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上的橙子颜色格外艳丽,惹得不少人直流口水。当你遇到这样的橙子时,可要小心了,它有可能是被染过色的橙子。10种经常被化妆的有毒水果,千万别再以貌取果了!
! Q3 ?8 T0 N( J) S% U; O7 f6 b# ~. {$ J
+ \8 |0 q+ G. [9 d
' @7 g. O' A9 H6 @+ z
一、打蜡苹果
" {6 ]( w" U) C) T( y$ U1 q 1 K* G2 |, x @3 R
苹果上蜡早已不是新鲜事,营养学家说,苹果皮比苹果肉有营养,宜多吃,但裹蜡的苹果皮还能多吃吗?
* H: y8 U3 p* w' Y0 K8 Z8 x$ ~
0 e/ I9 u1 J' e; N! {# M 事实上,国家是允许在水果表面做打蜡保鲜处理的。苹果表皮本身就含蜡,是一种脂类成分,可防外界微生物入侵,而加工中的食用蜡,主要成分是纯天然的虫胶和巴西棕榈蜡,两种都是可食用的,对身体并无害处。
& \1 o/ _' ^3 E2 O1 x
! Z, y$ Q- F, H, [0 `4 ] 但许多无良商家为节约成本,用工业蜡代替食用蜡。工业蜡中含汞、铅,可能会给人体带来危害。+ p7 ]' S6 W% j) @3 N0 `& e/ R
4 g6 t$ x' D3 W8 t
如何鉴别:* h" N. F5 @ [0 W7 i$ U* T
# L+ i9 e0 L7 B8 i2 v' G& A4 b
专家称,果皮上的蜡主要有三种情况:苹果自带的果蜡;果农上的食用蜡;不法小贩上的工业蜡。前两者都是可以食用的,实在要去除这层食用蜡也很简单,用热水或盐水冲洗即可。
% l# P: I0 u$ ?- f
- N/ i& K0 _' G 挑选打蜡水果时,可用手或餐巾纸擦拭水果表面,如能擦下一层淡淡的红色,就很有可能是工业蜡。质检部门的工作人员则称,食用蜡和工业蜡不太容易用肉眼分辨,水果食用前应用盐水清洗,或者干脆去皮之后再食用。. B9 \2 u4 j1 F
& y7 j/ }( W% R ~- H) ?: Z( P
二、催熟香蕉; P \' K8 t" F* r
# _- k7 ^! {; X' `. K
催熟是香蕉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全世界都在广泛使用,已有百年之久,催熟剂不超标使用对人体无害。专家表示,乙烯利作为一种催熟剂,在香蕉催熟中被广泛使用,在用量上和使用间隔时间上都有着严格限制。
) Z1 b* P/ M Q% o# O+ @
) W( O( L! C+ L4 b5 ?) f( S 由于香蕉要长途运输,必须采摘青果,而从树上砍下来的成串香蕉很难自熟,如果不使用乙烯利,大部分香蕉就会腐烂。所以香蕉正常催熟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超量使用则有害人体健康。. _2 y' Y$ ^2 R) ~9 z1 C
/ n1 R5 Y( Z' t- h1 g ]6 x 如何鉴别:
8 \+ B T, K- V2 e+ } & |9 |6 r, {% G! k' s x) W
乙烯利催熟香蕉较为常见,但有些不法商家使用二氧化硫和甲醛等化学药品为香蕉催熟,而这就需要一定的识别技巧。
2 N6 b3 u O F4 R! G ' J; x+ ?) k2 T9 T& |
首先催熟的香蕉表皮一般不会有香蕉熟透的标志——“梅花点”,因此在挑选香蕉时,有“梅花点”的香蕉相对安全;
