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车削加工中,较合理的接近与退刀路线,可以节约宝贵的加工时间。一般CAMWorks后置都有数控车床的刀具预设退刀点,在不修改的情况下,所有的刀具退刀点都在同一个位置,但是有的时候这个预设位置并不合理,比如国内常见的只有四把刀的转塔,只要在换刀的时候,刀具不与工件或机床碰撞就可以,但是预设的退刀点有时候距离工件很远,那么下一把刀在加工时接近工件将会浪费时间,所以在大批量车削加工同一工件时,修改预设退刀点就极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CAMWorks在车削加工中接近点与退刀点的设置。 关键字:CAMWorks;接近点;退刀点;刀路。 1. CAMWorks的退刀点设置1.1CAMWorks中全局退刀点设置CAMWorks中全局退刀点就是加工中所有刀具的默认退刀点。双击CAM特征树中的机床或单击CAMWorks2017-Flow工具栏中的定义机床进入机床对话框中的记录标签,如图1所示为退刀点预设对话框,图2所示为刀路中显示的(参数—值)即为预设退刀点。
' U4 k2 M, q+ T" W& z& t
图1 退刀点预设对话框
, E0 @" }2 ]* y; c& N7 Y' ^ | 0 _- C8 O, y$ t1 M5 k
|
+ B7 t8 @3 ~. |! R! F5 j |
图2 预设退刀点 图1中表格中显示的值所对应的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修改,这些数值所对应的位置就是全局退刀点,如果要对其中一把刀进行修改只要进入相应的操作参数对话框的NC标签,就可以对其相应的退刀与接近点进行更改了,具体操作将在下一小节详细介绍。 1.2CAMWorks中局部退刀点设置在实际加工中,如果刀具退的太远,那么在刀具返回时就造成不必要的刀路浪费,为了避免刀路浪费,那么就需要更改有多余刀路的刀具退刀点。在CAMWorks的操作树中点击要更改退刀点的操作然后选择编辑定义或者双击要更改退刀点的操作进入操作参数对话框中的NC标签,得到如图3操作参数对话框——NC标签,图中有间隙设置、退刀点设置、接近点设置3个小对话框。间隙设置中的数值是用于退刀点与接近点的间隙参考数值,如图4所示。设置中的策略有先x后z、先z后x、仅x、仅z和直接5种策略,这五种退刀策略按照其字面意思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就不多做叙述;退刀位置有预设位置、退刀点、自动、预设退刀点和无这5个选项,退刀位置一般默认是自动退刀到全局预设位置即在机床定义设置中的记录标签里的x、y参考位置,下面结合图文方式对上述5种 . Z! M4 J7 D E# ^9 d9 O8 [- o
| 7 O: L, J* T/ _" q: ~9 Y9 R$ }
| 1 A$ @" U( z6 l; W8 G" y/ K
| 退刀点做详细说明
6 \# l* e1 z8 Y' s) l/ l
4 V: o5 a0 Y" l, M$ o
图3 操作参数对话框——NC标签
6 q# H/ A9 _1 J9 a& z 图4 间隙与退刀距离 1.2.1退刀到预设位置预设位置的修改是在机床定义的记录标签中进行的,如图5预设位置(90,80)和图6所示预示位置(150,150),选用退回到预设位置选项,这个位置在操作树中无法修改,但是可以在机床定义中修改。 2 R7 I( F2 j7 j0 O* v" w& X7 Y
| 2 j t. ^" y" @& ~) b# K7 ]
| ! M, f7 d" d) U4 i# K
|
9 C0 f5 m, p% L D
|
u, z. P2 t$ ^+ k' f4 I | 1 j' V4 B& I% h; d$ _. T
|
图5预设位置(80,80)
图6 预设位置(150,150) 1.2.2退刀到退刀点
