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是一国经济之脊梁。作为机械装备制造业的核心———高端机械装备制造业更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 L/ D* a; x: s* K
+ D* q4 }( W `# p$ k3 P 自“十二五”规划开始,我国大力实施工业转型升级战略,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加快我国工业由大到强的步伐。
5 _& X: A8 g$ f1 j
" f5 M4 h' w# U1 ?+ Y c8 W 这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人、财、物等生产要素,还是产、供、销等经营环节,都有极大的改进空间。只有每个关键环节提质增效,装备制造业腾飞才能真正成为现实。
% g k% s+ s6 @0 y
4 s/ T/ s* }3 e' {+ c 就此,我们约访了12位业内专家,结合具体产业、企业发展实际情况,针对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上的主要环节进行深入解剖,以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凝聚更多的智慧和共识。
9 k3 F2 O+ l) z6 _ z1 v1 t
8 S5 a* H4 P2 C$ V( q5 N1 O 2014年,是中国经济面对挑战的一年,也是中国机械行业不断前行的一年。
0 i4 {6 g X$ P# J3 }" x/ e
% C* d* H' C8 @$ S3 |3 T+ I. l; L& r2 a 数据显示,2014年1-11月,机械工业实现了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10.3%;完成主营收入19.93亿元,同比增长9.65%;实现利润总额1.35万亿元,同比增长11.24%;上缴税金总额7266亿元,同比增长9.34%。几项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工业2个百分点以上。其中有70%的重点产品实现同比增长,西部、东部机械工业继续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速,全行业继续为稳增长保全局做出了贡献。
( X# d. c1 Z3 g: F( g: ]$ w( Q% W* [8 s9 A. v7 G+ h! u
从个体来看,中机联会员中的国机集团、潍柴、徐工、柳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秦川机床、北一机床、山推、吉利等企业,以及无锡地和集团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建的国家级高端机械装备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基地,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都积累了很好的经验。5 q+ b) Y8 l% s: c* B6 q
; ~; A8 z! C% \( W& Y$ i' q! p: |
2015年,中国经济进入了另一个关键之年。/ A. Q, q) @" ~% K& o7 w1 Q2 W
6 M* |+ r+ M3 |; x
十一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指出,世界经济形势依然纷繁复杂,全球经济复苏疲弱态势没有明显改观。我国经济进入了发展新常态,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与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趋势性变化,一定要准确把握机械工业发展基本趋势。/ i6 Y# I3 b) h1 g* m: @
; J3 ?% a0 X9 y: P/ `5 c, s' i* H/ f3 c 趋势一: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加大对制造业的关注和支持- a `6 W1 j$ x1 n
2 Q0 A ]9 T2 R6 ? 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与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世界各国纷纷把振兴制造业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美国先后发布“制造业促进法案”、“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并预算投入29亿美元用于支持创新制造工艺、先进工业材料和机器人技术研发,将美国打造成制造业“磁石”;德国发布保障制造业未来的工业4.0计划;英国投资4500万英镑支持9个创新制造中心建设;法国提出工业占欧盟工业附加值的比重,从2010年的13%增至2015年的15%;许多发达国家把先进制造业从境外收缩回本土,并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巴西、印度也相继公布了《工业强国计划》、《国家制造业政策》,印度拟通过制造计划,在2030年前,每年创造出1200万个新工作岗位,并将印度打造成制造业和出口大国。
, z) a" D8 x( h9 K: O5 i
6 f& `$ R1 G7 s _; ^: F( q 趋势二:我国机械工业处于重大历史机遇期
* j3 Y. @. w# s& N- v
/ X h) Q3 M! t$ C# {/ S 王瑞祥指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机械工业已经具备了独特的国际比较优势。产品门类齐全,加工制造能力巨大,并具有较强的性价比优势。核电、大型水电、火电、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大型起重设备等一批高端装备,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相对薄弱的机床、农机、基础件等行业中的部分产品,也具有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为实现机械工业由大到强奠定了基础。8 x9 d& `0 x: H; \. Y7 l2 J
0 }7 A6 `7 I$ k( Z" S 此外,2015年,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工作部署,将计划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启动一批新的重大项目;将实施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政策,对西部、中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了项目建设和发展意见;将加快推进京津冀、“一带一路”以及长江经济带建设;将在农业技术装备、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燃气轮机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创新工程和智能制造重大项目,为机械工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5 N$ S4 M f6 @) T8 B: F
! H& s$ u. W% i0 n: V* B
王瑞祥介绍说,我国经济正从贸易大国向对外投资大国转型,正大力推动高铁、工程机械、汽车以及钢铁、水泥等成套设备走向世界,也将带动一批机械配套及零部件企业。而世界经济整体上尚处在危机后的修复阶段,这为我们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国际并购和吸引海外人才提供了难得机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为我们以较低的价格获取能源资源,降低国内生产成本提供了大好机会。目前,中国正在全球50个国家建立118个经贸合作区,其中有77个处在“一带一路”沿线的23个国家,将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和产业集聚的平台。' T, x! |7 V: M
% z# G6 C& H9 K9 G! A! _- g" A$ v) @ 趋势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趋加剧9 V3 W8 L8 L4 o `1 O$ H1 K1 {
% n* I, a( a6 l; m+ @, }# f 王瑞祥分析指出,我国是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现值美元计算约为美国经济规模的55%,约是日本经济规模的两倍,实际超过德、法、意三国合计的经济规模,也是另外三个金砖国家经济总量之和的1.5倍。在经济全球化、竞争白热化的当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我国因规模体量大、产品附加值较低以及缺乏国际市场话语权,往往在贸易摩擦中首当其冲,成为最大受害国,机械工业也成了“重灾区”。- g7 C3 M' U8 E" h
6 R. {- S5 N) K9 M 数据统计,2014年,国外对我国机械工业发起5起涉及对耕作机、风力发电机组铸件、履带式推土机、取向硅电钢、石墨电极等反倾销反规避调查。可以说,无论从时间、数量还是产品覆盖面分析,均呈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 q, ]: K% `: w- c) i
* H- l$ t+ i% t! n 趋势四:产业呈现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态势 R0 C) e! v& g* J9 ]3 Q, a- j
, |+ t+ ?4 m9 J5 q) R8 _( B
王瑞祥指出,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孕育兴起,德国将通过互联网、高科技、大数据、虚拟制造信息技术与实体制造技术融合,实现智能制造。美国提出以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制造,重塑制造业竞争力。欧盟将启动“火花”计划,到2020年投入28亿欧元用于研发全球最大的民用机器人项目,涉及制造业、农业、医疗、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以增强欧洲工业竞争力、确保在全球的领先地位。环境保护的刚性约束日益强化,节能减排、绿色制造正成为加工制造和产品性能的必然要求。/ U( P; ]3 u# C8 u. l( ^6 x4 c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