# A7 V) e9 c/ ~$ w" |6 r' }4 u {5 e8 e ! S) x& d0 X- G
其次用化学药品催熟的香蕉闻起来有化学药品的味道;5 K5 x/ q' x1 N
7 t _; B8 C. a5 A9 X8 h. N$ p
此外自然熟的香蕉熟得均匀,不光是表皮变黄,而且中间是软的;而催熟香蕉,中间则是硬的。
. f% j9 ]- R' }+ q9 y 1 v% L$ w# b7 M( J+ V# ]7 W
; d7 g5 E& l' i$ v. h0 @% m
三、染色橙子
8 l' l! O5 s, g4 V% t9 Y9 W ! ~( Y- o3 g. R1 {5 y
市场上的橙子颜色格外艳丽,惹得不少人直流口水。当你遇到这样的橙子时,可要小心了,它有可能是被染过色的橙子。2 o6 W7 n( H! j' D: [
1 F f0 X- l' k3 ]5 t 有些商贩为了让橙子色泽更漂亮、卖相更好,就把色素注射到橙子皮里,再在皮上打些石蜡,使橙子看起来很新鲜,但这样的橙子会掉色。8 a+ d) E( w6 q. ?! I8 c: L5 B
0 F0 ~; ^) g( P: i+ S* N( @
还有商家甚至把长有霉斑的橙子清洗干净、晾干,然后用石蜡给橙子打蜡上色。这样,原本长了霉斑、灰头土脸的橙子转眼间变得又红又亮。
6 u8 l2 L1 [' s- q0 D& T1 ~
) G5 F* d! q6 ~+ x" T2 I0 d' U 如何鉴别:, G2 s7 H3 R+ z+ ~8 ~1 Y
9 \- `* ~/ x" s! m3 Q 首先,染过色的橙子,表面看起来特别红艳,仔细观察,可发现表皮皮孔有红色斑点,一些橙表面甚至有红色残留物。
5 x& Q" Q! I) E( ?3 V6 C 6 o$ y* I: l% j
其次,用湿巾擦拭橙子表面,如果湿巾变红,说明橙子可能被染色;没染色的橙子,湿巾擦拭后只能看到淡淡的黄色。' g% V8 p2 _1 x; U1 k, F7 N
: M. y# N9 @$ H6 g1 o# e5 A7 w( N! s 此外,染色严重的橙子,橙蒂也会变成红色;没染色的橙,橙蒂是白绿相间的。最后,染过色的橙子,表面摸起来黏黏的;没染色的橙,摸起来比较自然。% d% D) o! h/ u3 l6 E9 Y
: C0 N3 w R/ p- B5 \- n$ t 四、爆炸西瓜/ e. d1 C& e) r F2 u: [. g$ c
, |3 q$ Z4 g' N' `2 o
已结满瓜藤的大小西瓜,还没有成熟就一个个炸裂开来,有的炸得四分五裂,有的炸得像 一朵花。有瓜农和专家指出,瓜农施用的膨大剂是造成爆瓜的原因。/ u/ _- G7 { h3 ]4 ?5 q& u
; q/ M- ?" r6 F* X% t$ a" \' i
专家认为,膨大剂施用时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施用时间,就是在花落后开始坐果的时候使用,而有些农户在西瓜成熟了还在施用,就发生了爆裂。! E- E$ X7 Z- Q1 Q, l, s
) A( c3 h( z. {, O9 y, Q) r) t$ E
膨大剂按规范使用是无毒害作用的,但是如果为了利益滥用、大剂量使用膨大剂,是有潜在风险的。8 N- F& w' p! ]: x% y
3 I8 L& K/ Y- J& ]( W4 A: Y
如何鉴别:3 B% B* K& q* c1 i8 r: B! v
* C" V; X! k( K& ?4 I9 V& S
首先,从西瓜的外表上看,正常西瓜外形应是圆形或椭圆形的,表面平整光滑,而使用了激素,由于喷洒的激素吸收不均匀,易出现歪瓜畸果,如两头不对称、中间凹陷、头尾膨大等,用人工授粉的瓜比使用过膨大剂的瓜,果皮会薄许多。
