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 t, o+ y& }
由于制模的加工设备、加工手段不同,模具装配基准的选择也各不相同,但装配基准大 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 以模架上A、B板中心为基准,称为第一基准。型腔、型芯的装配和修整,导柱、 导套的安装孔装置及侧抽滑块的导向位置等,均依基准分别按x、y直角坐标定位、找正。
; f) K# o! X' ?7 l2 Y4 s1 D% J用第一基准加工,可由各种数控机床进行单件加工,不需组合配件。由于加工精度较髙,目前基本上都采用该种基准进行加工。 ② 以偏移的,导柱、导套的A、B板的基准角边的侧面为装配基准(一般作为加工基准使用,要事先检査基准角的直角边有无碰伤)进行修整和装配。这里提醒一句,千万别把中心基准与模板直角边的两个基准混淆或同时使用。 ③ 以注塑模中的主要工作零件如型芯、型腔和镶块等作为装配的基准件,模具的其他零件都照基准件进行顺序修整和装配。 ④ 以大型模具的动、定模为装配基准件的基准,进行修整、加工、装配和维修。以模具的主体型腔、 型芯为装配基准,称为第二基准。模具上其他相关零件都以型腔、型芯为基准,进行配制和装配。现在用合模机装配较简单。如没有合模机,则按下面的方法进行装配。如导柱、导套孔的定位,用型腔、型芯组合时,在其间隙的四周塞人8片厚度均匀的纯铜片5,从而使制品壁厚均匀,找正动、定模的精确定位。然后在加工中心上组合钻铰孔,如图30-2所示,它只要求4个导柱孔与模板分型面的垂直度,不要求4个导柱孔中心距的位置公差。 ⑤ 动、定模分型面配模时应以定模为基准,在定模处涂上显示剂,不要以动模分型面为基准配模。 30.3.3装配程序和装配要点 ① 确定装配基准后,装配型芯、镶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修磨,使配合间隙 达到设计要求。 ② 对动、定模分别组装。然后进行动、定模配模,保证分型面的装配精度。 ③ 装配导向系统,要求开合模动作轻松灵活、无晃动和阻滞现象。 ④ 装配好定模的热流道系统,不流延、不漏电、不堵塞,阀门动作灵活。 ⑤ 抽芯机构、斜顶机构要求滑动自如,调整好固定压板后,需要定位销定位。 ⑥ 装配顶出系统,对多顶杆顶出系统要调整好复位和顶出装置。 ⑦ 装配冷却或加热系统。保证管路畅通,不漏水、不漏电,阀门动作灵活。 ⑧ 装配好液压气动系统,各管路应连接紧密、牢固,不得有任何泄漏。 ⑨ 紧固所有连接螺钉,加力均匀,紧固可靠,须要用定位销定位。标准件不允许任意 改变尺寸。 ⑩ 组装液压或气动系统,保证运行正常。 ⑪模具总装配好后,对照图样检査模具所有的配件(水、电配件、模具所有铭牌等)、 附件等配备是否齐全,不能遗漏 ' y, Z y9 n' v1 g
② 相关零件的运动精度。包括直线运动精度和传动回转运动精度等。 ③ 相关零件的配合精度。相互配合零件的间隙或过盈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④ 相关零件的接触精度。模具分型面的接触精度、间隙大小符合技术要求等。装配后 的动模和定模,在合模时必须紧密接触。动、定模分型面的封胶面要求间隙(ABS< 0.04mm、PP<0. 025mm,不允许有刀痕存在)符合要求。封胶面的接触面积用显示剂显 示,要求每平方厘米为15〜20点(或平面磨床加工)。 ⑤ 成型制品的壁厚均匀度和壁厚公差。新制模具时,成型件壁厚应偏于尺寸的下限。 ⑥ 通过装配调整,使模具达到产品的各方面质量指标,使用过程中的模具动作精度 及各项技术均符合要求。模具装配前要检测模具结构零件的尺寸精度、模具成型零件的 精度。组成模具的各零件标准尺寸及公差标准一般采用下面介绍的jlS零件标准及日本模 具工业协会规定的数值。表30-5所示为一般常采用模具的结构精度要求的标准值与适用 规格。 在模具图上有些尺寸公差未用数值或记号标注,这些公差称为一般公差。但是,这种尺 寸公差不适用于成型部位、配合部位、对接研配部位和调整部位。另外,对接研配部位或者 需要通过再次磨削进行调整的部位,必须要有调整余量。模具一般尺寸公差与调整余童的尺 寸公差,见表30-6。
; A9 O2 c8 w: C) V" V# a/ l% ?& h9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