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青华模具华老师 于 2016-4-28 16:28 编辑 2 x* ?; _, c3 R. C+ U
; B6 G) h$ h3 X) u2 R$ i: ]# O" }5 X! T( q4 w, ]! m5 ?5 u0 P8 e
在我们侧壁是直身90度的情况下,我们很多的编程人员都喜欢使用2D螺旋的进刀方式(比如防水圈\密封圈之类),这样的进刀方式层于层之间的连接处没有接刀痕迹,刀路也比较美观, 0 t! U; m: K9 C, Z6 {% M4 H: V; N* W. m* G3 \# b
n5 D7 I+ U {
- W& T9 e* r: C+ I" A2 V9 Z8 U本帖隐藏的内容但是,一些新手编程人员不能很好的控制螺旋线的每刀深度,也不知道怎么去测量。所以有时候,想用,却为不能很好的控制下刀深度而苦恼。8 Y1 v4 t) X3 I" |# y
+ w* l4 P( h3 T) Y' G: U4 W+ L$ E5 w% {" j9 s1 \/ q- z
先说下怎么设置这样的进刀方式吧,老师傅可以直接跳过。。7 ^; A9 Y, z% G* j0 P; y: B2 ?9 D3 w/ L' ^: }# |$ z% @, {3 B. ^/ K3 N
一般情况,大部分的人喜欢用面铣,或者2D平面铣做这样的刀路,我们就拿这两个来说下吧。* v( ~' b* g3 E' r. z1 i0 [- V. h1 f T& j h2 F
" @9 P4 z, w5 V8 K8 H4 O' v/ c0 O, K% i2 n' N2 v
使用斜坡角来控制每刀下刀深度。。! N P. f9 K+ s6 Z
7 [. Z; w" A6 p, X$ t0 j1 V$ N9 C7 g; G6 r/ f. z
这样的设置以后,点击生成,就能生成为螺旋下刀的方式。。但是这个必须保证侧边是90度的直身位置' r# R9 K- S* [) A$ {2 t/ l0 l
生成以后呢,可能有时候对于每刀下刀深度不是很满意,想测量下,或者修改下每刀深度。$ Z @' k0 ^6 T3 ~
6 D; c8 M. L6 ?+ c- o$ V这时候,我们可以点击编辑刀路面板的最下面这个确认,进去测量每刀深度; s, R4 U$ R: o, {* y
2 T/ n$ z2 |: { ; K4 K6 ?+ ^0 @ M& b2 O
进入这里面以后呢,我们把刀具放在我们的刀路轨迹上面,选择同一个位置,先把刀具放在上面一个切削层,然后看下坐标深度,再把刀具放在同一位置的下一个切削层,再次看下坐标深度,两个坐标深度相减,从而得出我们的每刀下刀深度。1 ~9 s$ h o' ?1 _7 H
5 D) U1 n6 W: F6 V& D2 M. b4 i
确认了我们的每刀下刀深度以后,我们可以通过切削参数里面的斜坡角来控制每刀深度。。
. E& M2 Z; G* W, i5 r. a% ?本帖最后由 青华模具华老师 于 2016-4-28 16:28 编辑
. ^1 E; H& R( p/ i1 a5 b$ D; B6 G) h$ h3 X) u2 R$ i: ]# O" }
& x- t F9 K! j4 w: M$ w在我们侧壁是直身90度的情况下,我们很多的编程人员都喜欢使用2D螺旋的进刀方式(比如防水圈\密封圈之类),这样的进刀方式层于层之间的连接处没有接刀痕迹,刀路也比较美观, 0 t! U; m: K9 C, Z6 {% M4 H8 a0 t0 `( O$ K# O9 c2 Z1 F1 L8 K
n5 D7 I+ U {/ U' L5 n" Q$ C
本帖隐藏的内容但是,一些新手编程人员不能很好的控制螺旋线的每刀深度,也不知道怎么去测量。所以有时候,想用,却为不能很好的控制下刀深度而苦恼。8 Y1 v4 t) X3 I" |# y
1 ^ z+ T# ]/ u, H& e: U4 W+ L$ E5 w% {4 W( w6 \+ k" V2 U: Y
先说下怎么设置这样的进刀方式吧,老师傅可以直接跳过。。7 ^; A9 Y, z% G* j0 P; y: B2 ?9 D3 w/ L
& d2 P7 u2 T' x* g一般情况,大部分的人喜欢用面铣,或者2D平面铣做这样的刀路,我们就拿这两个来说下吧。* v( ~' b* g3 E' r. z1 i0 [- V! D6 K$ h. {7 W. P, b9 v) \# Z
" @9 P4 z, w5 V8 K8 H
' A$ M, l. U/ v6 |) G* D( R使用斜坡角来控制每刀下刀深度。。
' a- H5 ~$ @: T 7 [. Z; w" A6 p, X$ t0 j1 V
Y$ u L7 {4 b' ^这样的设置以后,点击生成,就能生成为螺旋下刀的方式。。但是这个必须保证侧边是90度的直身位置; A8 T0 C4 A. E; T/ l
生成以后呢,可能有时候对于每刀下刀深度不是很满意,想测量下,或者修改下每刀深度。$ Z @' k0 ^6 T3 ~" [7 X) i! L9 g1 T e7 v7 z3 x6 k
这时候,我们可以点击编辑刀路面板的最下面这个确认,进去测量每刀深度; s, R4 U$ R: o, {* y9 @* Z$ {7 |& {+ I# x! Z. h
) O8 R. x; R: X8 u/ `进入这里面以后呢,我们把刀具放在我们的刀路轨迹上面,选择同一个位置,先把刀具放在上面一个切削层,然后看下坐标深度,再把刀具放在同一位置的下一个切削层,再次看下坐标深度,两个坐标深度相减,从而得出我们的每刀下刀深度。
6 h+ F( d, e) K* y # J8 L4 V+ c; n( E2 {
确认了我们的每刀下刀深度以后,
) `6 u2 R4 O# _% I: z |
|
5 e1 ]0 T- L& F. ]% ^;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