* d: L- N# i+ P" ?, L
' ?+ i$ y& ?0 s m 另外,西瓜切开以后,使用了膨大剂的西瓜虽然瓜瓤是红色,但是瓜籽却一直是白色的。同时,由于西瓜表皮有一层蜡质,农药往往浸透并残留在蜡质中,在购买西瓜时尽量不要切口,不要买裂缝瓜。4 ~: u8 o3 M5 G' f& e, W2 Z
4 \1 d" t" x: m, @
' Q9 u+ ?# i1 f2 d$ A! o 五、激素草莓
1 h! @* x: ~0 Q3 p3 |/ o - {. P! @( I& _0 b4 B; w7 [! U
有些果农为牟取暴利,在种植过程中多次乱用膨大剂。膨大剂的成分主要是刺激细胞分裂,通过促进果实中的细胞分裂和体积增大达到增产目的,使得有些草莓个头很大、颜色佳,甚至有些还长得奇形怪状的。$ B1 t0 C2 |, o. e5 D* r3 o
# J8 G5 W2 A6 K
膨大剂属农药范畴,超量使用影响果品质量,消费者一旦摄入过量膨大剂残留量大的草莓,会对健康造成很大的损伤。尤其是肾病患者,更应当避免过多食用。
5 f* g# r" ~- ~+ T' F( g
5 }" T/ a$ o3 Z' H _ 如何鉴别:2 f6 ? D( p' S& } j, V$ _6 t
$ {" m9 l3 {, P }; T; [" c, k 首先,看品种。个头大的草莓多呈圆锥形,如果形状太奇怪就要谨慎。
7 K4 R1 n& @5 {7 L8 H 3 K0 u4 m' S7 N6 v" O7 H
其次,激素草莓上色不均匀、光泽度差,而且在底部果柄处,颜色青红分明。; R) \9 J Z' S( {, O
" n& P6 ]5 s( ] r( F; ^/ X 此外,正常草莓表面的芝麻粒是金黄色的。如果连芝麻粒都是红艳艳的,就要警惕了。再次,正常草莓果肉鲜红,很少空腔。激素草莓轻易就能掰开,果肉颜色发白,空腔较多。) p: q2 s% W; P+ T7 B
$ I/ L1 t5 q5 x8 `% ?2 i
最后,正常草莓甜度高且甜味分布均匀。激素草莓吃起来寡淡无味、闻着不香。
3 X- H% a( [/ u ' P7 T' l6 x3 R! e
六、喷酸荔枝0 Y9 X Z' {+ h8 W
0 {. F3 R3 X# z8 x8 O/ T4 L 由于荔枝保存时间短,商贩往往会买来色青半熟甚至是生荔枝,用稀释过的盐酸浸泡,或把稀盐酸喷洒在荔枝表面,未熟的荔枝表皮就会变得红嫩、新鲜,宛若刚刚采摘下来的鲜荔枝,但很容易腐坏。
% Q) u1 l1 \: ]) o/ [$ w
" Q* }- C; B3 |2 U. A$ q 这类溶液酸性较强,会使手脱皮、嘴起泡,还会烧伤肠胃。还有果贩会用硫磺熏制,而二氧化硫对眼睛、喉咙会产生强烈刺激,导致人头昏、腹痛、腹泻,严重者甚至还会致癌。
" S* ^8 b& |5 D2 \1 ?- W; v I , s. A1 a6 R6 I7 x, x
如何鉴别:
1 E! U J/ x* e" @ 8 Z1 C# H$ _' B! {
消费者可以使用摸、闻、掂、看的方法进行识别。
" e- Z& k1 j4 ]/ m8 R
: F- |0 c5 f! y1 B. @( n 摸:挑选喷酸荔枝时,手会觉得潮热,甚至有烧手的感觉。2 o4 Y$ W" e2 f
, v8 ~$ N. i7 M1 M1 b6 E! k 闻:自然成熟的荔枝闻起来有荔枝本身淡淡的香味,而“化妆”荔枝不仅没有香味,闻起来气味有点酸,甚至还有化学药品的味道。
