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9-16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查书,多翻资料
本帖最后由 hyfjy 于 2014-9-16 16:57 编辑
5 O! H A( Z7 k7 D/ X1 n9 g/ w9 L3 a! {; D) w
其实这类问题在一般的设计资料上都是成熟的计算公式,一般的过程是初定下需要的中心距后,计算这对齿轮在这个中心距下的总变位系数,再进行分配,要注意的是只要不是零变位或者高变位的,都会有一个齿高降低系数,以防止齿顶变尖或者齿顶间隙过小。也就是说,总变位系数越大,齿高降低系数也就越大,二个齿轮的全齿高就变化越大。, W Z2 c% q s8 @ g4 q
难点在于如何分配总变位系数到各齿轮上,这个问题,只要是不断在看书的朋友,不断上网探索的朋友都会知道,目前有几大派,提出了几种分配方法。都是可以的。原则上小轮的变位系数要大些,小轮的最大滑移率要小些为佳。
/ Z. s" x$ H, ], J9 l4 K. e一般情况下,不要让总变位系数小于零,也就是尽可能取正变位,而不要取负变位,毕竟正变位可以直接提高齿轮的抗弯强度,改善齿齿面的接触应力。+ m. s y, j4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