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 p5 ^4 ]5 |' w4 A1 K3 E热成形所用的模具一般统称为热压模。热压模的结构及其设计与冷成形模基本相同,不 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热压模工艺参数的确定。与冷成形模设计不同的参数主要包括:热压模的间隙,凸、 凹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等。 .热压模的间隙。板料加热后由于膨胀使厚度增加,同时热压变形使工件上部厚度也 有所增加(特别是热拉深件),所以热压模的间隙要比冷压模大些,而且热拉深模的间隙又 要比热弯曲模的间隙大些,具体数值可见表3-7 - ] O( a7 o5 U6 ~1 N
b.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设计热压模时,必须
% _- @' L& Q1 }7 j: X$ W R考虑到工件的冷缩现象。因此,凸模、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要
/ l* C# b& `6 N: m相应放大以弥补冷缩量。一般冷缩量可取0.6%〜0.75%。 此外,由于冷缩的原因,热压后工件紧紧地箍在凸模上,) p( P! ?2 [& J6 Y5 Y0 X1 A
所以不论工件要求外部尺寸准确还是要求内部尺寸准确,热$ r+ F1 P; J2 ]% v! ^% S2 I
压模的设计均应以凸模的尺寸为基准,间隙均应以扩大凹模% e1 ~+ |; N2 u* k" ^5 _0 {
尺寸得到,如图3-90所示。 乙凸=Li (1+a)+0. 3^ L凸=(X2 — 20 (1+a)+0. 3厶 Lea =Lf}, -\~2t~\-2Z 式中L凸,L凹一凸模及凹模的基本尺寸,mm; Li, L2——工件的内外最小极限尺寸,mm;
. S) ?- d8 ?5 n8 xa——冷缩量(0.6%〜0.75%); A 工件公差,mm; Z——单侧间隙(不包括料厚),mm; t 板料厚度,mm。 凸模和凹模的制造公差,对于圆形及方形件,可以规定凹模按IT11级精度制造,凸模 可按IT9级精度制造。对于非圆形及其他较复杂的工件,可规定凹模按IT11、IT12级精度 制造,而凸模则按凹模配制。 c. 凸、凹模圆角半径的确定。热压模凸模的圆角半径r凸,根据工件的圆角半径决定, 一般不应小于板料厚度的1〜1. 5倍。凸模的圆角半径rca为板料厚度的2〜3倍。 d. 采用压边圈的条件。热压件的板料厚度虽然较大,但当圆筒形拉深件侧壁6的高度 较大时,也能产生起皱现象。一般认为不产生起皱的最极限条件是: 6 = /1 + |(『0+G <14^,式中符号的意义如图3-90所示,如果6的数值超过此极限时,就需要用压边圈。 e. 热压加工工艺的确定。在热弯曲时,材料的拉伸变形是不能事先进行准确计算的, 所以对于重要的零件,为了得到规定的长度,最好在压弯后进行机械加工。 拉深件的修边留量也应比冷压时大3〜4倍。另外,由于产生拉长现象,弯曲与拉深件 上所有的孔,都要在弯曲与拉深工序之后进行加工。 对于弯曲件,其最小弯曲半径可取:只最小彡(0.2〜0.3)“ 其中,K最小为最小弯曲半 径;〖为板料的厚度。 当工件标注内尺寸时: 当工件标注外尺寸时: 凹模尺寸则为: & @& I& v/ I" t+ B1 s6 c
& }1 x# B! N8 L9 ]2 n
对于拉深件,转弯部分的圆角半径不宜小于材料厚度的1〜1. 5倍。 ②热压模的结构。与冷压模一样,根据模具所采用的压力机种类的不同,可分为单动 或双动热压模。图3-91U)所示为在单动压力机上拉深时所采用的热压模结构,图3-91(b) 所示为在双动压床上拉深时所采用的热压模结构。
: |; ^ F1 K' W+ n/ ^ |