# k6 o% s5 _1 `% x* @ | % k+ i; v# w8 W- R
|
7 n6 S1 O" u) ~; r) K1 P4 h- M | 在使用退回到退刀点选项时,可以在下面的对话框中对退刀点进行通过偏移实现,如图7所示从上到下依次是间隙、毛坯直径、设置原点3种相对退刀点位置。后面的间隙、毛坯直径和设置原点的修改方法都与这里相同。# ^- d, S* f! f- T, q: z. t% X
2 k, v c8 e! u( E如图7 退刀到退刀点的间隙、毛坯直径、设置原点3种相对位置 1.2.3退刀到自动当使用退刀到自动选项时,此时退刀点可以任意设置,但不论退到哪里,刀具先是退到预设的退刀点,然后再直接退回到全局退刀点,如图8所示。一般CAMWorks的退刀位置选项是自动。 : V2 U5 D, V! O) e; a9 f3 e0 |, u3 M
图8 退回到自动选项 1.2.4退刀到预设退刀点预设退刀点选项与自动选项相同。 1.2.5退刀到无2 n6 t& k- z7 w% y% u
| h; k8 `6 I( r) Y3 ^
| ) L/ a6 g$ T! O
| 在使用退刀到无选项时,刀具将不进行退刀动作,直接停在最后加工位置,如图9所示。5 b# O& `8 f* ^
8 u5 j, m( I& {5 u
图9 退刀到无选项 2.CAMWorks中接近点设置本节主要介绍CAMWorks接近点的设置,且接近点相对间隙、来自毛坯、设置原点方法与上节退刀点中的三种相对位置设置方法相同,在此不做介绍。接近策略有先Z后X、先X后Z和直接,在此只介绍直接策略选项,另外2种策略与退刀策略同名选项策略相同。 2.1直接接近策略2 t" A4 H% U. n( R5 N* A8 l
| ) d3 n8 ?7 R c9 ?% Z' m. o, ]; \
|
$ n7 S+ j+ I4 j' x | 直接接近策略相对于先Z后X和先X后Z两种策略讲,先Z后X和先X后Z策略分别是从矩形的两个边到达矩形对角点,而直接策略是通过对角线直接到达矩形对角点,因此直接接近策略的使用可以减少刀路,如图10所示,从上到下依次是先Z后X、先X后Z和直接策略。! T" a, Z) w+ q: a' h* \- _( L9 H1 \
! n O! g( q2 K图10 三种接近策略 2.2接近位置2.2.1.接近位置—自动) `2 ~) P2 _& y) i
| " Q2 ?# r3 }8 E, a1 ~" P e4 O* x
|
4 {1 w' s0 l8 g8 b | 自动接近位置点与第一节中间隙设置框间隙设置相关,如图11接近位置—自动所示。+ M$ t! e% f2 v+ P5 p7 x
+ l( m7 m5 z) F9 A8 A9 E图11 接近位置—自动 2.2.2.接近位置—上一刀具路径退刀点" \- J5 `( _3 z- B [2 R. J
|
) L: q6 J; O) S& J" E' a6 a | 8 B# z1 l; a: H% F7 s$ Z4 I
| 使用上一把刀具路径退刀点选项时,接近点与上一把刀具路径退刀点重合,如图12接近位置——上一把刀具路径退刀点所示。
* p) x' {7 e; z# e
5 ?+ j0 c7 k ?6 c( X( s
图12 接近位置——上一把刀具路径退刀点 2.2.3.接近位置—接近点
7 L! d+ I( n6 {7 [; O: U5 m* j* i( P( b' X | ( z' l+ T5 R3 e- L# ^
| 1 `, i! v/ k- G, }* P
| 使用接近点选项时,可以对接近点下面的相对于x、y偏移对话框来实现接近点的修改,如图13接近位置——接近点所示。7 C& R2 R6 T' g* ~5 f# ~: X4 @
& E z5 r; F1 o3 I8 e
图13 接近位置——接近点
# B1 C9 l/ h0 C: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