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模具设计之前,产品的拔模斜度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它不仅对产品顶出有影响,对模具结构的影响也非常大…
+ a5 U& V* C4 D: S6 g1、脱模角的大小是没有一定的准则,多数是凭经验和依照产品的深度来决定。此外,成型的方式,壁厚和塑料的选择也在考虑之列。一般来讲,对模塑产品的任何一个侧壁,都需有一定量的拔模斜度,以便产品从模具中取出。拔模斜度的大小可在0.2°至数度间变化,视周围条件而定,一般以0.5°至1°间比较理想。具体选择脱模斜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_- e2 c$ X( @. L) f4 v
5 ^" d5 J# b% d3 d( \' R
1)拔模一般以减胶为原则,即取斜度的方向,一般内孔以小端为准,符合图样,斜度由扩大方向取得,外形以大端为准,符合图样,斜度由缩小方向取得。如下图:
) n3 l4 j o% l% m/ R3 P2)外壳面脱模斜度一般大于等于3°。
( q J& c4 y8 C" }3)除外壳面外,壳体其余特征的脱模斜度以1°为标准脱模斜度。特别的也可以按照下面的原则来取:低于3mm高的加强筋的脱模斜度取0.5°,3~5mm取1°,其余取1.5°;低于3mm高的腔体的脱模斜度取0.5°,3~5mm取1°,其余取1.5°。 $ C6 Q O6 J) @3 i$ J
. Q5 o% l+ D6 ~$ e- x) ~* o& i* h/ O
4)插穿面斜度一般为1°~3°。
8 ?5 Q2 b7 g5 {9 ~& q: B2、拔模斜度对模具结构的影响及处理方式。
+ q' o" G& ^1 \4 r( R, Q1)段差,即前后模分型面由于结构需要或加工误差造成的错位,而结构上的段差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拔模。如下图黄色区域: a、如果拔模的固定平面不与拔模方向垂直(或固定边不在与拔模方向垂直的固定平面上),那么规则的拔模面(一般指平面或圆柱面或圆锥面)在拔模后会变成B曲面。
O) ?5 f* R! I9 j% j& X* tb、当同一面上的分型线不在水平面上时,而又要尽量保证拔模面的原属性时,拔模之后,前后模就有了结构段差。 6 p, @6 Y$ C+ m
0 z+ }8 h$ r1 a6 {8 w oc、由前后模的加工误差所形成的错位也会造成段差,可以把动模侧的外形向内缩0.05mm~0.1mm,人为的造成段差,以消除段差对外形造成的影响。 " H y1 D4 w- m# b' T
* I' b* m- C* `# U, s" ?1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