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介绍的这套产品有一定的难度,模具结构相当的经典,值得大家拥有。
. m0 P4 z6 m7 R ( P9 u( |0 I/ @
【产品结构】
, X2 M9 ~- h- s% }( B
从上两张图中可以看出,设计的难点就在于内侧孔的抽芯方向不一致。为了使产品顺利脱模,作者利用两次抽芯的原理来完成对产品内侧孔的抽芯。 , D; `1 y+ X7 A
【模具结构】
滑块A-完成产品直孔部分的抽芯工作。
+ q C; w6 e/ A" ~( u# N6 c
4 G! T: y; ? S& X% a: G1 x2 Q( |
滑块B-完成产品斜孔部分的抽芯工作
“滑块A”与“滑块B”组装在一起形成滑块组
5 y L# _( n( i
) [/ G& d' N, K/ g$ ?$ h
) G0 _9 }& |, P# j$ u
第一步抽芯(开模时通过斜导柱完成滑块A的抽芯动作。 R/ q7 }# H, ~ d3 G& M3 y
. w7 d- t* L6 h, G1 P
第二步抽芯(滑块A和滑块B组成的滑块组通过平行型于产品斜顶孔的T型导向条做斜方向运动,完成斜孔的抽芯)。 8 \/ x9 f# e: t0 U9 j: z
) \6 k( u! y) I9 s% F3 y \
开模一定距离后侧翼驱动圆轴做水平运动,圆轴驱动滑块组做斜方向水平运动。
4 L( N7 I, x# e+ a# B
' J( _# F7 Y1 D c9 q. }1 R0 ^& {6 I; y
侧翼板上有一段直身位置,是为了保证开模时滑块组在滑块A完成抽芯动作前不会向后运动。 ( n @( j4 J/ W- {4 D5 ~
【点评】
: |. M5 ?7 H8 N& \% K
从模具结构而言,体现了作者的丰富设计经验,其通过采用先后顺序的抽芯方法,完成了弯管产品的出模,确实是一套经典力作。值得大家推广学习。
6 h$ `3 h9 I5 q- N5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