采取了合理的措施?<BR>⑼成形品型腔可否顺利脱出?<BR>⑽成形品型芯可否顺利脱出?<BR>⑾浇口、流道的配置有无不当?<BR>⑿冷却水道有无干涉处?<BR>⒀支撑柱、顶杆、定出导向柱有无干涉?<BR>⒁成形收缩率计算是否正确?<BR>⒂镶件分割方式是否正确?<BR>⒃两侧相互配合的部件设计是否正确?<BR>⒄成形机取付仕样是否满足要求?<BR>⒅其他特殊要求是否满足?<BR>2. 金型构造方面的检讨<BR>⑴目前的设计正确与否,有无可以改进之处?<BR>⑵树脂流动的预想是否正确?<BR>⑶型芯、型腔离型对策正确与否?<BR>⑷滑块与滑动型芯的设计是否正确?<BR>⑸配合处公差是否正确?<BR>⑹排气道是否合适?<BR>⑺配合间隙是否合适?<BR>⑻装配时是否困难?<BR>⑼拆卸是否方便?<BR>⑽对白化现象有无预防?<BR>⑾两侧各部件之间有无干涉?<BR>3. 进行详细检讨的部分:<BR>⑴有无尺寸相互不一致处?<BR>⑵断面形状正确与否?<BR>⑶部品个数是否正确?<BR>⑷部品材质是否正确?<BR>⑸型板刚性是否满足要求?<BR>⑹型腔刚性、强度是否满足要求?<BR>⑺浇口形状是否合适?<BR>⑻加工方法是否经过妥善考虑?<BR>⑼电极设计是否正确?<BR>⑽标准部品发注书是否有误?<BR>⑾客户仕样变更部分是否已全部变更?<BR>⑿废旧图面是否已被替换?<BR>⒀寸法公差、表面粗糙度有无过于严格处?<BR>⒁机械加工性是否适当?<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