: }' J7 j+ ]; F$ O+ o" O: [0 ^* ^
& ?1 v) H' A" z7 \1 U* _ 掂:喷酸荔枝比自然熟的荔枝分量重一些。
) p$ \9 o2 L1 {7 a }
; t7 h- O% x! {# [! v 看:由于鲜荔枝的保存时间短,所以一般需低温冷藏保存,如果看见荔枝被商贩随便放在盒子里,上面用塑料布一盖,大多有问题。
7 F( w0 u/ {4 x; b* o9 a) x
; A/ E! @1 |& o4 A/ @ ( u: G* f# N# J# o
七、石灰芒果+ D8 F: U$ O: e7 P8 ^8 x
, a+ c& h% [" A+ S, P8 }$ z6 E
媒体报道中商贩使用的生石灰,其学名为氧化钙,这种物质遇水会产生化学反应并释放一定的热量,这种热量能提高芒果的贮藏温度,加快芒果的后熟过程。
: A* D. L5 a; u& G r# y9 {# Q6 ^
食用芒果时,即使芒果果皮上沾染少量的石灰,通过清洗、去皮等过程,基本不会对食用者的健康造成影响,但吃多了对人体会有一定的伤害。7 e$ d& k. s; _5 z
2 g9 w8 a* g: I: A& y
专家认为,石灰是固态的,主要作用是加水放热帮助乙烯利释放乙烯,应该不会渗透到芒果里面,消费者可以洗净后去皮食用。
$ b* j+ s4 V, l( f; r
9 S# N) c# i8 O% Q6 H2 H 如何鉴别:
) G0 {" ^1 `( E& I
. ^ R4 i3 f/ P6 d7 \ 首先,挑选果蒂凹陷、果蒂周围突出、饱满、圆润的芒果;" @( j/ S" C, T5 R3 g# A7 y
b. Y0 n. g$ C9 }
其次,由于芒果内,特别是芒果皮中含有过敏物质,建议过敏体质的人不要食用,或者切成小片后少量食用;& w/ G2 ~ w. y# o& L1 ^0 i
/ s( z! @- b- k9 ` 此外、芒果的汁液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最好将果肉切成小块,直接送入口中,吃完芒果后,应漱口、洗脸,以避免果汁残留。如果芒果上有残留的生石灰或氢氧化钙(熟石灰),其会对人体放热,容易造成烫伤,消费者要多加注意。
( N- H0 T" B ], _. T7 U! e5 m% w3 Q
4 a* w7 n7 f* E! y8 ] 八、早产葡萄
1 T) M: |; Z3 m$ K7 S9 [ / P) n7 `* A* ?, X% ]3 u
市场上的葡萄如果个头又大又圆,但口感差,一般也是加入了催红剂和膨大剂。催红剂学名叫乙烯利,可以让葡萄提早成熟,膨大剂可以让葡萄长得更大,在葡萄膨大剂中,氯吡脲的使用率最高。
, m' Z3 Z. o* z2 @! d6 \3 x0 [ : p/ X; K7 ~3 f" y, U
尽管乙烯利是喷洒在水果表皮上,但由于葡萄的外皮较薄,所以农药较容易渗透进入果肉。这种葡萄颜色不均,含糖量少,汁少味淡,长期食用对人体有害。) s8 h7 `$ t. q3 X: y+ r# z4 [
V8 h( x- N% ~# N" Q4 a 如何鉴别:
% W" ~0 \, f. J) o5 o- L ; y( t+ v- ]& t" `* O
消费者可以从外观和口感两方面辨别。( W ~. P/ c; @+ W% T
) E7 h) c! R# H 首先先可以了解葡萄品种的正常成熟期,在购买时,如果每一颗葡萄颜色都很深而且亮度很好,就很有可能是催熟的。相反,如果一串葡萄中,能区分出熟的和不熟的葡萄,则说明这串葡萄没有经过催熟。而且,自然成熟的葡萄外皮上会有一层薄薄的白粉,一擦就掉。
