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气道相对于浇口的布置应是对称或单一方向。 ②气道必须均衡连续地布置,不能形成回路。气道应均衡地配置到整个型腔上。 ③气道的容积一般应小于塑件总体积的10%。 ④在气体辅助注塑中加强筋可设计得比塑件主体壁厚大得多,作为气体通路。 气道的布置应与主要的料流方向一致,气体注入时要有明确的流动方向,转角处应采用较大的圆角半径。 ⑥气道的大小很重要,一般为壁厚的2〜4倍,气道太大会产生熔接痕及气陷,太小会 使气体流动失去控制。从气道的横截面看,气体倾向于走圆形截面,因此气道部分塑件外形 最好带圆角,同时其截面高度与宽度之比最好接近于1,否则气道外围塑料厚度差异较大 (图21-17)
" K" \5 R/ \1 z! t( Y. `
- M, z0 o6 Z; ?- d
& Q1 Y/ n* P+ h$ n
5 S! z4 V" N5 |+ g, d) N) \
⑦气道应布置在熔体汇集的地方以减少缩痕。 ⑧柱状件气道设计:釆用接近圆形的断面;断面周边若有转折,应采用较大半径的圆 角,如图21-18所示。 6 J) i& K9 I- d$ Q' O8 \7 E$ Z0 y
0 X! o: T, \: ]8 c, R
- e! t+ I% Z( m3 J6 N" }- n
4 d3 \ X% y$ C3 F
⑨气道的配置应依循主要的塑流方向。 ⑩气道转角处应采用较大的半径。 ⑪气体应穿透到气道的末端。 ⑫气道相邻过近,气体会渗透到薄壁中。 ⑬气体应局限于气道以内。 ⑭最短路径(尺内)流动,如图21-19所示。 ; w- z7 u2 @' {4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