, g8 {/ z; V- c% y
3 B* [ O; C2 |9 T' M 从口感上说,催熟的葡萄不甜,而自然成熟的葡萄口感较为甜滑,果梗部分颜色较为新鲜。6 v! Z6 o4 t$ K' ?3 Z
4 C- L1 p5 d7 j! w4 i$ v" l; N: O D% P4 m5 R4 x% x
$ \9 K8 d) K5 b. i% K" M: G
九、酸泡桃子
1 }- G: o0 }1 `! _& \! ^
8 s% r+ U# k- H0 L' \ 水蜜桃用工业柠檬酸浸泡“保鲜”,桃色鲜红、不易腐烂。这种化学残留会损害神经系统,诱发过敏性疾病,甚至致癌。半熟脆桃,加入明矾、甜味素、酒精等,使其清脆香甜。
4 i x, c3 {+ H
% L! X7 s6 |2 _: M j) G" [( x 明矾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铝,长期食用会导致骨质增生、记忆力减退、痴呆、皮肤弹性下降以及皱纹增多等问题。白桃用硫磺熏制,还会有二氧化硫的残留。) B7 G3 H2 M4 @/ J$ \
* C1 o J# B3 J1 _9 J8 E/ t
如何鉴别:! O7 z, B" h4 {+ B
9 D& p4 U" D2 h% e# c 鉴定桃子的质量,首先要根据品种、产地、上市时间,然后具体判别。区分桃子是否洗了“化学澡”主要通过颜色:/ W! p5 [* O2 \
8 {7 a( p8 p4 `2 F 一般的桃熟透的颜色是黄色或粉红色,不熟的则是淡淡的绿色,用工业柠檬酸浸泡后的桃红的很不正常,是鲜红色;普通的桃两三天就会开始腐烂,发霉、泡过的桃,放上几天还会很有光泽。
6 H# _# n4 M3 t# u, V* T3 G, S: r- D: w
3 z. q2 R5 ^! S4 F2 K 十、漂白梨
! G; X& k5 v; L7 }, V6 \
, B/ U( C( K' g' _ I9 _# y6 i 看上去色泽鲜黄、光滑好看的梨买完过一会儿竟然全都脱了皮,拿水洗过后梨全部软烂,就连洗梨的水也变成了黄色。这种梨使用膨大素、催长素令其早熟,再用漂白粉、着色剂(柠檬黄)为其漂白染色。
2 \+ e- ]3 O3 o! l/ p 9 t. @% D6 s. e# B) k ^8 x1 D" s( e
处理过的梨汁少味淡,有时还会伴有异味和腐臭味。这种毒梨存放时间短,易腐烂。
+ e g- l7 t" x" X
; N- b6 |" [! a0 s" O4 N6 |! T 如何鉴别:/ o K1 U9 h, _% G8 ^
( [3 L# K. q8 `1 u% u$ c 劣质梨果形不端正,有相当数量的畸形果,无果柄,果实大小不均且果个偏小,表面粗糙不洁,刺、划、碰、压伤痕较多,有病斑或虫咬伤口,树磨、水锈或干疤已占果面1/3至1/2,果肉粗而质地差,石细胞大而多,汁液少,味道淡薄或过酸,有的还会存在苦、涩等滋味,特别劣质的梨还可嗅到腐烂异味。* ~! j* q+ M) y: M
, Y3 u4 t8 P, p1 ^* M 编后语:市场上的葡萄如果个头又大又圆,但口感差,一般也是加入了催红剂和膨大剂。催红剂学名叫乙烯利,可以让葡萄提早成熟,膨大剂可以让葡萄长得更大,在葡萄膨大剂中,氯吡脲的使用率最高。4 \* U% A- ~( G6 m; D' H9 O) ]: B
. _' G0 b2 {) t$ f4 z' |5 ^ T% x, }# D% e$ t-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